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efficiency(模糊匹配)
66条记录
甘蔗间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中国糖料 2009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有关甘蔗间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间作对甘蔗品质和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对甘蔗病虫草害的控制,提出我国甘蔗间作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甘蔗 间作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山地蚕桑产业发展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拥有大量适宜栽桑养蚕的山地。栽桑养蚕在山区具有明显的比较效益优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蒙自县冷泉基地发展山地蚕桑的调查分析,推断云南可建成规模化的优质原料茧基地。

关键词: 山地 栽桑养蚕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玉米大斑病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的效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单基因Ht1、Ht2、Ht3、HtN处于不同水平抗性杂合状态时对大斑病抗性的基因效应不同。通过单基因Ht1、Ht2、Ht3、HtN与同一水平抗性自交系以及与不同水平抗性自交系组配,研究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在控制病斑数量、面积、病斑扩展速度、产孢量和潜伏期等方面的单基因、多基因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抗性单基因HtN处于F1代杂合状态时,控制病斑数和病斑面积的效应最强;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湿培48 h病斑全部能产生分生孢子,且处于同一水平抗性杂合状态时,Ht1控制产孢量的效应最强;Ht1处于中水平、Ht3处于高水平和HtN处于低水平垂直抗性杂合状态下,控制病斑扩展效应最强;而Ht2处于高水平垂直抗性杂合状态下,控制病斑扩展效应最弱;抗性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下,控制潜伏期多表现超亲现象,HtN控制病害潜伏期比其它单基因显著。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 单基因 杂合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育苗移栽方式对辣椒经济性状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辣椒不同育苗移栽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营养钵假植移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漂浮育苗移栽和露地育苗直接移栽,营养钵假植移栽的增产机理是移栽后辣椒无明显的缓苗期,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整齐,长势好,分枝能力强,单株挂果多。漂浮育苗移栽和露地育苗直接移栽产量差异不显著,主要是漂浮育苗现在还没有专用的辣椒育苗营养液,成株后分枝能力弱,挂果枝少,单株挂果少。

关键词: 辣椒 不同育苗移栽 营养钵假植 漂浮育苗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望子+木豆”乔灌复合模式林水土保持功能的叠加效应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以降水等级为主要影响因子,研究了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木豆(Cajanus cajan)乔灌复合模式林对降雨的截留、贮存所产生的水保效应。结果表明:罗望子人工林冠层和复合木豆人工灌木林林冠层年截留降雨量分别为97.99和145.4 mm,分别占全年降雨量水的17.48%和25.86%;罗望子人工林的树干茎流率占大气降水的2.37%;复合模式林枯枝落叶的蓄积量为7.08 t/hm2,对降水的平均截留率为12.47%,其最大持水量相当于1.8 mm的降水;模式林表层土壤(0~40 cm)滞留水分能力相当于2.7mm降雨,贮存土壤水分能力可达1553.2 t/hm2,产生径流的最小降雨量为35.4 mm,其侵蚀模数和径流模数比对照减少98.52%和93.21%,体现出了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应

关键词: 复合模式 降水等级 降水截留 水土保持机理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种类对非洲菊效应试验初报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摘要:4种固体肥料对非洲菊产量和品质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花卉专用肥2#、石镁牌复合肥、钾宝、魔力康分2次追施在非洲菊根际周围,其效应无显著差异。但其中石镁牌复合肥价格最低,故生产上可考虑选用石镁牌复合肥作非洲菊追肥施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肥料 非洲菊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生物能源产业研究的若干建议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中国生物能源产业的现状是,目前国内有燃料乙醇的生产,但需国家补贴,而生物柴油,由于中国目前仍大量进口食用植物油,非食用油麻疯树的种植和加工效益尚不十分明朗,尚无规模化生产.据此,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战略性方向性研究,以便对新型能源作物的效益进行充分的比较,解决应该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问题;通过加强能源作物的育种和栽培研究,以提高原料生产的效益,如通过育种、栽培实现麻疯树的合理雌雄花比例和理想的株形来提高产量;以建立生物能源生产试点企业的方法,对新型能源作物的加工效益进行研究,并寻找提高效益的方法.

关键词: 生物能源 产业 效益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干热区退化山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然资源的利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元谋干热区退化山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3年的监测,分析总结了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对光能、水分、土地3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与单作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模式系统的总光能的利用率、总水分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都比单作系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多层次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系统的建立,更有利于光、水、土地自然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 自然资源 利用效率 元谋干热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效益研究初评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元谋干热河谷区4种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进行连续2a的定位监测,研究各种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模式罗望子+自然草被相比,建立的4种模式均有一定的培肥、改土效果,其中,以豆科牧草为主的罗望子+木豆、罗望子+木豆+柱花草、罗望子+木豆+绿肥3种模式的效果明显优于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的罗望子+象草模式;4种模式均能在旱季提高土壤含水量,明显改善局地小气候;同时,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旱坡地 复合模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谋干热区多花植物的景观应用及效益分析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

摘要:介绍了元谋热区几种常见的多花植物,它们不仅花多、花色丰富,在景观应用上能构建不同的效果;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关键词: 干热区 园林植物 多花 景观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