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覆盖对枳种子繁育及其微环境的效应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摘要:选择本土、江沙、江沙+平膜、江沙+平膜+拱膜4种覆盖方式,研究了覆盖方式对枳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沙+平膜+拱膜覆盖能有效提高枳壳幼苗的生长,枳出苗床移栽时,其株高和主根长分别是本土覆盖的1.58倍和1.20倍;与本土、江沙、江沙+平膜覆盖相比,使用江沙+平膜+拱膜覆盖有效地改善了幼苗生长的微环境,尤其与本土覆盖相比较,土温提高了2~4℃,土壤湿度提高了5%~8%,空气温度提高了3~5℃。

关键词: 覆盖 育苗 微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调味蔬菜发展现状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调味蔬菜生产比重逐年提高。传统调味蔬菜在日常餐饮和保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西方餐饮中的香辛类调味蔬菜也开始备受青睐;地方调味蔬菜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民族特色。调味蔬菜在散发自身特有味道的同时,刺激人的味蕾,也使得肉、禽、鱼、蛋、菜等味道丰富多样。云南独特的气候特征,为调味蔬菜提供了天然的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西南大麦产业发展综合研究利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 CSCD

摘要:为促进中国西南大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解决中国大麦生产下滑的问题,概述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大麦生产与生物多样性、啤酒大麦与啤酒麦芽产业、饲料大麦与畜牧业、功能大麦与功能食品四大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利用、成功经验及其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国西南地区大麦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首次提出了人类慢性病爆发的根源在于古代人的糙米和大麦为主食转变为现代人的精米和小麦精面为主食;研究结果为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府决策支持。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大麦 产业发展 研究利用

大粒裸燕麦(Avena nuda L.)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元莜麦和555杂交得到的281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20对AFLP引物、3对SSR引物和1个穗型性状构建了一张大粒裸燕麦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全长1544.8 cM,包含19个连锁群,其上分布有92个AFLP标记、3个SSR标记和1个穗型形态标记,不同连锁群标记数为2~14个,长度在23.7~276.3 cM之间,平均长度为81.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0.1 cM。穗型标记分离比符合3∶1,11个AFLP标记表现为偏分离,偏分离比为11.5%。该图谱符合遗传连锁框架图的要求,为今后大粒裸燕麦的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比较基因组学等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粒裸燕麦 遗传连锁图谱 AFLP SSR

云南小粒咖啡不同初加工方法产出率的测定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

摘要:以云南小粒种咖啡成熟鲜果为材料,分别采用5种不同初加工方法,比较其咖啡在产率、洁净度与次品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咖啡产率影响不大,其中浸泡机械脱胶加工的咖啡豆外观品质较好,建议生产上采用。

关键词: 咖啡 不同加工方法 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麦亚种和四个稀有小麦种的遗传关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13 CSCD

摘要:利用和小麦断穗基因有关联的8对SSR引物,探讨了云南小麦亚种和乌拉尔图小麦、粗山羊草、一粒小麦和圆锥小麦4个稀有小麦种及普通小麦亚种中国春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8对SSR引物在云南小麦亚种的37份材料中共检测到387条等位片段,每对引物扩增到35~71条,平均48.375条;在已报道的小麦断穗基因Br2、Br3、Br1、Brt和Br61所在的三个位点,即xgwm32-3AS、xgwm72-3BS和xgdm72-3DS上云南小麦都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3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7639~0.8713之间,多样性指数(I)为1.6097~2.2018;云南小麦同粗山羊草种的亲缘关系较远,与乌拉尔图小麦、一粒小麦和圆锥小麦种的关系较近,尤其和普通小麦亚种中国春的亲缘关系最近,但是,只有8份云南小麦和中国春被划分在同一组。

关键词: 云南小麦 断穗基因 SSR引物 稀有小麦种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白垩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介绍了蜜蜂白垩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白垩病的防治对策,包括创造适宜的蜂场小气候、做好预防工作、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及时换王、合并弱群,提高蜂群清巢能力、增强蜜蜂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杀螨、药物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防治蜜蜂白垩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蜜蜂 白垩病 发生特点 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嘧菌酯与三唑类农药复配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中国南方果树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进行了嘧菌酯与三唑类农药复配制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两次后,75%禾技(嘧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为90.0%,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2.5%氟环唑悬浮剂和25%丙环唑乳油1 000倍液的防效;而30%福递(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 500倍液的防效为83.4%,与对照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或不显著。

关键词: 香蕉叶斑病 嘧菌酯 三唑类农药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对策探析

科技信息 2013

摘要:本文对目前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探析,以确保国家投入的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安全,保证使用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 科研经费 管理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油用大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5号的选育及应用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花生5号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4年以桂花17为母本,豫花932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高产、适应性广、产油量高、果大、耐贮藏等优良性状,适宜在云南省各主要花生区推广种植。在2008年品系鉴定试验、2009~2010年连续2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在2012年云南省5个试点联合多点试验中干荚果产量、花生仁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4 012.9、2 891.7 kg/hm2和1 379.1 kg/hm2,均列参试品种第1位,适宜云南省花生产区种植。2013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选育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