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5种杀虫剂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中国糖料 》 2013
摘要:为筛选防治甘蔗螟虫、白蚁的有效药剂,分别在不同蔗区,选择不同甘蔗品种及不同栽培制度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月中旬结合甘蔗下种或施苗肥一起施用,5%异丙特丁硫磷GR 75 kg/hm2和3.6%杀虫双GR 90 kg/hm2对甘蔗螟虫、白蚁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二嗪磷GR 75 kg/hm2和8%毒.辛GR 75 kg/hm2对甘蔗白蚁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达70%以上,且对甘蔗安全。在甘蔗螟虫、白蚁的防治中,可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施用,剂量以75~90 kg/hm2为宜。


果树生产消毒防控病虫害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 2013
摘要:近年来,一些病虫害常在果树产区蔓延,特别是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土传病害、地下害虫等病虫害,不仅增加了果树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成本,而且许多病虫害一旦发生和扩展则防治相当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果园的毁灭。目前,防治病虫害的蔓延和扩展最有效的方法是以预防为主,遏制病虫传播源头,果树从育苗、移栽、幼树管理、成年树管理及采


花生新品种云花生2号的选育及应用
《花生学报 》 2013
摘要: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94%,土地贫瘠、灌溉条件差。由于花生耐旱耐瘠,且具有豆科作物固氮养地的特点,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山地经济作物[1]。花生是云南除油菜外第二大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7khm2,但单产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受生态气候特性所致,云南花生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所生产的花生具有壳薄、果净、粒小饱满、颜


田间废次鲜烟叶提取液的杀虫效果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 2013
摘要:为探索田间废次鲜烟叶的资源化利用渠道,试验采用直接发酵和煮沸方式处理废次鲜烟叶获得提取液,以植物源农药苦参碱作对照,对小菜蛾开展了室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烟叶煮沸液杀虫效果最好,其原液、稀释10倍液和稀释100倍液在处理后第2d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烟叶发酵液原液处理后的小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在第1d为73.99%,第2d为91.57%,第3d达到100%.试验中废次鲜烟叶煮沸液的4个处理,发酵原液及稀释1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比商业化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好,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裸子植物DNA条形码ITS2高通用性引物的筛选(英文)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标准DNA片段进行准确快速鉴定物种的一种方法,理想的DNA条形码片段应具有高通用性。虽然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I(ITS2)被建议作为种子植物有效的DNA条形码,但目前裸子植物还没有通用性高的引物可用。为获得高通用性的ITS2引物,本研究基于裸子植物55个属的5.8S基因的保守序列区设计了3个正向引物,与已有的ITS反向引物组合,组成了7对ITS2引物进行通用性的评价。选取了裸子植物8目、12科和40属的56个种用于本文的研究。引物组合5.8SR/ITS4、5.8SRa/ITS4和5.8SF2/S3R因为在科水平评价中通用性低或者产生的PCR产物有双带,因而排除在全部物种水平上进一步评价。其余4对引物(GYM_5.8SF1/ITS4、GYM_5.8SF1/S3R、GYM_5.8SF2/ITS4和S2F/S3R)在56个物种的PCR检测中,均有100%的扩增率。基于PCR产物的亮度、序列质量和正反向引物覆盖率的综合评价,建议引物GYM_5.8SF2/ITS4作为裸子植物条形码片段ITS2最好的通用引物。
关键词: DNA条形码 裸子植物 ITS2 引物通用性 物种鉴定


基于大蒜‖蚕豆间作模式环境效益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滇北洱海流域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蒜‖蚕豆间作模式的环境效益,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作物养分利用状况、土壤养分残留状况、地下水氮磷含量、后茬水稻田土壤养分和田面水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大蒜‖蚕豆土地当量比(LER)为1.15,增产效果显著。大蒜‖蚕豆间作模式显著提高大蒜和蚕豆对氮的吸收利用,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也显著降低地下水的硝态氮和可溶性氮的残留量,并且减少了后茬的土壤中无机氮残留,降低后茬水稻泡田期的氮磷流失风险。研究结果证实大蒜‖蚕豆间作模式是适宜当地种植的经济、环境效益双赢模式。本研究对推广合理的间作种植模式,减少农田氮磷流失等面源污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