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源提取物对三七根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效应及对三七的化感作用
《生态学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出适宜的植物源,以期为三七根腐病的绿色防控及生态种植提供新的可行的途径。以三七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Fusarium solani、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和Alternaria panax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分析多种植物源提取液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抑菌时效和毒力值,并通过计算化感响应指数(RI)探明其对三七种子萌发、出苗及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提取液对F. solani和C. destructans抑菌率最高(分别为64%和90%),且抑制时效最长;野艾蒿提取液对F. oxysporum和C. destructans抑菌效果显著,并使A. panax菌落7 d内接近零增长;黄花蒿、土荆芥、大蓟和大狼毒提取液对4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均达50%以上;紫茎泽兰、黄花蒿和野艾蒿植物源的毒力效应均高于对照多菌灵(P<0.05);植物源提取物对三七种子萌发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黄花蒿、紫茎泽兰和野艾蒿在低浓度时(2.5 mg·m L-1)化感促进作用显著;植物源提取物对三七的出苗率和株高存在促进效应,黄花蒿和大蓟最显著。紫茎泽兰、黄花蒿和野艾蒿提取物在三七根腐病绿色防控中具有应用潜力。
关键词: 植物源提取物 三七根腐病 抑菌效应 化感作用 生态种植
月季品种'绿萼'RcAG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分析
《植物科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月季品种'绿萼'(Rosa chinensis'Viridiflora')是中国古老月季最宝贵资源之一,其花瓣、雄蕊及雌蕊均萼片化.本研究以花器官正常发育的月季品种'月月粉'(R.chinensis'Old Blush')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RcAG基因在'绿萼'花器官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阐明RcAG基因在'绿萼'花器官发育中的作用.结果显示,RcAG基因在'绿萼'中的表达明显下调.进一步克隆'绿萼'和'月月粉'的RcAG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启动子均含有TATA、TATC-box和MBS等顺式作用元件,但在'绿萼'RcAG基因启动子中发现了光响应元件MRE和昼夜节律调控元件Circadian,而光响应元件TCT-motif只在'月月粉'RcAG基因启动子中被发现.同时,本研究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分析了'绿萼'和'月月粉'RcAG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情况,发现'绿萼'RcAG基因启动子区域中有4个CpG位点均发生甲基化,其甲基化程度远高于'月月粉'.研究结果表明RcAG基因在'绿萼'花器官中的下调表达可能与其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甲基化修饰相关.
关键词: 月季品种’绿萼’;花器官发育;荧光定量PCR;启动子克隆;甲基化分析
油菜Ogu CMS恢复系16C外源恢复基因染色体片段SSR标记图谱构建与比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推进Ogu CMS不育系统杂种优势利用,探知甘蓝型油菜Ogu CMS优良恢复系16C外源导入恢复基因Rfo携带的染色体片段大小并比较其与欧洲Ogu CMS恢复系R2000的异同,以Ogu CMS不育系81A与恢复系16C为双亲构建F2分离群体,结合38对依据萝卜参考基因组开发的SSR引物进行育性性状差异标记筛选,并构建Rfo基因连锁标记图谱。SSR标记筛选结果显示:12对SSR引物在F2分离群体不育与可育DNA混合池间表现出差异,其中R9SSR2416与R9SSR3326为两侧边缘标记位点;16C与R2000差异比较结果显示:11对SSR标记在16C与R2000间扩增有差异,其中R9SSR2421与R9SSR3282为16C特有标记位点,其余9对为R2000特有标记位点。综上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Ogu CMS恢复系16C外源导入恢复基因染色体片段来源于萝卜R9染色体,片段大小约为3.30 Mb(ChromosomeR9:8480586-11779992),与欧洲Ogu CMS恢复系R2000恢复基因携带的外源染色体片段大小与来源均不同。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Ogu CMS恢复系 SSR标记 分子标记图谱
油菜类型和品种对外来入侵杂草小子虉草的替代控制作用
《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外来入侵植物小子虉草(Phalaris minor Retz.)是世界公认的冬季农田恶性杂草,掌握农作物对其替代控制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前期研究表明,油菜是替代控制小子虉草的优良农作物,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油菜类型与品种对其控制能力的影响。为此选取与小子虉草同域发生的不同类型(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油菜品种各3种,通过田间小区实验和室内化感作用测定,对比研究其对小子虉草的生长、繁殖、表型以及化感作用的影响。田间实验显示:竞争方式(种内或种间竞争)和油菜类型对小子虉草的地上生物量、种子数、株高、分枝数、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存在极显著(P=0.0001)影响;而油菜品种对小子虉草的地上生物量(P=0.6064)、种子数(P=0.3577)、株高(P=0.4279)、分枝数(P=0.6357)、叶面积(P=0.8839)和比叶面积(P=0.3424)均无显著影响。3种类型油菜对小子虉草生长、繁殖以及表型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芥菜型油菜对小子虉草的上述指标的影响最强,而白菜型油菜的影响最弱。室内生物测定显示,油菜对小子虉草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当供试油菜叶片水提液浓度为0.1 g/mL时,小子虉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株高、根长、生物量均被显著抑制;研究也表明不同类型油菜对小子虉草的化感作用显著不同,同等条件下,芥菜型油菜对小子虉草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综上所述,油菜类型对外来入侵小子虉草的控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芥菜型油菜对植物小子虉草的替代控制作用明显优于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而其强的化感抑草特性或许是其强控草能力的原因之一。另外,本研究也为进一步利用油菜替代控制入侵植物小子虉草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小子虉草 白菜型油菜 芥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替代控制 化感作用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草地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Zea mays L.)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生物产量变化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发掘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潜能,为筛选适应干热河谷区青贮玉米品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内收集的25个青贮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评价了不同品种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鲜草产量在前3位的是‘正大808’、‘云瑞10号’、‘曲晨9号’,分别为80.46 t·hm-2,80.34 t·hm-2和72.40 t·hm-2;干草产量在前3位的是‘云瑞10号’、‘东单159’、‘正大808’,分别为23.62 t·hm-2,20.43 t·hm-2,19.79 t·hm-2;‘正大808’、‘云瑞10号’和‘曲晨9号’的株高、茎粗、叶长、青叶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加权关联度值排名前3位分别为0.7970,0.7764,0.7555。‘正大808’、‘云瑞10号’和‘曲晨9号’农艺性状优良,抗倒伏、倒折能力强,空杆率低,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作为青贮玉米种植生产潜力大。
云南两个县陆稻稻瘟病菌稻巨座壳交配型测定及致病性分析
《菌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年,自云南省沧源县及耿马县陆稻地方品种上分离99个稻瘟病菌稻巨座壳单孢菌株,采用4个已知交配型的标准菌株对其进行育性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两地稻巨座壳菌株具较高的育性,平均可交配率高达90.8%,且可育菌株中,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占60.9%和39.1%;分别随机对沧源县南撒村和班考村同一田块MAT1-1型和MAT1-2型可育两性菌株进行交配,均能发育形成成熟的子囊孢子,说明该陆稻地区稻巨座壳菌的可育菌株数量丰富,且于适宜条件极有可能产生有性世代;利用22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持有不同抗稻瘟病基因的单基因系对分离的99个稻巨座壳菌株的致病性进行测定,明确了不同菌株的致病性,且发现Pik-h、Piz-t、Pi5及Pi9基因表现出良好的抗性,平均抗病频率达到90.0%以上、是抗病育种的优异抗原;同时,菌株对特定抗性基因致病性的明确,也为选用不同菌株的组合开展有性杂交,构建遗传群体开展稻巨座壳菌无毒基因的克隆鉴定奠定了基础。
低纬高原甘蔗白叶病植原体传播方式测定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白叶病(Sugarcane white leaf,SCWL)是由16SrXI组植原体引起的甘蔗重要病害[1],主要通过带病蔗种传播,还可在田间通过叶蝉自然传播[2,3]。该病1954年首次在泰国发现[4],现已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普遍发生,
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百合切花与籽球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比较氮磷钾肥对百合切花与籽球生长的影响,以OT百合品种'黄金甲'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肥水平对百合切花和籽球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使百合籽球的干重和围径增加,磷肥对籽球的干、鲜重及围径、直径增长有促进作用,钾肥量100、200 kg/hm2可使籽球生长量增大,但施钾300 kg/hm2会使籽球生长量减小.肥效以磷肥最明显,其次为钾肥和氮肥,磷肥施用量为50 kg/hm2时,籽球生长量最大.施用磷、钾肥可促进切花的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和花径增大,而施氮处理中植株的各性状没有明显改变,钾肥与磷肥的施用量各为100 kg/hm2时肥效接近,但施磷处理的花径增大更多.综上,籽球对氮肥的需求大于切花,施用磷钾肥可提高籽球和切花品质质量,但切花与籽球对磷钾肥的肥效反应不同,磷肥施用量籽球宜为50 kg/hm2、切花宜为100 kg/hm2,钾肥则均可为100 kg/hm2,氮肥不宜单独施用.
关键词: 百合;氮磷钾;切花;籽球;施肥效应
甘蔗白叶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植物保护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简便高效、致病性稳定和规范实用的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方法,推动甘蔗抗白叶病育种,本文从甘蔗材料处理与种植、接种液配制、接种方式、病情调查、分级标准制定等层面对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探索,首次优化创建了简便高效、致病性稳定和规范实用的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方法,即种苗喷雾接种法和生长期切茎接种法。种苗喷雾接种法:直接筛选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茎榨汁加10倍量无菌水配制接种液,接种液喷洒蔗种,塑料薄膜保湿,接种材料桶栽置于防虫温室培养,接种种植30 d开始调查病株率,按1~5级标准进行抗病性评价。切茎接种法:直接筛选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茎榨汁加10倍量无菌水配制接种液,鉴定材料桶栽置于防虫温室培养,株龄6月时切茎用移液枪将100μL接种液滴入根部切口接种,接种种植20 d开始调查病株率,按1~5级标准进行抗病性评价。两种方法与自然传播相似,接种后发病显著、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发病相吻合。通过两种接种方法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鉴定明确了10个主栽品种对甘蔗白叶病抗病性,其抗病性真实、可靠,可作为今后甘蔗抗白叶病鉴定标准品种。
关键词: 甘蔗白叶病 接种技术 种苗喷雾接种法 切茎接种法 抗病鉴定
化肥不同减量比例对白菜、甘蓝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主栽露地蔬菜品种产量品质及对肥料吸收利用率的影响,为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4-7月在云南省通海县秀山镇进行了大白菜—甘蓝田间小区试验,供试作物品种为大地519大白菜和云绿1317甘蓝。2种蔬菜分别设置了不施肥对照、只施化肥常规处理、以及有机无机肥比2∶8(20%OF)、3∶7(30%OF)、4∶6(40%OF)、5∶5(50%OF)不同比例替代处理,共6个处理,36个小区。测定了大白菜和甘蓝的产量、品质指标及肥料利用率等。【结果】结合大白菜、甘蓝的株高、展开度等植物学性状以及产量、经济系数等商品性状,30%OF处理,即有机肥替代30%化肥的配施模式下,大白菜和甘蓝具备最佳的商品特性和产量产出。和常规只施化肥相比,既增加了产量,同时提高了蔬菜的商品外观品质,又降低了化肥的投入量,随着肥料的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提高,实现了减肥提质增效的综合效益。20%OF处理为次优处理,产量、株高以及肥料利用率等与常规施肥相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各优化施肥处理间综合施肥效益排序为30%OF>20%OF>40%OF>50%OF。即有机肥替代30%化肥的情况下,蔬菜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产量均可获得最大收益。【结论】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大白菜和甘蓝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有机肥替代30%化肥为最佳的替代比例,可以实现减化肥提品质的双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