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当前种植地方稻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20对SSR引物对2007-2008年间从云南省56个县(区)收集的416份地方稻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16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变幅为3~13,平均为5.8个;SSR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指数平均为0.681,最小为RM18的0.349,最大的RM6748为0.891;56个县的PIC变幅为0.025~0.679,平均为0.381,勐海县的PIC最高,广南县等仅有1份参试材料的8个县的PIC最低。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一致度为0.362处将56个县的稻种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包括勐海等54个县,在阈值为0.499处又分为2个亚类,其中亚类Ⅰ-1包括36个县,亚类Ⅰ-2包括18个县,第Ⅱ类仅包括思茅区,第Ⅲ类仅包括河口县;楚雄州的牟定县与姚安县的遗传一致度最大,为0.943,大姚县与姚安县的遗传一致度也较高,为0.925,思茅区与宁蒗县的遗传一致度最小,为0.033,各县(区)的遗传一致度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当前种植的地方稻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分布很不均匀,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德宏、普洱、临沧和红河5个州市。


百合试管子球培育影响因子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使百合试管子球出瓶移栽后能较好地萌发,并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东方百合系品种"Siberia"为试验材料,将0.2 g的百合试管子球接种在3种不同蔗糖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中,并在3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以ρ(蔗糖)=6%的培养基25℃培养条件为对照,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蔗糖质量浓度培养基对百合试管子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ρ(蔗糖)=2%培养基、15℃的培养条件能进一步促进百合试管子球膨大,田间定植60 d后萌芽率较高,为92.45%,与对照相比,试管子球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淀粉含量降低,说明15℃培养条件能一定程度打破休眠有利于萌芽。


魔芋贮藏期失水率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魔芋在采收后除了商品芋立即出售外,留作种芋的都要贮藏4~5个月,在此期间,魔芋的水分逐步挥发,失水率与时间成正比关系,且失水率的高低与种芋的大小关系密切,种芋越小失水率越低,种芋越大失水率越高,贮藏5个月后,失水率均达20.0%以上。


濒危药用植物金铁锁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 2011
摘要:文章在对金铁锁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金铁锁驯化栽培管理技术,并对金铁锁栽培生产中存在的一些制约性因素进行分析。


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商业 》 2011
摘要:随着云南被列入国家"南菜北运农业现代物流综合体系试点范围,其农产品流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云南的农产品流通问题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增收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提升云南农产品流通效率,减少流通成本,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关系到"十二五"时期云南农业经济乃至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本文基于对云南农产品流通与管理机制现状的考察,对云南省的农产品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云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提升云南农业经济效益的政策建议。


枯草芽孢杆菌饲料添加剂对笼养和地面平养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博览 》 2011
摘要:将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480只分为4个处理组:处理组1和2肉鸡日粮添加抗生素金霉素,处理组3和4替代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1和3肉鸡地面平养,处理组2和4采用笼养,试验期42d。结果显示,处理组2和3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处理组4(P<0.05),高于处理组1(P>0.05);处理组4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优于其他3个处理组(P<0.05)。所有处理组肉鸡的采食量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证明,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笼养方式,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生素对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均有良好效果。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2011年中期工作会议在昆明成功召开
《中国糖料 》 2011
摘要:2011年7月25-28日,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承办的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2011年中期工作会议在昆明顺利召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黄兴奇院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申时全处长、云南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陈跃副调研员、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张路成科长等领导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