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蔗黑穗病菌的快速检测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蔗黑穗病菌进行了检测,建立了该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从田间采集样本,在马丁氏培养基上分离获得甘蔗黑穗病菌的单菌落,经培养获得大量菌体,提取菌体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检测,证明获得了甘蔗黑穗病的病原菌。该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甘蔗黑穗病菌,结果稳定、可靠。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甘蔗黑穗病的方法,将为甘蔗抗黑穗病育种工作提供方便。


云南省旱地花生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花生是云南省除油菜外第二大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万多hm2。其分布广泛,在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目前,云南省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突出,省内自给率仅37%左右,且农村市场对植物油需求提高幅度较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食用花生油消费量将逐年增大。云南省花生油供不应求,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花生油,花生的消费潜力巨大。但近年来,在持续干旱的条件下,花生的产量及品质下降。本文旨在更好地利用和适应云南省现有土地及气候资源,充分挖掘花生生产潜力,满足云南省对优质花生油需求。现将云南省旱地花生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浅谈养蚕前的准备工作
《云南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养蚕是云南农业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也是蚕区广大农民的致富之路。为了确保农民的增产增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户在养蚕前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养蚕生产布局养蚕生产布局是指一年饲养几期蚕、每期蚕在什么时期饲养和每期蚕的饲养数量。它不仅是一个经营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养蚕生产布局


小麦秸秆碳氮比调控施用对烟叶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秸秆碳氮比调控施用对烟叶氮磷钾吸收的影响。[方法]2008~2009夏种季节,于云南省曲靖市板桥镇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探讨小麦秸秆及其碳氮比调控后施用对烤烟产量、产值及上、中、下部烟叶对氮、磷、钾含量及累积吸收量的影响。[结果]小麦秸秆无论单独施用,还是碳氮比调控后施用均能促进烟叶产量、产值显著提高,同时,烟叶钾含量、钾和氮的累积吸收量也均有显著增加,而且小麦秸秆进行碳氮比调控后施用更有利于烟叶钾的吸收。与不施用秸秆相比,小麦秸秆单独施用、小麦秸秆+苕子、小麦秸秆+油枯、小麦秸秆+尿素进行碳氮比调控后施用,烟叶产量分别提高6.59%、3.58%、5.98%、8.80%,烟叶钾含量分别提高3.85%、7.76%、8.82%、11.21%,烟叶钾的总累积量分别提高10.71%、11.62%、15.32%、21.01%,烟叶氮的总累积量分别提高9.76%、1.22%、8.14%、14.00%;而不同处理之间烟叶氮含量无显著差异,烟叶对磷的吸收降低。[结论]在烤烟生产中施用高碳氮比小麦秸秆,即要注意补充氮素调节碳氮比,也要考虑磷素的补充。


四川盆地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区花生种植分布广,规模种植区域相对较集中,但生产上存在着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商品性差及栽培技术不规范和深加工滞后等问题。文章介绍了研究区域的概况,分析了花生生产现状特征及花生品质特征。结果表明,受生态条件限制,花生脂肪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中等,油亚比值普遍偏高;在空间分布上,蛋白质南高北低,而脂肪含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油亚比则是东部丘陵区高于西部平原区,主产区低于非主产区;指出该区应紧紧围绕花生作为区域性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优势农产品,以大幅度提升花生种植效益为核心,强化空间合理布局,实施标准化无公害和基地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率,提升深加工水平,铸造国家"植物蛋白源、加工原料源、农田生物互补源",促进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区域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