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从云南省地方黄茧品种B黄2克隆的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
《蚕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CBP)是家蚕黄茧形成的关键因子。利用RT-PCR方法从云南省地方黄茧品种B黄2的5龄幼虫丝腺中克隆了编码CBP的基因cDNA序列。序列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克隆的CBP基因cDNA序列全长898bp,编码2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该序列与从日本黄茧品种N4的丝腺中克隆的编码CBP的基因(GenBank登录号:AB062740)序列相似性为10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编码的CBP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且定位于细胞质中的可能性最大。研究结果显示云南黄茧品种B黄2与日本黄茧品种N4的CBP基因CDS序列完全一致,编码蛋白也一样,证明黄茧品种B黄2的茧色不同于N4的茧色,并非是由CBP基因序列产生变异位点导致的,色彩的差异可能是受到黄茧系其它茧色形成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家蚕黄色茧 云南地方品种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不同温度处理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常温处理)相比较,50、60、65℃温水处理对黄芪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其中65℃水温处理是黄芪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处理。


云南元阳梯田农耕文化的发展及对建设现代农业的启示
《中国城市经济 》 2010
摘要:元阳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建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位一体的梯田农耕文明。在对元阳哈尼梯田农业发展背景和历程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梯田文化"核心和内涵,这种文化与现代提倡的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相吻合的,对于今天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外界条件对白及组织培养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0
摘要:测定了不同外界环境条件对白及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及组培过程中,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来影响白及丛生芽个数、株高、株重等重要生长指标,发现白及组织培养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为24℃,光照周期为10h/d,光强为1800 lx,pH值为6.5。


稀土元素镧对黄花蒿光合作用及青蒿素积累的影响
《中草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叶面喷施稀土元素镧对黄花蒿植株光合作用及青蒿素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测量黄花蒿Artemisiaannua叶片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采用脉冲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Fv/Fm、Fv/Fo等荧光参数,采用UPLC法测定青蒿素量,使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结果不同浓度LaCl3处理22 d,黄花蒿地上部分生长速率无显著性变化;20~80μmol/L LaCl3处理促进青蒿素积累,而160μmol/L处理抑制其积累;20~80μmol/L LaCl3处理表现出促进Pn的优势,而160μmol/L处理Pn低于对照;20~80μmol/L处理2 d后,Fv/Fm、Fv/Fo显著提高,160μmol/L处理2 d,Fv/Fm显著提高,Fv/Fo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适宜浓度(20~80μmol/L)LaCl3可促进黄花蒿体内青蒿素积累及提高Pn,Pn提高可能与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的提高有关。


白芨无菌播种育苗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白芨(Bletilla striata)又称紫兰、甘根、连及草,是兰科白芨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假鳞茎块根状,白色,株高30~50 cm,有叶3~6枚,总状花序顶生,花色一般为紫红色,花期4~5月,果熟期11月底。白芨主产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用途广泛,观赏价值较高,可用作园艺作物栽培,也可用作中草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工业上可用作糊料或提取白芨胶。随着对白芨功效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大增,价格也逐年攀升。


烟草中石油醚提取物测定方法改进
《中国烟草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烟草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测定速度,进行了标准(YC/T 176-2003)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①增加烟样浸泡过夜预处理步骤;②称量介质由索氏提取器的接收瓶改为滤纸筒。试验结果表明,①增加烟样浸泡过夜预处理后,样品的提取时间缩短2 h;②采用称量索氏提取器接收瓶计量,一套提取装置一次仅能提取1个样品,改为称量滤纸筒计量后,一套提取装置一次可提取12个样品,显著减少了提取设备、石油醚用量、电耗和水耗;③改进法的RSD小于或略大于1.0%;④改进法与标准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2.2%。该法适合烟草石油醚提取物的快速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