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广适性大豆新品种云环资大豆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豆科技 》 2018
摘要:大豆新品种云环资大豆2号,经云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单产3 248.1~3 322.7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1.78%~13.81%,增产显著;高抗大豆花叶病;籽粒(干基)粗脂肪含量20.0%,粗蛋白43.1%。该品种适合夏播、秋播,南部热区可冬播。


云南省胡蜂养殖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蜂业 》 2018
摘要:为分析云南省胡蜂养殖的发展情况,本文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工商局网站信息等网络资源对云南省胡蜂养殖团体的数量发展情况、区域分布、养殖团体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云南省从1999年开始有了第一家注册的胡蜂养殖团体,之后直到2013年的14年时间内胡蜂养殖业发展非常缓慢,2014年后开始快速发展,到2017年12月云南省胡蜂养殖注册团体达到384家,占全国胡蜂养殖规模的57%;云南省各个州市都有胡蜂养殖,其中保山市养殖规模最大;胡蜂养殖团体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4种组织形式组成。


甘蔗新品种云蔗08-1095的选育
《中国糖料 》 2018
摘要:云蔗08-1095亲系为CP84-1198×科5,中大茎,晚熟、高产、中糖,抗旱性强,宿根性强,中抗黑穗病和花叶病。在云南省甘蔗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云蔗08-1095平均蔗产量116.01 t/hm~2,高于对照ROC22、ROC16;全期(11月至翌年3月)平均甘蔗糖分13.45%,低于双对照;平均含糖量15.26 t/hm~2,低于对照ROC22,高于对照ROC16。该品种适宜在旱地、坡地、台地种植,中等以上肥力的田坝地种植增产增收效果更佳。


甘蔗新品种云蔗072178的选育及评价
《中国糖料 》 2017
摘要:云蔗072178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桂糖92-66×Ho CP93-750"组合后代中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的甘蔗优良新品种,于2016年12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经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1—3月各月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2.05%、14.43%、15.52%、16.47%、17.13%,其中12—3月平均蔗糖分为15.89%,分别比对照ROC22(CK_1)、ROC16(CK_2)高0.19、0.62个百分点;平均蔗茎产量95.29t/hm~2,较CK_1减产10.42%,较CK_2增产5.33%;平均糖产量14.12t/hm~2,较CK_1减产10.91%,比CK_2增产9.71%;平均有效茎8.50万条/hm~2,分别较CK_1、CK_2增11.11%、4.17%。该品种为中熟、高糖、丰产品种,中大茎,有效茎多、均匀,直立抗倒,宿根性好,适宜机械化种植与管理,经鉴定为强抗旱、高抗黑穗病、中抗花叶病品种。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云蔗072178 选育 抗旱 机械种植 评价


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云红花五号’和‘云红花六号’的选育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云红花五号’和‘云红花六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系统选育的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该品种的生育期分别为178、183天,在2013—2014年度多点试验中,平均种籽产量分别为2166、2161.8 kg/hm~2,较对照品种‘弥渡’红花的种籽平均增产18.47%、18.24%;平均花瓣产量分别为512.1、529.95 kg/hm~2,对照品种‘弥渡’红花的花瓣平均增产20.00%、24.18%。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无刺、株高适宜、易于采摘、花色红、生育期适中、高产、高含油率(分别为29.1%、26.3%)、高亚油酸(分别为81.95%、80.86%)、抗病、抗旱和适应性广。在云南红花生产示范中,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2015年4月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定名为‘云红花五号’和‘云红花六号’。该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结合,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适宜云南怒江、澜沧江、元江、红河、金沙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海拔1000~1600 m的地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种植。同时,也适应新疆红花产区种植。


烟草育苗漂池液中细菌数量变化与防控根腐药剂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常发生烟苗根系腐变,影响健壮烟苗的培育和造成育苗业主的极大经济损失。探索致腐原因及其防控措施,可减免育苗业主和烟农的经济损失。【方法】通过测定漂池液中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利用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和福美双分别对分离鉴定的6种致腐性细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选用盐酸和草酸调节漂池液p H值和漂池液中分别加入3种农药进行防控根腐的试验,并进一步利用具有显著防控效果的药剂在育苗生产中进行试验示范。【结果】漂池液中细菌数量在根腐发生时期显著增加,除福美双对1种致腐菌无抑菌作用外,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和福美双对分离鉴定的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用2种酸调节漂池液p H值至5.5、及分别施用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多肽保等对根腐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育苗生产中通过4 M HCl调节漂池液的p H值或在漂池中加入甲霜·锰锌,均显示出显著的防控效果。【结论】育苗过程中根腐现象主要由致腐细菌引起,可通过加入农药或调节漂池液p H值的试剂进行防控。


南瓜新品种‘云南瓜1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瓜1号’是从云南地方优异南瓜种质资源‘姜饼瓜’经10代自交分离选育的鲜食型南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较耐粗放栽培;瓜扁圆形,瓜顶凹,瓜脐平,瓜面有均匀的纵棱,嫩瓜皮色青绿,老瓜皮色姜黄,稍有粉;嫩瓜肉淡绿色,老瓜肉橙黄色。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0.59%、总糖含量5.96%、总淀粉含量1.16%,氨基酸总量3.95 g·kg~(-1),口感脆甜、微面。嫩瓜单瓜质量1.0 kg左右;老瓜单瓜质量2 kg左右,最大可达3.5 kg。定植后60 d左右开始采收嫩瓜,667 m~2嫩瓜产量4 500 kg,老瓜产量3 850 kg。全生育期170 d左右。2016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认定,适合云南及周边地区露地栽培。


咖啡3种主要育苗方法及技术要点
《热带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随着中国咖啡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咖啡种植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黄金时期。为使咖啡生产者对咖啡的育苗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系统论述了3种主要的育苗方法及其技术要点,以期为咖啡产业的育苗环节提供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