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reeding(模糊匹配)
285条记录
新西兰梨育种系统介绍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基于笔者在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院(PFR)莫图依卡研究中心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的梨系统育种培训学习。文中简要介绍了PFR的梨育种系统,包括育种目标的建立,亲本的选择,杂交,种子处理,苗圃管理,树体管理,果实采摘,果实评价及3S体系的介绍等。目的是将笔者在新西兰的学习收获与广大梨育种者和兴趣爱好者进行分享,希望能对相关的育种工作有所帮助或启发。

关键词: 梨属 种间杂交 育种 3S 性状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薯大小及播种密度对马铃薯青薯9号种薯繁育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原种和一级种薯为材料,研究青薯9号种薯不同大小和播种密度对其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原种繁育中,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出苗时间较早,出苗率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一级种繁育中,出苗时间没有差异,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出苗率与原种繁育一致,而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出苗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原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薯块产量比种薯大小17.5~20.0 mm高,播种密度17.5万株/hm~2可获得最大薯块产量;一级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4.5万株/hm~2.(3)原种繁育中,获得最高薯块数量的最佳播种密度是17.5万株/hm~2;一级种繁育中,种薯大小45.0~55.0 mm和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7.5万株/hm~2则是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4)提高播种密度对增加中小薯个数占比具有促进作用,原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12.0株/hm~2、一级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6.0万株/hm~2时均能获得较理想的中小薯数量比.(5)综合以上各因素,有利于青薯9号小整薯种植模式的种薯繁育最佳播种密度推荐为原种17.5万株/hm~2、一级种整薯和切块薯块9.0万株/hm~2.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薯 播种密度 繁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粳稻昆粳7号的育种方法和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8

摘要:以云粳优12号为母本,云稻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过程中以"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种的科学依据,利用云南多样的生态条件,在云南温暖粳稻区、冷凉粳稻区和海南岛三种生态区域的条件下进行异地异季穿梭育种筛选,通过多年多代育成昆粳7号,该品种能适应云南省海拔1 600~1 850 m地区及类似地区种植.

关键词: 育种 四特性同步鉴定 昆粳7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1

杂交水稻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两优5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11年用自育的优质粳型两用核不育系云粳206S作母本,自育的优质强恢复系云恢501作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 杂交水稻 云两优50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宿生蓖麻新品种滇蓖3号的选育与生产示范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摘要:滇蓖3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稼祥2号与TCO-202杂交选育而成的宿生蓖麻新品种。在2014年品比试验中,滇蓖3号的平均产量为3392.7 kg/hm~2,比对照品种TCO-202增产96.52%。在2015~2016年多点试验中,滇蓖3号比对照TCO-202增产39.32%。另外,滇蓖3号在云南、缅甸开展的生产示范中产量高达4623.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中的蓖麻油酸含量高达88.12%。简单介绍了滇蓖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蓖麻 新品种 滇蓖3号 选育 蓖麻油酸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新品种‘云蓖麻四号’和‘云蓖麻五号’的选育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云蓖麻四号’和‘云蓖麻五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系统选育的高产、优质、高抗蓖麻新品种。该品种的生育期分别为出苗至主穗成熟148、166天,在2003年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种籽产量分别为2993.55、2445.15 kg/hm2,较对照品种‘TCO-202’的种籽平均增产48.40%、21.27%。2014年参加全国蓖麻品种展示试验,‘A131’在通辽试验点位次第二,云南试验点位次第二;‘A133’在通辽试验点位次第六,云南试验点位次第一。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茎和叶披有蜡粉,分枝多,穗子较大,高产、高含油率(分别为57.53%、56.66%)、高蓖麻醇酸(分别为86.52%、90.45%)、抗病、抗旱和适应性广。在云南、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蓖麻生产示范中,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2015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对‘A131’和‘A133’的田间现场鉴定,定名为‘云蓖麻四号’和‘云蓖麻五号’。该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结合,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适宜云南省海拔在1800 m以下的地区种植。同时,也适宜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推广种植。

关键词: 蓖麻 ‘云蓖麻四号’ ‘云蓖麻五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新品系早克无核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8

摘要:早克无核是在葡萄品种‘克伦生’植株中发现的芽变新品系。果穗平均重360g,果穗圆锥形,果粒圆球形至短椭圆形,果粒平均重1.2 g。果皮紫黑色至蓝黑色。肉质脆甜,无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6%,品质较好,出汁率74.0%。果实成熟期比‘克伦生’早40 d左右。与‘克伦生’相比,早克无核节间明显短,生长势弱,容易形成花芽,剫梢弱,枝蔓管理成本低,特别适合设施栻培;叶片大约只有‘克伦生’的1/2大小;抗病性与‘克伦生’相似,但抗旱性和生长势均不如‘克伦生’。

关键词: 葡萄 新品系 早克无核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柚品种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摘要:本文从葡萄柚Citrus×paradisi的起源、分布、品种演变、引种栽培现状、品种选育及分子遗传等方面进行综述。针对葡萄柚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关键词: 葡萄柚 品种 遗传育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混料均匀设计的无土栽培基质研究与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近年来,高端高效高质的农业生产对无土栽培基质的需求日趋增多,而草炭作为其主要原料因不可再生性来源日趋减少。因此,针对本土资源,研究新型基质合成材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传统材料及配方技术,开发新型基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选择甘蔗渣、中药渣、褐煤以及传统原料草炭和珍珠岩,采用混料均匀设计,开展白菜育苗、栽培试验,通过调查统计发芽率、农艺性状、产量和产投比并进行二阶回归模拟,优选最佳育苗、栽培基质配方。【结果】不同配方对白菜的育苗发芽率、栽培农艺性状、产量、产投比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应用及目的回归模拟的最佳基质配方分别为:(1)以成苗率为目标的育苗最佳基质配方为φ(甘蔗渣):φ(中药渣):φ(褐煤):φ(草炭):φ(珍珠岩)=1.27%:26.76%:13.49%:4.14%:54.33%;(2)以产量为目标的栽培最佳配方为φ(甘蔗渣):φ(中药渣):φ(褐煤):φ(草炭):φ(珍珠岩)=52.71%:1.39%:1.66%:42.26%:1.98%;(3)综合各种原料成本及产量的最优栽培基质配方为φ(甘蔗渣):φ(中药渣):φ(褐煤):φ(草炭):φ(珍珠岩)=7.18%:1.39%:66.03%:21.60%:3.80%。【结论】(1)采用混料均匀设计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从多种原料中筛选最优配方;(2)利用甘蔗渣或褐煤替代部分草炭基质后,可以达到增加产出、节约成本和保护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无土栽培 混料均匀设计 基质 白菜 育苗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的选育

中国糖料 2018

摘要:云蔗081609亲系为云蔗94-343×粤糖00-236,中大茎,早熟、高产、高糖,抗旱性强,宿根性强,5级中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属耐贮性品种。在预备品比、品比和生态试验中,云蔗081609平均蔗产量97.06 t/hm2,全期(11月至翌年2月)甘蔗平均糖分15.88%,平均含糖量15.48 t/hm2;在云南省甘蔗区域化试验中,云蔗081609平均蔗产量108.59 t/hm2,全期(11月至翌年3月)甘蔗平均糖分15.70%,平均含糖量15.98 t/hm2。该品种适宜在水田、坝地、旱坡地、台地种植,在水肥条件好的田坝地种植增产增收效果更佳。

关键词: 甘蔗品种 云蔗081609 早熟 高糖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