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睾丸表达序列37(TEX37)克隆、mRNA表达及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 BMI)为材料,初步探索猪睾丸表达序列37(TEX37)基因的特性和功能,为该基因在猪精子生成过程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Oligo7软件设计特异引物扩增BMI TEX37基因整个编码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I 15个组织的TEX37 mRNA表达谱,并初步预测TEX37蛋白质的功能,最后构建TEX37的多物种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扩增得到BMI TEX37编码区序列长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基因登录号KU705619,氨基酸登录号AOC89037.多组织相对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TEX37基因在睾丸中呈相对最高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呈相对较低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EX37蛋白质含有TSC21结构域,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N末端疏水,C末端亲水,有2类磷酸化位点,无跨膜螺旋结构和信号肽.系统聚类表明:BMI与其他物种相似度在67%以上,进化较保守.[结论]该研究可为TEX37基因在猪精子生成方面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睾丸表达序列37 (TEX37)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 精子生成 荧光定量PCR 生物信息学
曲酸的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研究及其在化妆品分析中的应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曲酸是面制品和化妆品中常见的增白剂,由于极性强而给分离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不同类型的色谱柱进行分离优化,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分离曲酸的方法.对色谱柱的串联顺序及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C18柱下,流动相为1%醋酸水溶液-甲醇=93:7(v/v)、柱温25℃、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曲酸分离效果最佳.该方法能检测出样品中的曲酸,加标回收率在93.89% ~119.11%之间.
二倍体彩色马铃薯杂交群体的蒸食品质遗传多样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倍体育种是近年马铃薯育种热点.为了筛选蒸食品质优良的二倍体彩色马铃薯亲本,本研究以11个天然结实群体和15个人工杂交组合的309个二倍体彩色马铃薯后代为研究对象,对其薯块蒸食品质的质地、变色、酶促褐变程度、香味和口感这5个方面进行鉴定与评分,并比较天然结实和人工杂交组合后代薯块蒸食品质各指标的辛普森指数多样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指标口感等级评分中,共有24份材料平均口感评分在8.00分以上,其中10份来自天然结实的群体,其余14份来自人工杂交组合.在蒸食评价质地方面,天然结实组合后代平均多样性指数高于人工杂交组合后代;在蒸后变色和酶促褐变方面,天然结实和人工杂交后代差别很小;在香味和口感评分等级方面,人工杂交后代多样性略高于天然结实后代.本研究中所筛选出来的蒸食品质优良的材料可作为二倍体亲本,通过杂交筛选二倍体彩色马铃薯品种.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二倍体杂交群体 蒸食品质
桑树烟煤病的病原鉴定
《蚕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树烟煤病随着桑粉虱种群在蚕区流行为害,但桑树烟煤病病原尚不明确.根据科赫法则,应用形态学方法和ITS分子技术对桑树烟煤病病原菌进行分离、接种验证及鉴定.通过菌落形态、产孢结构特征、分生孢子类型与形成方式的描述,以及病原菌DNA序列比对分析,明确桑树烟煤病的病原菌MWx为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真菌,属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煤炱目(Capnodiales)、小戴卫霉科(Davidiellaceae).该病原菌的鉴定为桑树烟煤病、桑粉虱综合防控研究奠定了工作基础.
一株临沧野生灵芝的鉴定与驯化栽培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采集于云南临沧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编号为YAASM4672,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了9种栽培种培养基,测定其栽培特性.结果显示,采集到的菌株YAASM4672为灵芝(Ganoderma lingzhi),其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该菌在2号栽培种配方上,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覆土组优于露地组)表现最好.菌丝体白色,长势浓密,38 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5.89±1.01)mm/d;菌盖黄色,直径达66.00 mm,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4.14±1.07)m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菌柄褐黄,其长度、直径分别达到84.00 mm、18.00 mm.驯化的野生灵芝菌株YAASM4672人工栽培最优配方为:78%玉米芯、18%米糠、2%高粱粉、1%石膏粉、1%白砂糖,覆土能促进其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Waxy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等位基因功能性遗传变异位点的检测,结合其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为优质软米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Waxy基因的4个功能性分子标记,针对75份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PCR检测与分析,并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器对其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检测与综合分析。【结果】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基因功能标记In1位置处为GG基因型的有39份,其余的36份为TT基因型或GT基因型;在Waxy基因功能标记E2位置处存在缺少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有63份;在功能标记E4mq位置处为A基因型、G基因型、C或T基因型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有8、37和30份;在功能标记E4op/hp位置处为A基因型、G基因型、C或T基因型的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有18、15和42份;Waxy基因功能标记E2、E4mq和E4op/hp位置处,携带不同的基因型,其对应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试验对云南软米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Waxy等位基因功能标记的检测,结合其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结果,发现携带不同Waxy等位基因型,其对应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不同,这为利用Waxy基因功能标记辅助选育优质软米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软米 种质资源 Waxy基因 功能标记 直链淀粉含量
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4
《杂交水稻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两优50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不育系云粳208S和恢复系云恢50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农艺性状优良,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有较好的抗性,米饭适口性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1950m范围内种植.
云南田麦和地麦品种的产量结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云南省小麦产量潜力,探寻增产途径,本研究以2005-2018年云南省小麦品种区试中产量表现最佳的地麦和田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小麦产量及7个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和产量提升途径.结果表明:从2005-2018年,地麦品种产量、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成穗率、生育期及株高呈现上升趋势,最高分蘖数呈下降趋势.地麦产量与产量三要素有效穗、穗粒数及千粒重增长幅度分别为22.83%、10.25%、31.89%和12.04%,地麦产量与有效穗显著正相关(r=0.831*),与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r=0.928**),与千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r=0.125),表明云南地麦产量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有效穗、穗粒数的提升.田麦品种产量、有效穗、穗粒数、最高分蘖数及生育期呈现上升趋势,而千粒重、成穗率与株高呈下降趋势.田麦产量与有效穗、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增长幅度依次为19.14%、21.42%、14.72%和-15.76%,田麦产量与穗粒数显著正相关(r=0.778*),但与有效穗的相关性却不显著(r=0.597),与千粒重负相关不显著(r=-0.209),说明田麦产量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穗粒数的提升.因此,建议云南地麦的增产途径主要在稳定千粒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穗粒数并着重挖掘有效穗潜力;而田麦的增产途径则是在稳定千粒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有效穗并着重挖掘穗粒数潜力.
中国部分水稻品种Bsr-d1启动子稻瘟病持久抗性位点序列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发掘稻瘟病种质资源持久抗性基因Bsr-d1,本研究对来源中国的210份稻种Bsr-d1基因启动子功能片段511个碱基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发现品种间存在18个变异位点28个碱基的差异,根据差异所有品种可归为7种单倍型,其中H4和H6为优势单倍型,分别占测试品种70.48%和23.81%;云南地方品种拥有H1、H2、H3、H4、H5、H6等6种单倍型,优势单倍型为H4 (51.95%)、H6 (35.06%);选育品种有3种单倍型,分别为H4、H6、H7、H6为优势单倍型,地方品种单倍型较选育品种丰富。其他地区品种仅发现H4(1.52%)和H6 (98.48%) 2种单倍型,云南省单倍型更为多样丰富。7种单倍型中仅H1单倍型(占1.43%)携带抗性位点,仅3个云南地方品种出现该单倍型,说明中国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中均缺乏Bsr-d1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寻找和发掘持久抗稻瘟病基因Bsr-d1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