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election(模糊匹配)
186条记录
聚类分析法在28个玉米杂交种筛选中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为了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杂交种,要对玉米杂交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较优品种,在筛选过程中不仅要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产量表现,还要综合考虑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部性状等,才能对各参试品种做较全面的综合评价。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对试验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全面的品种评判。本文采用间比法顺序排列试验,设2次重复的试验方法,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云南省农科院配制的28个玉米杂交品种,选用莫A和京杂6号作为对照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此方法可以弥补常用的方差统计分析方法针对产量等单一性状的局限,为品种试验结果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聚类分析 玉米 杂交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香型粳稻新品种玉粳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中国稻米 2014

摘要:玉粳13号是玉溪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香型粳稻新品种,亲本为南99-8/96IRNTP94-10。201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株叶型好,高抗稻瘟病,米饭清香浓郁,食味品质优。

关键词: 香型粳稻 高产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不同蜜蜂巢脾的选择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东、西方蜜蜂巢脾的选择偏好性及其机理,分别在蜂场和实验室放置两种蜜蜂的巢脾(巢脾带花粉和蜜),观察记录巢脾受大蜡螟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在东方蜜蜂蜂场和西方蜜蜂蜂场,单独放置的东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即受大蜡螟侵染严重,而单独放置的西方蜜蜂巢脾却不受大蜡螟侵染,一同放置的东、西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后东方蜜蜂巢脾遭受大蜡螟成虫侵染,5 d后大蜡螟幼虫转移侵染西方蜜蜂巢脾;在实验室,大蜡螟幼虫选择东、西方蜜蜂巢脾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取食的大蜡螟成虫基于嗅觉偏向选择东方蜜蜂巢脾,而取食巢脾的大蜡螟幼虫则对东、西方蜜蜂巢脾无选择性

关键词: 大蜡螟幼虫 大蜡螟成虫 东方蜜蜂巢脾 西方蜜蜂巢脾 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高寒地区夏播油菜发展建议

致富天地 2014 CSCD

摘要:一、发展夏播油菜的意义云南省夏播油菜一般在4~6月份播种,8~10月份收获,生育期120天左右,在昭通、曲靖、红河、昆明、大理、丽江、迪庆、怒江8个州市、海拔1800~3400米的高寒山区和高寒坝区的30余个县市区都有分布。种植模式以早春马铃薯-油菜一年两熟轮作和马铃薯-油菜一年一熟轮作为主,一般亩产120~150公斤,亩产值1000元左右。在云南高寒地区发展夏播油菜,特色鲜明,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寒地区 春马铃薯 迪庆 高原生态 一年两熟 土传病虫害 硫苷 品种选育 休闲农业 油分

云南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云南红茶以特有的香高味浓而著称于世,在日益激烈的红茶国际竞争环境下,开展优质红茶种质资源的筛选,对提高云南红茶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以51个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鲜叶为材料,通过对红碎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红碎茶品质优良且内含物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可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红茶茶树品种提供优良育种材料。

关键词: 茶树 红碎茶 种质资源 品质 生化成分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云茶春毫’选育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摘要:[目的]选育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方法]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对对云茶春毫的品质进行鉴定。在品种比较试验中,选择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作为对照;在区域性试验中,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作为对照。[结果]1992~2010年品比、区试鉴定结果表明:云茶春毫品比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39.3%,比福鼎大白茶高29.6%,区试产量高于云抗10号2.5%(保山点)及10.2%(澜沧点)。制绿茶具花香显露、滋味鲜爽、叶底绿较亮等品质特点,绿茶品质总分为91.13分,超过对照福鼎大白茶(90.75分)和云抗10号(88.85分)。1芽2叶蒸青样含茶多酚28.0%,氨基酸2.7%,酚氨比值10.4,酚氨比值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10.6)和云抗10号(17.3)。云茶春毫抗旱、抗茶饼病能力超过云抗10号。[结论]云茶春毫扦插繁殖和移栽成活率高于对照品种,适应能力强,在云南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良好。

关键词: 茶树品种 高香绿茶 云茶春毫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高EGCG茶树品种的筛选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园中15个茶树新品品种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做蒸青固样,进行EGCG、儿茶素总量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以期筛选出高EGCG含量的优势茶树品种。结果表明:EGCG含量大于9.00%的材料有3个,分别是1号(9.10%)、3号(9.12%)和6号(9.51%),被认为是高EGCG含量品种;研究所选的1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红茶,其中4号、5号和13号品种适制高档红茶;适制绿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红绿茶兼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

关键词: EGCG 茶树 筛选 红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云光109的选育与推广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光109系用N 95076 S作母本,云粳恢7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分蘖力强、株叶型好、穗大粒多、适应性强。对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等进行总结。

关键词: 优质杂交稻 云光109 选育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云麦67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种子科技 2014

摘要:云麦6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进行杂交,经过6年加代繁育筛选以及多点鉴定,并参加云南省区试,2013年通过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广适、抗病、耐旱、耐寒等特点。

关键词: 云麦67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海拔高,水的沸点较低,普通米饭硬度大、食味性较差等问题,开展粳稻软米新品种选育研究。根据育种目标,用软米品系云粳优3号作母本,抗稻瘟病高产品系云粳优10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5年8代系谱选择,育成了国内第一个粳型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该品种早熟、品质优、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轻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配合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500~1 80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相似生态型稻区种植。

关键词: 粳稻 优质 香软米 云粳20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