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省茶园茶谷蛾的发生及其习性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龙亚芹 1 ; 任国敏 2 ; 王雪松 1 ; 罗梓文 1 ; 龙丽雪 1 ; 李金龙 1 ; 曲浩 1 ; 李晓霞 1 ; 玉香甩 1 ; 李云娜 1 ; 汪云刚 1 ; 陈林波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

2.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茶谷蛾;为害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2 期

页码: 352-3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syr.是云南茶园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属局部爆发性害虫.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准确识别和防控该虫,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对茶谷蛾不同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测.该虫在云南全年发生4代,在茶树成龄和老叶片上用虫丝和虫粪构筑成虫苞取食.卵散产或卵粒排列成卵块,卵块多为条形或椭圆形;在温度26℃、相对湿度65%条件下,卵期7~10 d,平均9.3d;幼虫期26~35 d,平均33.1d;蛹期分别为9~17 d,平均13.9 d;雌成虫发育历期5~11 d,平均8.3d,雄成虫发育历期1~6 d,平均4.2d;化蛹时间集中在16:00-20:00之间,成虫产卵期可持续1~7d,成虫羽化高峰为17:30-20:30;观察到雌蛾产卵量19~168粒,平均达96.7粒.雌雄蛾触角有明显区别,雌蛾触角为丝状,雄蛾为双栉齿状.研究结果可为茶谷蛾的田间预测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高山三尖杉繁殖技术. 戚淑威,杨少华,徐中志,侯志江,杨丽云,陈翠. 2016

[2]云南省芒果象甲的发生与防治. 李国鹏,刘光华,张林辉,尼章光. 2008

[3]茶谷蛾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王雪松,曲浩,罗梓文,李晓霞,龚雪娜,玉香甩,罗美云,龙丽雪,龙亚芹. 2023

[4]叉角厉蝽对于不同虫龄茶谷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龚雪娜,罗梓文,玉香甩,曲浩,王雪松,龙丽雪,张东,梁晓静,陈林波,龙亚芹. 2023

[5]蠋蝽对不同龄期茶谷蛾幼虫的捕食效能评价. 罗梓文,龚雪娜,玉香甩,王雪松,申时全,龙亚芹. 2023

[6]4种化学杀虫剂对茶谷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龚雪娜,王雪松,罗梓文,陈洪云,汪云刚,龙亚芹,陈林波. 2023

[7]小子虉草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发生特点.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张云,金桂梅. 2012

[8]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红梅,王燕,尹艳琼,赵雪晴,李向永,刘莹,谌爱东,陈福寿. 2019

[9]川滇蔷薇的种下分类系统和表型变异. 吴旻,李慧敏,杨维,杨锦红,陈敏,李进昆,蹇洪英. 2018

[10]不同光照条件下东方百合生长状态及生物量的分配. 王祥宁,熊丽,陈敏,杨永福,余明荣. 2007

[11]云南文山葡萄害虫一黑足厚缘肖叶甲的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刘薇薇,秦文韬,袁会珠,杨顺林,李红. 2011

[12]2种中国黑块菌的介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龙新华,王丽,李树红,余文艺,张小雷. 2014

[13]川西南凤仙花属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赵秋燕,张茜,曹孟会,陶宇蝶,周敏,黄海泉,瞿素萍,黄美娟. 2023

[14]云南文山葡萄害虫-黑足厚缘肖叶甲的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关. 刘薇薇,秦文韬,袁会珠,杨顺林,李红. 2011

[15]茶园咖啡小爪螨的发生与防治. 肖星,孙云南,殷丽琼,刘德和. 2016

[16]辣木花部特征、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分析. 普天磊,韩学琴,廖承飞,罗会英,何璐,邓红山,范建成,金杰. 2022

[17]猪苓的研究进展. 戚淑威,赵琪,程远辉,侯志江,和琼姬,徐中志. 2011

[18]云南三江并流区域中华蜜蜂形态特征分析. 徐曦,李年瑶,赵洪木,梁铖,尤方东,刘军,匡海鸥,赵文正. 2023

[19]茶园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肖星,汪云刚,许燕,李冬. 2011

[20]小粒咖啡食叶害虫白痣姹刺蛾的发生与为害. 李荣福,龙亚芹,刘杰,申科,王雪松,罗梓文,李梅,陈雷.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