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宇玲 1 ; 徐春霞 2 ; 毕亚琪 2 ; 范军 2 ; 郭瑞佳 2 ; 王晶 2 ; 番兴明 2 ;
作者机构: 1.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作物模型;DSSAT-CSM;玉米;作物生长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492-5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物模型在模拟、评估、预测玉米作物生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归纳了DSSAT-CSM模型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总结了DSSAT-CSM模型的组成、发展及不足,概述了利用作物模型模拟关键因素影响玉米生长的过程及结果,为作物模型实现作物品种参数调整、温度变化、氮肥措施、灌溉制度及土壤关键因子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优化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目前作物模型的不确定性及不足是限制模拟精度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规范数据收集、耦合多类型作物模型、优化动态管理过程,以及修正和优化模型是未来作物模型的发展趋势。
- 相关文献
[1]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选育技术. 番兴明. 2003
[2]夏播玉米平衡施肥实践. 郭云周,涂仕华,刘建香,张国建,吴杏红,杨袁刚. 2013
[3]等氮条件下玉米化肥绿肥合理配施试验探讨. 郭云周,张簦文,沈光才,何德明. 2013
[4]营养调控措施对云南玉米的影响. 尹梅,洪丽芳,付利波,陈华,任石所,黄惠,张勤斌,苏帆. 2013
[5]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热带和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番兴明,谭静,陈洪梅,黄云霄,段智利,杨荣芬,徐春霞. 2004
[6]云南地方品种与玉米多样性中心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番兴明,徐春霞,吕宏斌,汪燕芬,陈洪梅,张建华,谭静,刘峰,段鸿飞,米艳华,杨晓洪,张培高. 2006
[7]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方法及途径. 番兴明,谭静,杨峻芸. 2000
[8]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指数的影响. 崔日鲜,梁淑敏,韩伟,杨锦忠. 2017
[9]海藻肥对玉米DUS测试性状及产量表达的影响. Huang Qingmei,黄清梅,Guan Junjiao. 2014
[10]栽培措施对玉米DUS测试数量性状表达的影响. Guan junjiao,管俊娇,黄清梅,Huang qingmei,Ma furong. 2014
[11]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品种DUS测试的栽培技术研究. Guan junjiao,管俊娇,Huang qingmei. 2014
[12]玉米DUS测试技术研究. Zhang Jianhua,张建华,黄清梅,Huang Qingmei. 2014
[13]2019年迪庆州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控. 思红兵,杨海清,知史,赵雪晴,李向永,尹艳琼. 2019
[14]草地贪夜蛾对开远市玉米产量的危害损失测定. 马娇,赵雪晴,谭友,李勤伟,吴彬,王巧凤. 2019
[15]玉米籽粒灌浆期田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李自卫,番兴明,郑宇峰,韩永连,肖卫华,勾宇宏,杨俊华,杨素梅,唐李军. 2016
[16]玉米茎秆的支撑功能及其可塑性. 杨锦忠,梁淑敏,李娜娜,刘永花,郝建平. 2016
[17]控释尿素对云南旱地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尹梅,王贵宝,陈华,陈检锋,苏帆,付利波,任石所,张勤斌,黄惠. 2015
[18]禾本科主要农作物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姚丽,刘家勇,吴转娣,刘洪博,苏火生,吴才文. 2013
[19]玉米幼苗根、茎、叶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优化. 苏源,余萍,孔垂思,蔡翌阳,杨静,刘林,李成云. 2012
[20]云南28个玉米杂交组合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李雁,肖植文,伏成秀,袁江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热带玉米诱导系的培育及诱导效果评估
作者:陈洪梅;张玉东;刘晨旭;蒋辅燕;徐春霞;汪燕芬;罗黎明;姚文华;番兴明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
-
基于HTP标记对玉米DH、RIL和BC群体遗传规律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云龙;马世鹏;许理文;赵怡锟;王蕊;朱少喜;霍永学;张立平;郭瑞佳;李莉;王元东;番兴明;王凤格
关键词:玉米;DH;RIL;BC;HTP标记;遗传规律
-
玉米种质资源抗两种镰孢穗腐病的大规模鉴定
作者:韩宇琛;韦翊君;张震;王天宇;番兴明;苏爱国;吴建宇;陈甲法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抗性鉴定;遗传多样性
-
基于BSA的玉米花期相关性状基因定位
作者:孙家臣;蒋辅燕;尹兴福;毕亚琪;郭瑞佳;胡灿;王宇玲;番兴明
关键词:玉米;花期;集群分离分析;基因定位;欧氏距离
-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育种潜力评价
作者:汪燕芬;蒋辅燕;罗黎明;和永昌;高连彰;姚文华;罗开勇;张培高;王晶;郭瑞佳;于兴李;陈洪梅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对照优势;育种潜力
-
基于6个玉米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研究
作者:张全艳;丛一宁;张培高;徐春霞;王晶;刘丽
关键词:玉米;BC1F7∶8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杂种优势
-
基于六个高代回交群体玉米叶形结构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作者:张全艳;杨得正;张培高;徐春霞;王晶;刘丽
关键词:玉米;高代回交群体;叶形结构相关性状;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