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小麦条锈病初菌源基地的推论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周金玉

作者: 周金玉 1 ; 李明菊 2 ; 吕建平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昆明,650034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650205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初菌源基地;新小种发源地;病菌生理小种;抗锈基因;药剂防治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141-146

摘要: 为了追寻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源头,为综合治理决策提供依据.作者分析了历史上我国小麦条锈病及病菌生理小种的发生、扩展的规律,发现两者均呈自西南向东北扩展的规律.和云南以及我国夏季西南季风的方向惊人的吻合.历史上小种研究资料及近年分子指纹分析也表明,云南是小种的易变区及发源地之一,并且条锈病的发生时间及流行盛期都早于内地,又处于我国夏季西南季风的最前端.所以推论云南是我国小麦条锈病初菌源基地及新小种的发源地.并立足于云南的区域特色,提出结合冬季农业开发,调整种植业结构,取代部分小麦,并发掘地方小麦抗锈基因,实现抗病基因的多样化布局以及加强小种的基础研究,辅以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等综合治理策略。

分类号: S435.121.42`Q933

  • 相关文献

[1]1998~1999年云南省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李明菊,毕云青. 2000

[2]对利用多样化抗性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作用的评价. 杨昌寿,孙茂林. 1989

[3]粗山羊草抗条锈病新基因YrY206遗传分析和微卫星标记. 张海泉,郎杰,马淑琴,张宝石. 2008

[4]粗山羊草间杂交及抗条锈病新基因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 张海泉,符海霞,马淑琴. 2009

[5]云南省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的研究现状. 李明菊. 2004

[6]2003~2004年云南省中部地区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邬琰,李明菊,范静华,朱有勇. 2005

[7]甘蔗地下害虫药剂防治效果评价. 黄应昆,罗志明,李文凤,吴正焜,卢文洁,揭曙彦,屈再乐,项德文. 2009

[8]阿拉善荒漠草原主要害虫的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张文兰,杨子祥,照日格图. 2019

[9]腾冲市油菜根肿病苗期发病因素及药剂防治. 赵玉虎,马艳清,柳树国,徐胜涛,杨群辉,杨明英,杨佩文,张庆. 2018

[10]瑞丽柠檬园红蜘蛛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王自然,段惠芬,彭满秀,郭俊,赵俊,潘黎,高俊燕. 2014

[11]云南德宏柠檬花期蓟马种类调查及药剂防治. 王自然,张宏瑞,岳建强,郭俊,彭满秀,高俊燕. 2013

[12]油菜根肿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YANG Ming-ying,杨明英,FU Ming-lian,付明联,李春花,LI Chun-hua,LI Xiang-dong,李向东,LUO Yan-qing.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