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海拔地区红大戟引种栽培初探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GUO Qiao-yi

作者: GUO Qiao-yi 1 ; 郭乔仪 1 ; 普怀亭 1 ; PU Huai-ting 2 ; LU Ju-feng 1 ; 鲁菊芬 1 ; ZUO Ying-mei 1 ; 左应梅 2 ;

作者机构: 1.楚雄技师学院,云南 楚雄.675000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650223

关键词: 红大戟;引种栽培;保苗率;中海拔地区

会议名称: 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云南省科协

页码: 00000001-00000006

摘要: 目的:红大戟原产于低海拔热带、亚热带地区,为扩大红大戟的栽培区域,将红大戟从低海拔地区引种到1840m的中海拔地区试种. 方法:采用红大戟不带根茎的根作为繁殖材料进行栽培,观察根上不定芽发生特性;分别于冬季11月和次年夏季7月引种,统计不同引种时期红大戟的保苗率;以粘土、红壤、50%红壤+50%粗砂,30%红壤+70%粗砂为基质,统计不同栽培基质中红大戟的成活率;采用无覆盖、覆盖厚5~8cm松毛、覆盖厚5~8cm松毛+盖地膜三种覆盖措施保护越冬,统计红大戟的保苗率.将引种栽培一年后的红大戟地下部分挖起,观察不定根发生特点和统计不定根膨大数量. 结果:红大戟不带根茎的根不能作为繁殖材料,生长季节引种红大戟有利于提高保苗率,偏砂性红壤最适宜红大戟生长,只要冬季土表层土温不低于2℃,红大戟可以生存,红大戟膨大的侧根是增加产量的基础. 结论:中海拔地区在冬季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可以引种栽培红大戟.

分类号: S567.2

  • 相关文献

[1]中海拔地区红牙大戟引种栽培初探. 郭乔仪,左应梅,鲁菊芬,张凤梅,王洪丽,谭娜,施学琼,张金渝. 2016

[2]中海拔地区珠子参引种栽培生物学特性. 郭乔仪,鲁菊芬,普荣,赵家英,王洪丽,张凤梅,张金渝. 2016

[3]中海拔地区珠子参人工繁育初步研究. 郭乔仪,马晟皓,鲁菊芬,王洪丽,张金渝. 2015

[4]切花型宿根福禄考在昆明的引种栽培研究初报. 李世峰,张素芳,陆琳. 2004

[5]景天科多肉植物在昆明地区引种试验. 王丽花,瞿素萍,杨秀梅,易芳,吴学尉,张艺萍. 2017

[6]6个引进无核葡萄品种在元谋的栽培情况. 郭淑萍,李佛莲,张永辉,刘海刚,陈艳林,杨顺林. 2019

[7]20个德国鸢尾品种的引种栽培研究. 许凤,瞿素萍,杨秀梅,杨锦红,杨少杰,张丽芳,王丽花,苏艳,吴旻,张艺萍. 2018

[8]丹参在云南昆明引种栽培研究. 方艳,王丽,王家金,陈美兰,石亚娜,季鹏章,刘大会. 2014

[9]昆明地区月季黑斑病发生规律及抗性评价. 宋杰,郑天锐,张艺萍,李世峰,许凤,王继华,张颢,瞿素萍. 2022

[10]元谋干热河谷木豆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杨艳鲜,纪中华,杨顺林,冯光恒. 2003

[11]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地铺地木蓝引种研究(Ⅰ). 朱红业,张映翠,龙会英,沙毓沧,冯光恒,张明忠,杨忠. 2003

[12]罗勒的适应性研究及开发价值. 王文翠,但忠,木万福,唐文冲,袁理春. 2012

[13]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人工酸角林地铺地木蓝引种研究. 朱红业,张映翠,龙会英,沙毓沧,张明忠,杨忠,金杰,史亮涛. 2004

[14]热研四号王草在元谋干热河谷的引种栽培试验. 冯光恒,张映翠,龙会英,杨艳鲜. 2003

[15]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假槟榔的引种栽培. 张林辉,尼章光,黄家雄,文定良,解德宏. 2007

[16]基于主成分分析的5个蓝莓品种果实评价. 杨洪涛,余莹,杨正松,杨燕林,和文佳,毕海林,和加卫. 2024

[17]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态条件下黄花蒿中青蒿素量的动态变化. 李绍平,谷安宇,杨丽英,王馨,施跃芬,严世武,李林玉,高俊燕. 2007

[18]云南地区薰衣草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Lu Lin,陆琳,Yu Na,余娜,Yang Mingshan.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