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石竹减数分裂重组相关基因DcRAD51D克隆及表达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AD51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编码一种重组酶,在DNA单链入侵完整双链过程中起作用。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的花药中分离克隆了1个减数分裂重组相关基因RAD51D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DcRAD51D (GenBank登录号MK733915)。该基因全长1 375bp,包含1个编码327个氨基酸长为984bp的开放阅读框。蛋白序列比对显示,DcRAD51D基因编码蛋白包含walker motif A和B基序,与藜麦的遗传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DcRAD51D的表达量随着减数分裂进程而呈递减趋势,在花粉母细胞时期表达量最高。研究推测, DcRAD51D基因可能在香石竹减数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种切花菊不同叶位光合特性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了解2个切花菊品种不同叶位同化能力的差异,比较不同叶位对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光照的适应能力,为设施栽培的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FS-30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2个切花菊品种‘神马’和‘优香’叶片的光合参数,并拟合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除水分利用效率(WUE)外,‘神马’3个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平均值均高于‘优香’;但‘优香’不同叶位之间Pn值和WUE值差异较大,上位叶Pn值和WUE值达3.51μmol/(m2·s)和2.47 mmol/(m2·s),分别为下位叶的6.26、8.23倍,说明随着叶龄的增加,‘优香’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从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实测值和拟合值的比较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切花菊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且2个品种Pmax、表观量子效率(AQE)和LSP值变化趋势一致,即按叶位从上到下逐渐降低。‘优香’不同叶位之间Pmax差异较大,上位叶为下位叶的3倍,这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神马’LSP值和AQE更高,因此对光照条件的适应范围更广,更适用于日光温室栽培。
4种缓释肥对香石竹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针对我国香石竹种植中普通化学肥料养分利用率较低、多次追肥费时费工等问题,以香石竹"马斯特"品种为试验苗,采用常规施肥为对照,选用4种缓释肥开展缓释肥料的香石竹生长与开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美乐棵缓释肥的香石竹的株高、叶面积、花蕾、花冠和切花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其他施肥处理(P<0.05),切花产量达144.17万支/hm~2,高常规施肥3.4%,奥绿肥效果次之,其他缓释肥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以一次基施的形式施用美乐棵缓释肥代替多次追肥的常规化学肥料,以满足香石竹生长与开花的需要。
菊花黄化突变体初步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菊花‘霞光飞跃’叶色突变体和正常植株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无参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相比,叶绿素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仅为正常植株的18%左右,叶绿素a/b比值(Chl a/b)显著升高。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从突变体与正常植株叶片中获得4.75 Gb和4.96 Gb有效数据(Clean Data),de novo组装后得到105 456条通用基因(Unigenes),其中长度大于1 kb的有15 493条,N50为1 556 bp。对Unigenes表达分析,共获得3 762条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得到的DEGs进行生物学功能性注释,获得总注释信息为2 741。通过对注释信息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合定量PCR验证表明,菊花‘霞光飞跃’叶色突变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dm GLK2低水平表达和dm GLK1不表达导致叶绿体合成和分裂受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大大降低,进而叶绿素含量下降。
石竹种间杂交障碍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栽培种香石竹与野生种瞿麦种间杂交障碍,为获得抗逆性好且花色花型独特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奠定基础。以瞿麦为父本,春之歌、四季红和Promesa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统计其膨大率和结实率;并采用压片法对亲本的染色体倍性进行测定;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石竹种间杂交花粉萌发情况、花粉管伸长及受精情况,探讨种间杂交不亲合性的原因。3个种间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为0,揭示石竹种间杂交存在杂交障碍。染色体倍性鉴定发现,瞿麦为二倍体(2n=2x=30),春之歌为二倍体(2n=2x=30)、四季红为三倍体(2n=3x=45)、香石竹栽培品种Promesa为二倍体(2n=2x=30);花粉活力测定发现瞿麦花粉活力高,为92.8%,且显微镜观察表明花粉能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能伸入柱头及子房并与胚珠结合,但胚珠与花粉管结合率低。胚珠与花粉管结合率低可能是影响石竹种间杂交障碍的因素之一。结果揭示石竹种间杂交障碍的原因,为石竹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冬季低温条件下香石竹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压片法及石蜡切片法观察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小孢子发育过程,以明确低温导致香石竹小孢子败育的因素,为杂交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只有部分小孢子发育正常,经过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四分体等时期,最后发育成花粉。(2)石蜡切片法观察到冬季低温下香石竹1.5~1.6cm长花蕾中有61%的花粉母细胞发生败育,1.7~1.8cm长花蕾中有71%的花粉母细胞发生败育。(3)部分已经进入四分体时期的小孢子胼胝质未能及时溶解,妨碍了小孢子释放而导致败育。研究认为,花粉母细胞和四分体的发育异常是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小孢子败育的主要原因。
18个长寿花品种的引种栽培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引种自荷兰的6个单瓣长寿花品种和12个重瓣长寿花品种进行栽培状况和开花特性的研究,并对其主要性状开展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长寿花在昆明地区具有良好的栽培适应性,大多数供试品种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长寿花从定植到开花所需时间分别为:单瓣品种155~180 d,重瓣品种188~210 d,花期分别为:单瓣品种68~103 d,重瓣品种50~98 d;经由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理想参考品种关联度较好的单瓣长寿花品种为‘Parina’、‘Rumina’,重瓣长寿花品种为‘Tate’、‘Ewbank’、‘Casablanca’,建议在昆明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的近30年学术论文统计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对1984~2013年我国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发表的学术论文共2206篇,年平均73.5篇,论文数量总体上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呈增长趋势;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总数7267人,合作度为3.2942,合著率为80.64%;基金项目资助发表论文1024篇,占46.42%,总体上随时间推移呈波浪式稳步上升并趋于平稳;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农学、药理学和林学相关的期刊,且影响因子整体偏低;论文共被下载386203次,被引用19551次,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高被引论文共有566篇,反映在菊花的基础研究、栽培技术、药理研究、分析测定、制备工艺、产品开发和贮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