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凤薯6号’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凤薯6号’是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薯片加工型新品种,块茎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浅黄皮、浅黄肉,干物质含量20.15%,淀粉含量15.13%,维生素C含量51.4μg·g-1,粗蛋白含量1.48%,还原糖含量0.08%。晚熟,大春季生育期120 d左右,冬早季生育期95 d左右。中感马铃薯晚疫病,中抗马铃薯青枯病,中抗马铃薯Y病毒病。产量35 000~39 000 kg·hm~(-2)。适宜云南省高海拔地区大春季节及中低海拔地区冬早季节种植。


云南省2008-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品质及相关性状分析
《中国种业 》 2024
摘要:为初步探明云南省审定水稻品种的演变更替规律,对近16年审定的水稻品种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育种方向提供参考.从2008-2023年云南审定的466个水稻品种信息中整理出16个性状数据,对其进行趋势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审定品种来源广泛,育种单位多元化,基本实现了自主培育.品质及相关性状分析中,籼稻整精米率和胶稠度优质率整体上高于粳稻,粳稻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率高于籼稻,垩白度的优质率均最低;垩白粒率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垩白度与透明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垩白度、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4个指标可作为评价审定品种品质性状的主要指标.云南省审定水稻品种在近16年整体趋向产量与品质协同发展,整体品质上升但忽略了垩白度、垩白粒率优质率的提升,这2个指标是影响当前云南省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水稻优良品种改良和选择上,可综合考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适当筛选垩白粒率及垩白度低的材料,在标准制定上应完善软米类优质稻评价标准,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稻米品牌.


全雌型工业大麻杂交新品种云麻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
《中国麻业科学 》 2024
摘要:云麻杂4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雌雄异株品种云麻8号近交系为母本,雌雄同株2017M5近交系为父本,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而成的工业大麻全雌型晚熟杂交种。2020—2021年多点区域试验中花叶平均产量3012.45 kg/hm~2,比对照云麻8号增产34.82%。该品种雌株比例大于95%,全生育期约167 d, THC平均含量为0.07%,CBD平均含量3.06%,籽粒含油量31.8%,蛋白质含量23.0%。适合云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最适宜海拔范围为1500~2300 m。202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和登记。


稀植鲜食蚕豆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农学学报 》 2024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杞麓湖临湖周边种植的早熟鲜食蚕豆品种,引进9个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长、百荚鲜重、单株荚数与产量密切相关,在保证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提高3个性状中的任何1个均对产量有促进的作用.不同蚕豆品种表现出开花期和结荚期生长的不一致性,'云豆早6'和'云豆早7'开花、结荚均比其他品种早,采荚期也最长;'云豆早6'和'玉豆3号'在研究区域种植有很好的产量潜力,但是年度间和地区间的高产稳产性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老挝西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老挝西瓜产业依托中国生产技术和中国市场而发展,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代表.老挝气候利于早春西瓜栽培,能较好填补中国早春西瓜供应缺口;老挝西瓜生产总成本较中国类似气候地区如海南低1200~2600元·(667 m2)-1,中老铁路的通车也为老挝西瓜运输降低了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老挝西瓜生产同时也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西甜瓜产业园区较少等问题,随着中国包括人才、良种良法、资金等资源的涌入,以及"一带一路"通道建设不断向中下寮平原区发展,将建立起完善的西瓜产业链,推动老挝西瓜产业.


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在云南的试验调查
《四川蚕业 》 2024
摘要:202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对人工饲料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正反交)采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形式,进行粉体蒸煮饲料摄食性、适应性、饲育效果等指标的实验室调查。结果显示,“9211·9215×川58·川62”平均24 h疏毛率96.4%,虫蛹统一生命率98.91%,全茧量2.12 g、茧层率22.70%,粒茧丝长1270 m、洁净94分。在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条件下,该品种表现出发育整齐、抗逆性强、茧丝质量优等特点,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品种 9211·9215×川58·川62 云南


雌雄同株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12号的选育
《中国麻业科学 》 2024
摘要:云麻1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23年选育的雌雄同株晚熟型工业大麻新品种。该品种THC平均含量为0.07%,CBD平均含量为2.58%。2020—2021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花叶平均产量2785.8 kg/hm~2,较对照品种云麻8号增产24.68%;麻籽平均产量1959.15 kg/hm~2,较对照增产14.00%;麻糠平均产量1921.05 kg/hm~2,较对照增产12.33%。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是适合低纬地区种植的一个雌雄同株工业大麻多用型新品种。


白肉灵芝'云灵3号'选育
《食用菌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省内收集野生子实体,经过鉴定和组织分离获得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株,以菌株L4439作为对照,通过初筛、复筛、区别性鉴定、中试和多年多点示范栽培选育菌株。结果表明:选育的菌株L4968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子实体呈红褐色、漆样高光泽,同心环纹和放射状纵脊明显,菌盖长度为(15.08±0.12) cm,菌盖宽度为(12.23±0.09) cm,菌肉厚度为(0.81±0.02) cm,菌柄长度为(7.25±0.10) cm,菌柄直径为(2.75±0.07)cm,每袋子实体鲜重为(84.98±1.41) g,生物学效率为(15.45±0.26)%,栽培周期为(85.00±0.82) d,出菇整齐,栽培性状稳定,栽培产量较高,该菌株适宜在云南及周边地区进行设施化和林下仿生栽培。2023年,菌株L4968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品种名称为‘云灵3号’。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木薯茎叶生物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木薯茎叶产量、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木薯桂热891、云热薯2号、华南205为试验材料,选择品种(A)、种植密度(B)两个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在云南干热河谷区进行7个种植密度的田间比对试验.结果显示,木薯茎叶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按B6、B5种植可收获较高的茎叶产量,低种植密度比高种植密度更适合茎叶干物质的积累.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茎粗则逐渐下降.根据平均隶属函数结果可知,A1、A3按B4种植营养品质最佳,A2按B2种植营养品质最佳,且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不同品种间,A2、A3的产量、农艺性状、营养品质优于A1.研究表明,云热薯2号为适宜云南干热河谷区种植品种,其适宜种植密度为50 000株/hm2,可收获较高的茎叶生物产量,且营养品质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