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缅甸甘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与中国合作展望
《中国糖料 》 2024
摘要:[目的]为全方位了解缅甸甘蔗(蔗糖)产业发展现状,[方法]运用缅甸统计年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世界毒品报告的甘蔗种植规模数据和东盟数据库、UN商品贸易数据库的贸易数据,基于生产集中度、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缅甸甘蔗生产、贸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生产方面,缅甸蔗区集中至缅甸北部,实皆省、掸邦、勃固省和曼德勒省是缅甸甘蔗生产前四的省份;缅甸甘蔗单产与中国平均、全球平均和全球最高单产均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距;掸邦、实皆省、内比都的甘蔗综合生产优势指数均为强绝对优势指数.贸易方面,蔗糖是缅甸甘蔗及其产品贸易的主要类型,且以进口贸易为主;缅甸甘蔗和蔗糖出口的第一目的地国家一直是中国,蔗糖的进口来源国家主要是泰国和印度;缅甸甘蔗和蔗糖对中国均具极强竞争优势.[结论]进一步加强中-缅甘蔗科技的合作研究和推广,在中-缅跨境地区进行产业化开发示范,加强扶持发展甘蔗替代种植项目.
云南成品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24
摘要:目的:通过梳理和分析云南成品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方法:基于对行业主管部门、茶叶产业专家、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实地调研、部门座谈和数据整理。结果:云南成品茶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生产规范标准化、经济效益、市场供需、品牌规模效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结论:从强化标准化生产、推动经济高效化、高质量做大做优市场、统筹提升品牌效应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云南省黄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探索云南省黄精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南省各黄精产区实际生产情况。结果云南省黄精产业在资源、种植、加工、市场、平台建设等多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其后,分别从黄精产业的内涵、资源状况、优势条件、制约因素等方面探讨和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结论对黄精进行规范化种植、充分利用根、茎、叶、花、果实等资源、开发功效确切的系列大健康产品是解决云南省黄精产业发展问题的最佳手段。
云南水生花卉资源及其产业现状
《农学学报 》 2019
摘要:从资源、相关研究、产业概况3个方面分析云南水生花卉的发展状况.总结了云南荷花品种资源及其优良特性;分析了云南荷花资源的相关研究,表明云南荷花在同一或同类型的品种内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归纳了云南荷花相关产业以观光、藕莲、藕粉为主.提出云南不止是中国野生睡莲五大分布中心之一,而且是国内唯一的耐寒睡莲和热带睡莲野生种群都有分布的地区;归纳了云南睡莲相关产业有观光、香水莲、切花、耐寒睡莲种苗等.指出云南还有很多特色的水生花卉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提出了收集云南水生花卉资源、培育特色新品种、以应用研究为主解决产业瓶颈问题和开发独特水生花卉新产品的建议.
云南省加工型辣椒产业发展概况
《农业工程 》 2019
摘要:云南省是全国辣椒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加工型辣椒种植面积的增长,云南省加工型辣椒产业发展迅速.重点阐述了云南省加工型辣椒产业的发展概况及新品种选育现状,并针对云南省当前加工型辣椒产业存在的问题,刍议要加强新品种选育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加强加工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推进辣椒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从而促进云南省加工型辣椒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台湾马铃薯产业情况报告
《中国马铃薯 》 2017
摘要:在福建农林大学詹家绥教授的带领下一行六人赴台湾调研马铃薯产业,代表们参观了台湾马铃薯生产、加工和种业基地,并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分析了50年来台湾马铃薯的产业情况。最近30年,台湾马铃薯种植面积徘徊在1 500~2 500 hm2,总产随着单产水平的提高稳定增加。台湾马铃薯进出口贸易一直很活跃,以1993~1997年为界,之前以鲜薯出口为主,之后以鲜薯进口为主。1986年起,台湾开始进口马铃薯冷冻产品,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5.4万t。1982年台湾年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仅为1.3 kg,2010年增加到7.8 kg(含加工产品折鲜薯量)。采用三级种薯繁育体系50余年,仍未解决种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