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6个玉米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6个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BC1F7∶8)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三角形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为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信息参考。【方法】从三角形杂种优势群中分别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自交系Y46(Suwan1群)、Y107(Reid群)和MON2(非Reid群)组配6个BC1F7∶8群体,分析各群体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产5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差异及杂种优势。【结果】不同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Y46与Y107组配的BC1F7∶8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显著高于Y46与MON2和Y107与MON2组配的群体,此外Y46与MON2组配的正反交群体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较大,Y107与MON2组配的正反交群体间差异较小。同时,Y46与Y107组配的BC1F7∶8群体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较强,Y107与MON2群体次之,Y46与MON2群体较弱。【结论】在三角形杂种优势模式中,以Suwan1×Reid杂种优势模式组配的群体,其后代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较强,Reid×非Reid杂种优势居中,Suwan1×非Reid杂种优势较弱。建议在玉米杂交育种中,尽量选择Suwan1×Reid杂种优势模式,以提高玉米产量潜力。
关键词: 玉米 BC1F7∶8群体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杂种优势
基于六个高代回交群体玉米叶形结构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种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基于项目组前期构建的三角形杂种优势新模式,从Suwan 1群、Reid群和非Reid群中选择3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自交系Y 46、Y 107和MON 2,构建了六个高代回交群体,分析各群体叶长、叶宽和叶夹角等叶形结构相关性状的遗传差异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六个高代回交群体的叶长、叶宽及叶夹角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Y 46与Y 107组配的高代回交群体叶形结构相关性状均显著高于Y 46与MON 2和Y 107与MON 2组配的群体,且Y 46与MON 2组配的正反交群体间各性状差异均较大。Y 107与MON 2组配的高代回交群体其叶形结构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较强,Y 46与MON 2群体杂种优势较弱,Y 46与Y 107群体杂种优势介于二者之间。在三角形杂种优势模式中,Reid×非Reid杂种优势较强,Suwan 1×Reid杂种优势次之,Suwan 1×非Reid杂种优势较弱。研究表明,Reid×非Reid是培育理想株型新品种的重要杂种优势模式,建议在高密度品种选育中优先选用。
广西中蜂与云南中蜂杂交子代形态学测定及杂交优势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广西中华蜜蜂的形态特征以及分类地位,探究与云南中华蜜蜂杂交后代的形态差异及杂交优势。采集6群广西中华蜜蜂、6群蒙自中华蜜蜂及2群杂交子代,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40个测定的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中蜂个体偏小,第3、4背板较小,翅型偏小,蜡镜和毒囊较小,吻长也短;体色较浅,第2、3、4背板和喙、小盾片的颜色较浅;与蒙自蜜蜂进行对比,浦北县中蜂的个体稍小,体色较浅;子代具有良好的杂交优势,个体比2个亲本较大,颜色居于两者亲本之间;与省内几个地区相比,广西浦北县的中华蜜蜂单独分为一个类群。
关键词: 广西 云南 中华蜜蜂 形态学 杂交优势 主因素分析 区辨分析 聚类分析
香料烟重要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热带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为给香料烟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杂种F1与其杂交亲本同田种植的方式,对比研究了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不同香料烟品种(材料)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结果显示,杂种F1在株高、茎围、节距、百叶重和调制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等方面存在杂种优势,而在生育期、叶片数、产量、产值和常规化学成分方面多数表现为趋近双亲中值,没有正向的杂种优势。尽管如此,4个杂种F1中组合云香巴斯玛1号×克撒锡巴斯玛的经济性状表现显著优于杂交亲本,表明选育杂交种时亲本的选择非常关键,只要亲本选择得当,香料烟是可以选育得到产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的杂交种。香料烟在选配杂交亲本时,应选择叶片数较多的品种。
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优良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9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曲靖和德宏3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鉴评,研究其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热带自交系CRN3760-1-2-2-1-1-2的产量GCA效应值最高,其次是YML46、[阿1112×T(5003×云146)]##-1-1-1-1-B、2870263-4-2-1-B-B-BB-B、IRF321、8723、23X等自交系,都具有显著的产量GCA正效应值,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杂交组合CRN3760-1-2-2-1-1-2×23X、CRN3760-1-2-2-1-1-2×2870263-4-2-1-B-B-B-B-B、CRN3760-1-2-2-1-1-2×[阿1112×T(5003×云146)]##-1-1-1-1-B和YML46×8723具有显著的产量SCA效应值,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可作为潜势组合在云南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9个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轴粗、百粒重和出籽率的狭义遗传力都大于55.2%,其变异由遗传引起的比重较大,宜在早代进行选择,穗粗、秃尖和穗行数的狭义遗传力低于23.2%,宜在晚代选择。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玉米 种质 配合力 杂种优势 遗传参数
组培固定番茄杂种优势优化体系的建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建立组培固定番茄杂种优势优化体系。[方法]以番茄杂种优势组合优秀植株的侧芽作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和IAA筛选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基,并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AA筛选适宜的不定芽生根培养基。[结果]在温度25~26℃,光照强度3 000 lx,光照时间12 h/d的环境和静止培养的条件下,参试材料在MS+6-BA 2.4 mg/L+IAA 0.60 mg/L的培养基上能够诱导出生长状态良好的不定芽,并且能够大量增殖;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的NAA浓度为0.5 mg/L时,不定芽生根状态较好。[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番茄杂种优势组合植株侧芽组培快繁体系,可以快速繁殖出大量番茄杂种优势组合侧芽的组培苗,将其用于固定番茄杂种优势,可以达到加快番茄新品种选育进程的目的。
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和杂种优势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两个意蜂品种及其杂交子代间的形态特征差异和杂种优势情况,为进一步探究两个意蜂品系杂交子代的生产性能和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意大利蜜蜂王浆高产蜂种、美意蜂种及其正交、反交子代4个类型共12群蜜蜂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共测定40个形态指标,计算杂种优势率,同时进行相关的因素分析、区辨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20个与意蜂体型大小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中,王浆高产蜂种有15个指标高于美意蜂种,反交子代中有17个指标高于正交子代;在8个与意蜂体色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中,王浆高产蜂种的色度平均值比美意蜂种的高,而反交子代的色度平均值比正交子代的低;在9个与生产力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方面,反交子代较正交子代更具杂种优势。4个类型意蜂品种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的总变异系数为53.291%,主要是与体型大小有关的特征指标;区辨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子代、反交子代与王浆高产蜂种基本聚在一起,美意蜂种则相对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交子代与王浆高产蜂种、美意蜂种聚为一个分支,而正交子代单独为一个分支。【结论】蜜蜂亲本相同,但杂交组配方法不同,其后代的形态特征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
籼型杂交稻单株产量配合力分析与优势组合选育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11个水稻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对F1组合单株产量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竞争优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基因型加性遗传的作用较大(56.04%),产量优势由全部基因型方差引起的h2B占95.65%。恢复系对于杂种产量的影响较大(GCA=56.05%)且受栽培条件等环境的影响较小(4.3%)。有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云R3>云R4>沪旱11A>云2A>云3A>云1A。以云3A和沪旱11A与云R3配制的组合单株产量均大于36.8 g(10 400 kg/hm2),竞争优势值均大于20.7%,株型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抗病性强,具有较大的生产利用潜力。
利用SSR分析滇型杂交稻亲本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滇型杂交稻不育系4个、恢复系31个及其组配的31个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SR籼粳特异引物研究亲本籼粳分化程度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8个位点上,4个不育系均以粳稻血缘为主,31个恢复系总体上偏粳,但含有不同成分的籼稻血缘,其籼性比率Pi为0~27.8%。亲本SSR遗传距离、籼粳差异与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亲本SSR遗传距离与小区产量超父优势等7个性状相关显著;亲本的籼粳分化差异与百粒重超父优势等4个性状显著相关;亲本SSR遗传距离、籼粳差异与小区产量竞争优势相关不显著,说明SSR遗传距离、亲本籼粳分化差异与产量竞争优势无线性关系,但籼粳分化差异适中的亲本杂交,容易得到正向优势极端组合,可从中筛选出杂种优势强的组合。
两种类型蓖麻杂交种杂种优势的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蓖麻表型性状杂种优势表现特点及与亲本相应性状的关系。选用两种基因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中高秆和矮杆蓖麻杂交组合的亲本CS-R6(♀)、CS-R181(♂)和CS-R63(♀)、CS-R268(♂)和它们的杂交种CS-R6.181F1、CS-R6.181F2、CS-R63.268F1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在营养体和生殖体中分配速率和成熟期13个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杂交组合的生育特点及杂种优势表现上有明显差别,CS-R6.181F1属于生殖型为主、体质型为辅的杂种优势类型;而CS-R63.268F1属于生殖型的杂种优势类型;中高秆杂交种CS-R6.181F1收获期13个地上部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均表现为超高亲优势;而矮秆杂交种CS-R63.268F1只是在籽粒产量、皮壳率和粗脂肪含量等7个性状表现为超高亲优势,百粒重等3个性状表现为超中亲优势,而营养体3个性状均表现超低亲优势,CS-R63.268F1综合了母、父本突出的优良特性,生育期趋向父本,是适合密植和机械化栽培的杂交种;蓖麻杂种优势从杂种F2开始出现衰退,不再适合在生产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