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方法]以云南有代表性的61个梨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果实16个描述型性状和7个数量型性状进行变异类型和多样性分析,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果实香气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的16个描述型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其中果实形状和果实成熟期的变异类型最多.各描述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在0.45~1.88之间.19个梨地方品种果实在成熟时果皮分别着鲜红、淡红、粉红、暗红等不同盖色.7个数量型性状变异系数在11.25%~61.79%之间,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多样性指数(H')为1.676~2.080,果实纵径、果柄长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电子鼻技术可以区分供试地方品种,WIW(硫化氢类)、W5S(氮氧化物)、W2W(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等3个传感器在模式识别中起主要作用.[结论]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描述型性状变异类型丰富,数量型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筛选出会泽火瓢梨等7个果皮着鲜红色的品种可作为红色梨选育的优异资源.电子鼻技术可以区分61个云南梨地方品种,可用作地方品种鉴定的辅助手段.


柑橘2个三倍体有性后代群体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柑橘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为倍性杂交创制无核三倍体新种质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柑橘二倍体品种秋辉橘、清见橘橙为母本,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橘柚+甜橙(NS)、甜橙+红橘(SD)为父本倍性杂交获得的2个三倍体有性后代群体成熟果实为材料,通过测定其果实横纵径、单果质量、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性状,探究柑橘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三倍体后代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平均值均介于双亲之间,呈趋中变异;果实纵径变化趋势在2个组合间有差异,秋辉橘×NS组合后代呈趋大变异,而清见橘橙× SD组合则呈趋中变异;果皮厚度平均值均大于亲中值且多数高于高值亲本,存在一定程度的超高亲本遗传现象;2个组合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低低亲比率分别为74.4%、66.88%,呈趋小变异;而2个三倍体有性后代群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且不同年份间酸含量介于亲本间和低于低值亲本的后代比例较高.[结论]推测柑橘三倍体有性后代果实单果质量、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可滴定酸含量性状可能存在主效控制基因.


潞江坝干热河谷区3个咖啡品种果实性状调查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研究不同品种咖啡豆质量的好坏,测量保山市潞江坝热经所引进的3个咖啡新品种的鲜果果实性状,对3个引进咖啡品种鲜果和种子物理性状的纵径、横径、重量以及果皮重和果皮厚进行邓肯检测和相关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咖啡豆质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有些品种在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有差异。从3个品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结出,咖啡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正相关;种子重与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呈正相关;果皮重,每个品种的相关性不同,品种1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重呈显著正相关;品种2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厚度呈负相关;品种3与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3个引进品种的咖啡果实没有表现出优异性,建议种植在高海拔地区。


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多样性,为有效地保护芒果种质资源及改良品种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收集澜沧江流域11个县28个乡镇的芒果种质资源82份,对其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在82份芒果种质资源中,单果重为0~50、50~80、80~120和120~260 g的种质资源分别有6、49、19和8份;果实形状为椭圆形、扁圆、象牙形、卵形、长扁圆形和桃形的种质资源分别有66、8、3、2、2和1份;果皮颜色为绿色、黄绿色、黄红色、绿黄色、绿白色和黄色的种质资源分别有48、9、12、2、2和9份;果肉颜色为金黄色、橙黄色、浅黄色、橙红色和深黄色的种质资源分别有34、25、12、4和7份;果实香气为无香气、芳香、椰乳香、木瓜香、松香和清香的种质资源分别有41、36、2、1、1和1份。变异系数以单果重最高(48.12%),其次是果皮厚度(27.27%),以果实厚度最低(13.62%),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20.00%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重、果实长度和果实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单果重与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宽度与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厚度与可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和可食率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果皮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表明这7个性状是造成澜沧江流域芒果种质资源果实多样性的主要因素。82份芒果资源分为2个大类群,第Ⅰ类群的种质资源果型大,且第Ⅰ-1亚类种质资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较高;第Ⅱ类质资源果型较小,尤其是第Ⅱ-2,且其可食率低。【结论】澜沧江流域芒果资源果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通过引种驯化、杂交、嫁接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把其优异基因延续下去。第Ⅰ-1亚类种质资源的果型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较高,可作为选育和改良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2亚类果型小,可食率低,可作为园林观赏资源。


基于腰果果实性状主成分分析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14
摘要:为了开发腰果破壳机,对不同等级腰果各性状进行性状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间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不尽相同,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实凹处的宽度(20.03%),表现最低的是果实长度,其变异系数仅为14.03%,因此在对破壳机进行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果实凹处的宽度;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果实果长、果实宽度及果实凹处宽度等3个主成分值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其所表达的信息能表述整个群体的全部的信息。


引进辣椒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1份辣椒种质资源的12个果实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变异度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2.57%~115.35%,说明71份不同辣椒资源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75.563%;通过相关性分析有22对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把71份材料划分为3大类,根据育种目标可选择第2类中的材料进行丘北辣椒类型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为加快种质资源利用和云南辣椒育种奠定了基础。


云南不同生态区域15个单株罗望子果实性状比较研究初探
《中国南方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云南5个生态区域采集的15株罗望子果实为材料,对果实的16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株罗望子果实性状指标,除了果实弯曲系数差异不显著,其余的果实性状指标差异都极显著。YM3的单果重、果肉重、种子重、种子数最大,可以作为优良单株进行保存,繁殖后代。罗望子果实性状指标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余甘子天然居群果实形态变异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数量性状上分析余甘子天然居群果实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在云南省选取了6个余甘子天然居群,分别测量了其8个果实表型性状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余甘子果实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较丰富的变异,8个果实性状在居群间的F值为20.17~35.21,部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居群内的F值为1.27~3.07,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余甘子居群内的平均表型变异接近90%,是余甘子果实表型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3)余甘子表型性状的变化与生态和地理因子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单果重、果实横径、外果皮重、果核宽、果核重等5个表型性状指标是反映滇西北余甘子果实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


樱桃番茄种质资源果实相关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62份樱桃番茄资源的果形、果色、单果重等12个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变异度分析表明材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各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相关性分析发现,有8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7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得到4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4.61%;通过聚类分析将材料划分为3大类,其中第Ⅲ类综合表现优良。本研究为樱桃番茄育种工作理清了思路,并为加快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