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滇黄精(模糊匹配)
12条记录
光照胁迫对滇黄精多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光照胁迫对滇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及代谢酶相关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滇黄精为试材,利用遮阳网形成不同的光照梯度种植滇黄精.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滇黄精根茎多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中性转化酶NI,蔗糖酸性转化酶AI,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光照胁迫对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在20%透光率光照条件NI和AI活性最高,100%透光率强光照下SS、SPS和UGP活性最高.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SS、SPS与UGP活性升高,NI和AI活性降低.通过光照强度与5种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光照强度与SS活性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光照能影响蔗糖代谢酶的活性,适度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滇黄精根茎多糖的积累,合理调控光照强度对滇黄精多糖的积累和提高滇黄精药材的质量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可为滇黄精拟境栽培和仿野生栽培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光照胁迫 滇黄精 多糖 蔗糖代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TC法测定滇黄精种子生活力条件的优化

云南农业科技 2024

摘要:滇黄精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法测定生活力,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对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TTC浓度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正交设计试验最佳测试条件为TTC浓度0.5%、染色温度35℃、染色时间24 h;响应面法试验优化后结果与正交试验一致,利用响应面法优化TTC法测定滇黄精种子生活力的方法可行。

关键词: 滇黄精 种子生活力 TTC法 响应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滇黄精出苗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23

摘要:为研究滇黄精果实及种子不同处理方法对出苗的影响,本试验对果实进行不同贮藏和去果皮处理,对种子进行不同贮藏、激素和消毒处理,观测各处理种子出苗率,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室内摊开堆捂果实的方法,以及手搓洗砂藏10 d再混砂搓揉去除残留果皮的方法均显著提高了种子出苗率(达90%以上);种子采用砂藏层积处理方法出苗率最高达88.7%,较室内干藏处理高27.4%;同时,采用乙烯利和赤·吲乙·芸苔的激素处理均可缩短种胚完成后熟的时间,浓度为200 mg/L的赤·吲乙·芸苔处理出苗时间最短,播种后68 d可出苗。滇黄精果实及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出苗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堆捂和去除果皮方法均影响种子质量,间接影响出苗率,合理的果实处理方法是提高出苗率的前提保障。砂藏层积处理是促进种子胚形态后熟的主要方法,采用激素处理可显著缩短出苗时间,但消毒处理对种子出苗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滇黄精 果实处理 种子处理 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滇黄精资源多糖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黄精多糖是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滇黄精种质资源多糖变化规律与其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了解差异种质滇黄精多糖积累差异的生理基础,对滇黄精良种选育、质量控制和道地药材品质挖掘有着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省13份滇黄精资源的多糖含量,筛选其中3种多糖含量显著差异的滇黄精种质,测定其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特征,以及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的酶活性,并分析多糖含量变化与糖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云南省13份滇黄精种质的多糖含量差异显著,含量变化为7.63%~29.36%;对多糖低含量(H1)、中含量(H9)和高含量(H12)的3份差异种质滇黄精进行分析发现,其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蔗糖>果糖>葡萄糖,且其含量随多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5种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中性转化酶>酸性转化酶>磷酸蔗糖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且酶活性随多糖含量升高而升高;蔗糖含量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蔗糖含量与中性转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性转化酶活性与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推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中性转化酶NI是不同种质滇黄精多糖合成的关键酶.

关键词: 滇黄精 糖代谢酶 多糖 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TR-FTIR和UV-Vis结合数据融合策略鉴别滇黄精产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精药材品质优劣与基原植物产地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建立简单、快速且能够准确鉴别药材产地的方法对保证其质量可控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中以云南、四川和广西9个产地的133份滇黄精Polygonatum20kingianumcoll.et20Hemsl根茎为试验材料,采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数据预处理后分别建立单一光谱随机森林(Random20forest,RF)模型;将ATR-FTIR与UV-Vis数据直接串联完成低级融合,提取两种光谱的主成分数(PCs)和潜在变量(LVs)以实现中级(中级融合PCs和中级融合LVs)和高级数据融合(高级融合PCs和高级融合LVs),基于不同数据融合策略分别建立RF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正确率(ACC)、灵敏度(SEN)和特异性(SPE),筛选产地鉴别最佳模型。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滇黄精ATR-FTIR和UV-Vis峰型相似,吸光度略有差异,ATRFTIR显示14个共有峰,与糖类、甾体皂苷、黄酮类和生物碱类物质有关,其UV-Vis共有峰主要位于272及327nm处,与黄酮类物质有关;ATR-FTIR、UV-Vis和低级融合的RF模型,训练集和预测集ACC分别为(76.34%,95.00%),(80.65%,95.00%)和(83.87%,100.00%),但SEN和SPE值较低,故不宜采用;中级融合PCs和中级融合LVs的RF模型的SEN和SPE分别为大于0.91和0.98,训练集ACC分别为91.40%和97.85%,预测集ACC均为97.50%;高级融合PCs和高级融合LVs的RF训练集ACC分别为77.42%和97.85%,预测集ACC均为95.00%,高级融合PCs的RF模型鉴别效果较差,高级融合LVs的RF模型存在过拟合现象;模型鉴别能力为中级融合LVs>中级融合PCs>低级融合>20UV-Vis>ATR-FTIR>高级融合PCs;提取LVs对产地鉴别的方法优于PCs;中级融合LVs建立的RF模型鉴别ACC最高,SEN和SPE大于0.98,模型性能最佳。该方法可为黄精药用资源的科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滇黄精 产地鉴别 数据融合 数据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黄精与轮叶黄精多糖的组织化学及含量测定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滇黄精及其习用药材轮叶黄精进行多糖组织化学和含量测定研究,明确两种药材多糖的积累和分布特征,比较两者多糖含量的差异,为滇黄精及其习用品资源的挖掘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两种药材不同器官的横切片,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多糖进行定位分析。以醇提法提取根茎多糖,采用蒽酮-硫酸为显色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在两种药材不同的器官及组织中,多糖主要分布在根、根茎的皮层薄壁细胞、黏液细胞、维管束及其鞘细胞中;茎的维管束和纤维束环中;叶肉细胞及叶脉维管束中。根茎多糖分布最多,其次是叶片,根和茎中分布则较少。两种药材多糖含量差异不大,滇黄精多糖含量略高于轮叶黄精。结论组织化学定位和蒽酮-硫酸显色法适用于研究和分析黄精类药材多糖的分布和含量测定。民间习用轮叶黄精有一定的合理性,应加强对其化学成分、安全性及疗效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滇黄精 轮叶黄精 多糖 组织化学 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及与2种混伪品的对比鉴别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白及(滇产)与2种常见混伪品进行对比鉴别,建立白及真伪品的鉴别方法.[方法]应用性状与显微鉴别方法,着重对药材的表面特征及横切面和粉末等显微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白及与混伪品云南独蒜兰、滇黄精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形态、纹理、断面、气味等性状特征及横切面和黏液细胞、针晶、纤维、导管及淀粉粒等显微特征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应用性状与显微鉴别方法能有效鉴别白及真伪品.[结论]建立了一套利用性状和显微特征鉴别白及真伪品的方法,为准确鉴别白及的真伪提供依据,也为市场监督检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及 云南独蒜兰 滇黄精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仪器法测定滇黄精粗纤维素含量的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改良纤维素测定方法,找到更加简便测定滇黄精纤维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国标GB/T 5515-2008中纤维素测定仪法进行分步骤条件改良,根据相对标准偏差和测定结果得出针对性强、较简便的测定方法。结果相同管重复3次和不同管同时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033和0. 038,表明该仪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添加硅藻土有利于提高测定结果的稳定性;脱脂处理对结果无影响,脱脂处理可以忽略不计;碳酸盐去除过程对结果没有影响,可省去处理;加入消泡剂是必要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在碱消解过程中对测定结果没有差异,因此不做特殊要求。结论经过改良的粗纤维素含量测定方法针对性强,适用于滇黄精粗纤维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滇黄精粗纤维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为发掘优质食用滇黄精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滇黄精 纤维素测定法 粗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黄精的潜在分布与气候适宜性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的适宜生长区,运用Maxent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探讨其引种栽培的适宜气候条件。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974~0.980,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滇黄精主要适生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适生面积约81.34×10~4 km~2,占全国适生区面积的88.24%。云南的高度适生区面积最大(19.96×10~4 km~2);四川次之(5.49×10~4 km~2)。75%的高度适生区分布于海拔2 492 m以下的地区,3 400 m以上的地区不适宜于滇黄精生长。最冷月最低温度、7月最低温度、5-8月太阳辐射、最干月降水量、4月和9-11月平均降水量是限制滇黄精分布的主要气候变量。因此,海拔1 400~2 100 m的亚热带地区是滇黄精最适宜的生长区。

关键词: 滇黄精 潜在适生区 气候因子 Maxen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黄精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滇黄精组织培养体系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云南省文山市的滇黄精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子萌发、不定芽增殖、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结果滇黄精种子萌发采用不附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较为适宜;根状茎在MS+BA 4. 0 mg/L+NAA 0. 2 mg/L+蔗糖30 g/L+琼脂6. 5 g/L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增殖系数最大,达到3. 85;再生植株生根较容易,在MS+NAA 0. 5 mg/L+蔗糖30 g/L+琼脂6. 5 g/L培养基上能达到很好的生根效果。结论研究结果为滇黄精规模化、工厂化育苗、资源保存和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滇黄精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