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滇黄精(模糊匹配)
12条记录
3个地理种源滇黄精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了解不同种源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光合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3个不同地理种源滇黄精植株的光合日变化,为良种选育以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种源滇黄精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永德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四川会理、云南金平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金平种源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3个种源滇黄精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均不规则。3个种源之间光合特性存在差异,Pn日均值依次为:云南永德种源>四川会理种源>云南金平种源;除云南永德种源的Tr未出现下降外,其余各光合参数在午后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云南永德种源的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云南金平种源的Pn与Gs、Tr均呈显著正相关;四川会理种源的Pn与Gs、Tr和空气相对湿度(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Ta)呈显著负相关。此外,3个种源滇黄精的Gs与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种源的Pn与Gs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RH对3个种源滇黄精的Pn影响也较大。3个种源滇黄精的光合日进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种源对同一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在引种栽培时应加以考虑。

关键词: 滇黄精 光合特性 影响因子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水解法测定滇黄精淀粉含量的工艺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GB5009. 9-2016中酶水解法测定滇黄精淀粉含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对脱糖次数、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用酶量的研究,优化了滇黄精淀粉提取测定工艺。【结果】酶水解法提取测定滇黄精淀粉含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糖5次、淀粉酶量15 m L(5 g/L)、酶解温度57℃、酸水解55 min。【结论】优化方案是测定滇黄精淀粉含量的最佳工艺,误差最小。为进一步开展滇黄精淀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酶水解法 滇黄精 淀粉含量 淀粉酶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