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理化性质(模糊匹配)
13条记录
普洱速溶茶粉中茶褐素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分析

食品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普洱茶茶褐素主要结构特征及化学组成,采用超滤膜和质谱等技术联用研究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差异。针对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多糖、总多酚、活性基团等含量以及色差变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居里点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分级样进行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分子质量的减小,茶褐素不同分级样水溶液颜色越来越浅,活性基团含量变化不明显,但蛋白质、多糖、总多酚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茶褐素不同分子质量样品均含有较多的—OH基团、饱和C—H峰、C=C峰苯环,吸收峰出现在200 nm波长处。茶褐素mw>300 kDa、500 Da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褐素 理化性质 居里点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的菌塘土壤微生态区系特征

中国食用菌 2024

摘要:野生松茸的发生与其土壤的生态环境特点密切相关。试验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华松茸”为对象,比较菌塘土壤与非菌塘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菌群结构差异,以明确菌塘的微生态区系特征。结果表明,菌塘土壤各理化参数高于非菌塘土,其中速效钾(含量增加151.22%)、锰(增加156.38%)、铜(增加105.88%)含量差异极显著,磷、锌、镁含量差异显著。菌塘土壤中主要三大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非菌塘相比差异极显著;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菌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优势细菌类群为卡氏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酸杆菌属(Acidipila)、热酸菌属(Acidothermus);优势真菌类群为暗梗单孢霉属(Chloridium)、Sagenomella、Glarea、锁瑚菌科未分类的属unclassified-Clavulinaceae、口蘑属(Tricholoma)。

关键词: 松茸 菌塘土壤 理化性质 微生物区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琥珀蚕茧黑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

蚕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琥珀蚕(Antheraea assamensis)茧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纯制备琥珀蚕茧黑色素。对分离得到的黑色素样品进行溶解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琥珀蚕茧黑色素的结构特性,检测样品的总抗氧化能力及ABTS、DPPH、PTIO自由基清除能力,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琥珀蚕茧黑色素呈黑棕色粉末,得率约为0.03%,色价为428.59,溶于碱性溶液,不溶于水及其他常见有机溶剂;其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光谱具有吲哚型黑色素典型光谱特征;琥珀蚕茧黑色素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耐受性不强;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琥珀蚕茧黑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在试验范围内低于黑色素标准品。这为研究黑色素在琥珀蚕茧丝中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琥珀蚕茧 黑色素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典型有机物料对砖红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热带典型有机物料对砖红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菠萝茎叶、椰糠、香蕉茎叶、有机肥为供试材料,开展为期90 d的混土培养试验,以砖红壤为对照,分析有机物料对土壤pH、有效磷,团聚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茎叶和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菠萝茎叶短期内加剧土壤酸化。菠萝茎叶和香蕉茎叶均有助于促进直径>0.25 mm团聚体的形成。菠萝茎叶、香蕉茎叶和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木糖苷酶、纤维素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以及土壤G+菌、G菌、真核生物和真菌的数量,其中香蕉茎叶和菠萝茎叶培养的土壤中G+菌平均占比为27.8%,高于CK中G+菌(21.4%)。与CK相比,香蕉茎叶、菠萝茎叶、椰糠、有机肥中的真菌比例分别提高300.2%、232.1%,165.0%和51.9%。施用有机肥明显提高AM真菌的比例,菠萝茎叶和香蕉茎叶均有助于增加土壤中的真核生物数量。投入有机物料中的半纤维素含量和土壤pH分别解释了70.8%和8.5%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

关键词: 热带 有机物料 砖红壤 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酒精废液对耕作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施用甘蔗酒精废液后土壤性质变化情况,通过对连续多年集中施用甘蔗酒精废液的蔗区耕作土壤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着酒精废液施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不施用酒精废液的土壤容重在1.17~1.45 g cm~(-3),施用3年后增加到1.23~1.53 g cm~(-3);施用酒精废液会增加耕作蔗地土壤氯离子含量,不施用甘蔗酒精废液的土壤氯离子含量在44.90~74.45 mg kg~(-1)之间,施用甘蔗酒精废液3年后增加到63.90~152.44 mg kg~(-1)之间;提高土壤性pH值,不施用酒精废液的土壤pH在4.5~5.1,施用3年后提高到4.8~5.4;施用酒精废液1~3年土壤各种营养成分明显改善,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酒精废液 土壤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性和糯性糜子淀粉的理化性质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粳性、糯性糜子淀粉的理化特性及其差异,选用2个粳性糜子、2个糯性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为对照,比较了其淀粉的颗粒形态与大小、晶体结构、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粳性、糯性糜子淀粉颗粒形态均呈棱角圆滑的多面体形或球形,平均粒径分别为7.18、6.04μm,结晶构型均为A型;粳性糜子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冻融析水率高于糯性糜子淀粉,而透光率较低;粳性、糯性糜子淀粉的溶解度与膨胀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前者的溶解度、膨胀度较低;粳性糜子淀粉破损值低,热糊稳定性好,而糯性糜子淀粉的回生值低,冷糊稳定性好。因此,糜子淀粉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淀粉资源应用于不同领域。

关键词: 粳性糜子 糯性糜子 淀粉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理化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选育出适合食品工业加工的优良品种,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粒度仪等测定4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性质。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粒径均呈双峰状分布;云薯606的透明度最好,黏度和热糊稳定性较好,其透明度、黏度和破损值分别为61.37%、(1 630±21.13)cP和(94±6.51)cP;紫云1号的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最好,其析水率最大,为12.88%,不易发生凝沉,72h后,上清液体积为7.25mL,其黏度最大,为(3 956±27.78)cP,冷糊稳定性最好,其回生值为(87±6.11)cP,且易糊化,糊化温度73℃。紫云1号和云薯606适合应用于食品工业。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 理化性质 食品工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性糜子淀粉与小米淀粉理化性质的比较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种粳糜为试验材料,小米为对照,采用碱提取法制备淀粉,研究粳糜与小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粳糜淀粉颗粒与小米淀粉相似,大多呈棱角圆滑的多面体型,颗粒粒径为4.32-11.04μm,淀粉晶型为A型,结晶度为35.625%-40.050%,比小米淀粉(32.58%±0.96%)高;粳糜淀粉的平均冻融析水率(52.1%)与小米淀粉(53.5%±0.24%)相似,冻融稳定性差;粳糜淀粉的峰值黏度(均值0.953 Pa·s)小于小米淀粉(1.169 Pa·s),抗老化能力(0.595 Pa·s)高于小米淀粉(1.144 Pa·s),但糊化温度(78.296℃)比小米淀粉(76.20℃)高;粳糜淀粉凝胶的硬度(1018.1 g)和弹性(0.86 mm)大于小米淀粉凝胶,黏聚性(0.39)小于小米淀粉凝胶(0.43).

关键词: 粳性糜子 小米 淀粉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马铃薯花色苷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彩色马铃薯中含有的功能成分花色苷,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血糖、血压等生理功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笔者对彩色马铃薯花色苷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开发应用及发展前景加以概述,为彩色马铃薯资源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花色苷 理化性质 生理功能 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试验基地的10个茶树品种的内在化学成分、加工品质、生物学特性等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3个茶多酚含量>38%的特异茶树种质,分别为1-1、3-1和5-1;这3个高茶多酚品种内含物质丰富,均适制高档红茶;此外,其鲜叶产量较高,春茶萌发早,抗旱、抗寒、抗茶饼病能力较强。

关键词: 茶多酚 茶树品种 理化性质 生物特性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