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甜玉米(模糊匹配)
8条记录
生态因子对甜玉米穗部性状表达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表达的差异,明确纬度、海拔、光照、温度和降水因子对穗部不同性状表达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方法】基于DUS测试技术,在云南省4个玉米生态区,研究2个甜玉米品种的26个穗部性状的表达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质量性状“果穗:籽粒颜色数量”的表达稳定;假质量性状“果穗:籽粒顶端主要颜色”“果穗:籽粒背面主要颜色”“果穗:籽粒形状”的差异不大,较适用于品种特异性判定;数量性状“雄穗:小穗密度”“雄穗:侧枝与主轴夹角”“雄穗:一级侧枝数目”“雄穗:侧枝长度”不适合用来判定品种真实性;保山点的生态因子特征较有利于参试甜玉米幼穗分化;出苗—抽雄期,生态因子对果穗和籽粒性状影响显著;出苗—抽丝期,生态因子对雄穗和果穗性状的影响显著。回归模型表明,8个性状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较高,能有效地对性状的表达状态进行模拟预测。【结论】不同生态区玉米穗部性状表达情况存在差异,不同性状在不同生态区表达的稳定性不同,因此在进行玉米品种真实性的田间鉴定时,应重点关注表达稳定的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而大部分数量性状不适用于品种田间鉴定。在进行品种真实性鉴定时,应充分考虑品种的生态适应性,运用回归模型,快速、准确判断出性状的表达状态。

关键词: 甜玉米 生态因子 性状表达 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株距和叶片温度对干热河谷甜玉米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甜玉米(正甜68)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干热河谷甜玉米种植株距、叶片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其光合特征的影响.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控温,测定分析了大田条件下甜玉米灌浆期不同株距(20、30、40 cm)和不同叶片温度(20、30、40℃)的穗位叶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种植株距、叶片温度、光照强度对甜玉米穗位叶光合特征均有显著影响,株距为40 cm的甜玉米穗位叶Pn、Gs和WUE均最高;随着叶片温度增加,Pn、Gs和Tr均明显增加,WUE明显降低;随着种植株距、叶片温度的增大,LCP、LSP、Pnmax、Trmax均呈现增大趋势,WUEmax呈现降低趋势.株距与叶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种植株距30 cm与叶片温度40℃组合处理的Pn、Gs、Tr均最大,WUE较低,且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最高.可见,种植株距为30 cm时甜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可以较好地适应40℃叶片温度.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甜玉米 种植株距 叶片温度 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糯玉米加工工艺研究的探讨

南方农机 2018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玉米种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甜糯玉米因其色彩鲜艳、营养物质丰富和用途广泛等优点,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调整农作物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适用于加工出口的主要农作物。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加工甜糯玉米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甜糯玉米加工工艺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甜玉米 糯玉米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CSCD

摘要:我国自开展甜玉米(sweet corn)育种研究以来,其育种水平取得了较大提升。但是,近年来甜玉米产业的迅猛发展,使甜玉米育种已跟不上生产需求的步伐。在回顾了国内外甜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及我国甜玉米品种选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探讨了甜玉米类型与选育方法,并指出我国目前面临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无骨干自交系、缺乏杂种优势群和杂优模式、品种多乱杂、品质差和育种力量薄弱等问题,对进一步引进资源、创新种质、科技协作及借鉴并探索新的育种思路等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甜玉米 育种 种质资源 技术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籽粒和玉米须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测定分析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甜玉米籽粒和玉米须中氨基酸的组成。方法: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色谱条件:标准分析柱4.6mm×60mm,反应柱温度57.0℃,反应器温度136℃,测定了甜玉米籽粒和玉米须中水解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籽粒和玉米须中均测定出16种氨基酸成分,其中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有12种。籽粒中的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2.44%,玉米须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24%。结论:甜玉米籽粒和玉米须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关键词: 甜玉米 水解氨基酸 含量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南方农业 2007

摘要:甜玉米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用玉米,近年来对甜玉米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云南省由于优越的气候条件,甜玉米发展较快。但由于甜玉米生长发育对环境要求高,高产栽培和杂交种制种技术复杂,限制了甜玉米的推广应用。本文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甜玉米高产栽培应注意的12个方面和高产制种应注意的6个方面,从而达到高产优质实现甜玉米的价值。

关键词: 甜玉米 高产 栽培 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鲜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7

摘要:试验研究了涂膜处理结合MAP(自发气调包装)的甜玉米鲜苞在室温和低温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探讨了甜玉米鲜苞在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呼吸强度、贮藏环境O2/CO2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各种变化的原因及相互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要比室温贮藏保质期延长10d左右,同时涂膜处理结合小包装气调贮藏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甜玉米鲜苞在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消耗和呼吸高峰的到来,可更大限度延长甜玉米鲜苞的贮藏时间。

关键词: 甜玉米 涂膜 自发气调包装 保鲜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鲜食玉米-云甜玉一号

当代蔬菜 2006

摘要:云甜玉1号(五彩甜玉米)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中心选育的甜型早熟鲜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于2002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并经过云南省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

关键词: 优质鲜食玉米 植物新品种保护 云南省农科院 品种审定 玉米杂交种 甜玉米 早熟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