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BSA的玉米花期相关性状基因定位
《玉米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自交系R146与其早花期自然突变体ER146构建901个单株的F2群体,利用集群分离分析(BSA)中的欧氏距离(ED)算法与ΔSNP-index/ΔInDel-index算法,获得控制吐丝期性状基因的候选区间和位点,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表明,通过ED值算法获得全基因组内最大的3号染色体上的ED关联区间,基于上述ED关联区间进一步通过ΔSNP-index/ΔInDel-index算法在此区间内检测出1个0.268 Mb的主效区间和19个微效位点。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发现,主效区间内的1个基因和微效位点中的5个基因与玉米花期相关,此外还在主效区间发现了2个潜在的新基因。


中华猕猴桃雄株花器的性状特征
《贵州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中华猕猴桃雄株花器性状特征,为中华猕猴桃优势雄株资源筛选、保存及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保存的XZ-1、XZ-25及XZ-44等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倍性,通过观察雄株花器表型性状(花序类型、花瓣形状及花冠类型等9个)和测量数量性状(花朵花冠直径、花梗长度及花瓣数量等8个),结合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雄株花器性状特征.[结果]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均为四倍体.花器描述型性状较一致,雄株花序均为聚伞花序,花瓣椭圆形,6~7瓣,基部大部分重叠;花萼绿色,5~6个;花瓣内侧主色有黄、黄白、白及橙色;花丝白色(XZ-37淡绿色除外);花药长椭圆形,黄色.花朵花梗长度、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和离体萌发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32.65%、26.32%、34.14%和70.00%.对其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和离体萌发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分为4类:第Ⅰ类花粉量和花粉生活力高,但花粉离体萌发率低,包括XZ-25、XZ-1、XZ-20和XZ-16等共13个雄株;第Ⅱ类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和花粉离体萌发率均较低,包括XZ-4、XZ-3和XZ-10等共4个雄株;第Ⅲ类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和离体萌发率均较高,包括XZ-44、XZ-35和XZ-19等共8个雄株;第Ⅳ类花粉生活力和花粉离体萌发率高,但是花粉量低,包括XZ-37和XZ-42共2个雄株.[结论]27份中华猕猴桃雄株花器性状变异丰富,其中8个雄株(XZ-44、XZ-35、XZ-19、XZ-34、XZ-29、XZ-13、XZ-9和XZ-8)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及离体萌发率均较高,可作为与其花期相遇的中华猕猴桃品种授粉候选资源.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花期 花器性状 表型性状 数量性状 花粉量 生活力 离体萌发率


甘蓝型油菜的花期与生育期QTL定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甘蓝型油菜花期和生育期QTL进行定位,为精细定位和克隆早花基因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早熟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极早熟甘蓝型油菜G28、甘蓝型油菜H008及以二者为亲本构建的175个F1DH株系为材料,利用甘蓝型油菜60K SNP芯片分型技术绘制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并采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2016─2017年度丽江和临沧2个生长环境下甘蓝型油菜的花期(FT)和生育期(MT)田间调查数据进行QTL扫描分析。【结果】F1DH株系花期与生育期具有较明显的超亲现象,表明双亲材料控制花期和生育期的位点不同。F1DH株系在丽江生长环境下花期与生育期相关系数为0.63,在临沧生长环境下二者相关系数为0.79,即花期与生育期呈较高的正相关。利用SNP芯片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共包含19条连锁群,7601个SNPs位点,总长3838.2 c M。在丽江和临沧2个生长环境下共检测到6个花期QTL和5个生育期QTL,分布于A02、A07、C02、C03、C06、C07和C09连锁群上,可分别解释2.96%~17.40%和4.98%~11.82%的遗传变异。花期QTL qFTA02-1和qFTC03-2在2生长个环境下均可检测到,加性效应值相反,其中qFTA02-1具有最高的LOD值(20.43)、贡献率(17.40%)和加性效应值(3.27 d),且与生育期QTL qMTA02-1置信区间重叠,是最主要的花期主效QTL;qFTC03-2为次要的花期主效QTL。在qFTA02-1置信区间内发现2个拟南芥花期调控关键基因FLC和FY的油菜同源基因拷贝BnaA02g00370D和BnaA02g01670D。【结论】花期主效QTL qFTA02-1和qFTC03-2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早熟油菜品种。BnaA02g00370D和BnaA02g01670D可能为qFTA02-1置信区间内控制甘蓝型油菜花期性状的目标基因。


石榴花蜂蜜中黄酮含量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3
摘要:[目的]分析石榴花蜂蜜中黄酮含量。[方法]以丙酮为萃取剂,以芦丁为标准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011年和2012年采集的24个云南蒙自石榴花蜂蜜样品的总黄酮含量。[结果]2011年石榴花蜂蜜黄酮平均含量(2.36±1.36)mg/100g,显著高于2012年平均含量(1.71±0.53)mg/100g。各年不同生产批次蜂蜜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石榴不同花期生产的蜂蜜中黄酮含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规律,盛花期蜂蜜黄酮含量最高,末花期次之,初花期最低。[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特色蜂蜜——石榴花蜂蜜的开发利用、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云南德宏柠檬花期蓟马种类调查及药剂防治
《植物保护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蓟马在柠檬开花初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均可对柠檬花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进行了德宏柠檬花期蓟马为害观察、标本采集、种类鉴定,以及大田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为害柠檬花的蓟马有9种,分别为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杜鹃蓟马(T.andrewsi)、色蓟马(T.coloratus)、棕榈蓟马(T.palmi)、黄蓟马(T.flavus)、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花蓟马(F.intonsa)、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和蓟马属一种(Thrips sp.),其中以黄胸蓟马为柠檬花期蓟马的优势种。供试的7种药剂中,以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500倍液、24%灭多威水剂2 000倍液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其施药后3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3.07%、90.90%和81.57%,校正防效分别为95.36%、93.91%和87.64%;施药后5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90%、95.32%和92.75%,校正防效分别为98.75%、97.21%和95.68%。药剂筛选试验为柠檬花期蓟马的大田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侧枝法延迟野生甘蔗抽穗、开花的效果
《甘蔗 》 1997
摘要:82个云南野生甘蔗和17个含云南野生甘蔗血缘的F1材料通过测枝处理,82.2%的云南割手密和82.4%的F1的花期被有效地延迟,最长延迟65天,野生原种比野生F1效果好,斑茅与河八王属不产生侧枝。侧枝花穗的花粉数量、花粉发育率与主枝的花粉数量、花粉发育率无明显差异。侧枝法在解决野生甘蔗与栽培品种花期不难遇题具有重要意义。


侧枝法延迟野生甘蔗抽穗、开花的效果
《甘蔗糖业 》 1997
摘要:82个云南野生甘蔗和17个含云南野生甘蔗血缘的民材料通过侧枝处理,82.2%的云南割手密和82.4%的F1的花期被有效地延迟,最长延迟65天,野生原种比野生F1效果好,斑茅与河八王属不产生侧枝。侧枝花穗的花粉数量、花粉发育率与主枝的花粉数量、花粉发育率无明显差异。因此侧技法在解决野生甘蔗与栽培品种花期不遇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