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营养类型大型真菌菌种保存培养基的筛选
《食药用菌 》 2024
摘要:不同营养类型的大型真菌在菌种培养和保存上对培养基质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营养类型真菌,对培养基质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异.筛选适宜而通用的培养基,可为野生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保存带来便捷.本研究选取9个腐生型、8个共生型和3个兼性寄生型大型真菌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它们在改良YPD(1号)、MMN(2号)、Pachlewski(3号)、YPD-玉米粉水提液(4号)、改良PDA(5号)和YPD-平菇水提液(6号)等6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大部分测试菌株在2号和3号培养基上长势弱,而在4号培养基上长速慢.在1号和6号培养基上,65%的菌株长速最快,90%的菌株生长浓密.因此推荐1号和6号培养基作为不同营养类型真菌菌种保存的通用培养基.


辣木基质对云南羊肚菌栽培特性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 2021
摘要:辣木为多年生乔木,茎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充分利用云南当地辣木资源,培育优质羊肚菌,以云南梯棱羊肚菌(YD1)和六妹羊肚菌(YD4)菌株为材料,在培养基质中添加60%的辣木茎秆,比较羊肚菌菌核、菌丝生长状态,并于大棚栽培测定产量。辣木茎杆作为基质培养梯棱羊肚菌和六妹羊肚菌,均能使菌核发生更早(2 d)、成熟的更快(3 d~4 d),并能加速菌丝生长;统计产量后发现,辣木茎秆可提高梯棱羊肚菌的产量,达1 089.6 kg·hm-2,带来更高经济效益;而添加辣木茎秆基质栽培六妹羊肚菌,其蛋白质含量提高0.27%、粗脂肪含量提高1.71%,可以增加其营养品质。结果为安全、高效、高品质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基质配方提供了更多选择。


紫红蘑菇菌丝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pH值和不同培养基对紫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对紫红蘑菇的菌丝生长最有利,其次为蔗糖。氮源中牛肉膏最好,其次为蛋白胨;经温度梯度试验得出紫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为5~35℃,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紫红蘑菇最适宜的pH值为9.8,较其它食用菌差异很大。其最适宜的培养基为小麦培养基。


炭色离褶伞菌丝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英文)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炭色离褶伞是滇西北一种珍稀的大型食用菌资源。本文初步探讨炭色离褶伞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碳源、氮源以及不同碳氮比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炭色离褶伞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酵母浸膏,最适碳氮比是20∶1~25∶1。


平菇14号菌丝生长营养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酸碱度和培养温度对平菇14号菌丝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蔗糖是平菇14号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蛋白胨是最佳氮源,菌丝在5~30℃温度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最适PH值为6.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