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配方基质对枳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枳砧木繁育的基质,采用红壤土、椰糠、泥炭、有机肥以不同比例配比组成23种基质用于枳容器苗培养,比较了不同基质上植株的株高、茎粗、根总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根尖数、地上部分鲜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差异.结果表明,S15(红壤土∶椰糠∶泥炭∶有机肥=7∶2∶0∶1,体积比,下同)基质能提高枳苗木的茎粗、株高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分别比CK(红壤土)高出67.40%、86.79%和82.05%;S7(椰糠∶有机肥=7∶3)基质提高了植株根总长,比CK高出51.30%;S11(椰糠∶泥炭=7∶3)基质提高了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分别比CK高出105.48%和207.14%;S14(椰糠∶泥炭=5∶5)基质提高了枳苗木地下部分干质量,比CK高出了 74.35%.结合考虑成本,筛选S15(红壤土∶椰糠∶泥炭∶有机肥=7∶2∶0∶1)基质为枳容器苗繁育的最适基质.


盆栽柠檬微生物菌剂-化肥互作效应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等量化肥条件下配施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柠檬苗树体生长、土壤矿质、酶活性的影响,为柠檬的绿色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以"云柠1号"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瑞丽进行了1年的盆栽试验.设置丛枝菌根-化肥、拜赖青霉-化肥、枯草芽孢杆菌-化肥、酵母菌-化肥处理,每种微生物菌剂均设置4个浓度梯度,以单施化肥(柠檬专用复合肥)作为对照.在12次施肥结束后,测量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取土样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与单施化肥的处理相比较,微生物菌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调节土壤酶活性,进而提高并较好地保持柠檬植株生长.综合效果来看,拜赖青霉-化肥的效果最佳,各浓度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含量以及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其中,拜赖青霉菌剂41.7 mL/株+化肥20 g/株还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拜赖青霉菌剂62.5 mL/株+化肥20 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土壤有效铜和交换性镁含量,拜赖青霉菌剂83.3 mL/株+化肥20 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拜赖青霉菌剂125.0 mL/株+化肥20 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铜和交换性镁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微生物菌配施化肥来提高柠檬植株生长和改善土壤养分提供理论依据.


观赏用微型兰花组织培养最佳配方的优化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Cymbidium hybridium'Dafeng'×C.serratum var.goeringii'Taijishengmei')F1代试管苗为试材,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有机物质,筛选最适生长的培养基;并在此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色素,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及观赏效果,以期为兰花微型培养的观赏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1/2 MS+IBA 0.5 mg·L-1+6-BA 2 mg·L-1+碳粉0.5 g·L-1的培养基中,添加75 mL·L-1椰汁有利于兰花试管苗叶长、叶宽、株高以及鲜质量的增加,对植株生长效果最好;在1/2 MS+IBA 0.5 mg·L-1+6-BA 2 mg·L-1+碳粉0.5 g·L-1+椰汁75 mL·L-1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食用色素红曲红、叶绿素铜钠盐、栀子蓝,经121℃高温灭菌后培养基的颜色均会发生变化.叶绿素铜钠盐浓度为533.3 mg·L-1的彩色培养基植株生长良好,培养基整体观赏效果最佳.


耀堂仙桃蛋黄果在云南孟连引种试种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了解蛋黄果优良品种耀堂仙桃在云南孟连的生产状况及适应性,对 2020 年引种于云南孟连县勐马镇的耀堂仙桃蛋黄果生长表现进行现场调查,测定蛋黄果生长指标、果实品质性状,并与同地块种植的本地圆果型蛋黄果同龄植株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耀堂仙桃蛋黄果在孟连适应性强,树体生长快,平均株高达 199.3 cm、冠幅 2.5 m×2.5 m、主干高度 30.1 cm、干周 23.4 cm、结果枝长度 32.3 cm、结果枝条粗度 3.1 cm;投产早,2.5 年生苗定植第三年就可大量挂果,平均单株产量达 12.8 kg,是本地圆果型蛋黄果产量的 3 倍;果实品质佳,可食率、蛋白质、抗坏血酸、总糖含量均高于本地圆果型蛋黄果,外观鲜亮,商品性好;一年可多次成花结果,主要以 3-4 月成花的小果为主,此时期成花的果在 11 月上旬至翌年 1 月上旬上市,刚好能够弥补冬季水果销售空挡期,价格可达 14~25 元/kg;抗寒、抗旱,耐贫瘠,粗放管理仍可正常挂果.调查分析认为,蛋黄果优良品种耀堂仙桃完全适宜在云南孟连推广种植.


不同核桃壳配比的栽培基质对香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 》 2024
摘要:利用云南省核桃产业副产物核桃壳,以10%、20%、30%、40%配比替代主料木屑探索香菇栽培的优良配比,提升核桃产业价值,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养菌期间菌丝生长情况、出菇期子实体农艺性状调查和成分检测,与常规栽培料进行对照,核桃壳替代主料栽培香菇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明显,甚至核桃壳占比30%的EG菌丝生长速度较CK快;不同核桃壳添加比例对于香菇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明显;4个EG香菇营养成分接近或高于CK,如粗多糖、总氨基酸和粗纤维高于CK;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含量4个EG均高于CK,EG D蛋氨酸含量高于CK,EG B、EG C和EG D苯丙氨酸含量高于CK;4个EG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都高于CK.核桃壳作为主料替代木屑栽培香菇,对香菇生长及农艺性状无不良影响,且风味和品质有所提升.核桃壳作为香菇栽培替代料切实可行,具有进一步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香菇栽培 核桃壳 替代料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品质分析


云南沃柑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 2024
摘要:探明云南沃柑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为云南沃柑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干热区———潞江镇(LJ)和湿热区———瑞丽市(RL)的沃柑为材料,从10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对果实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J果园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呈显著上升趋势,12月中旬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果实皮厚在2月中旬呈显著下降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上升趋势,在2月中旬分别为12.9%、18.87,2月中旬后变化趋势变缓;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4月中旬为0.56%。RL果园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变缓;色差指数L*和b*值在12月中旬达到峰值,此时a*和CI值从负值变为正值,果皮褪绿转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呈显著上升趋势,在2月中旬分别为14.17%、28.53,以后趋于平缓;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4月中旬为0.46%。云南沃柑在12月中旬果实膨大结束,果实进入转色期;2月中旬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达到了适宜采收值,4月中旬,果实的可滴定酸在0.46%~0.56%,果实还可以继续留树。


不同微生物菌剂-化肥配施对柠檬苗生长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不同微生物菌剂-化肥配施对柠檬苗的生长和土壤改良效果,为柠檬苗的科学施肥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云柠1号”柠檬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化肥配施对柠檬苗植株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获得微生物菌剂-化肥配施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在丛枝菌根、拜赖青霉、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株4种菌剂配施化肥的处理中,从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营养状况综合来看,效果最佳的是83.30 mL/株拜赖青霉+柠檬专用肥20 g/株的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中微量元素和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单施化肥(CK)分别提高了142.88%、305.63%、72.22%、32.66%、43.23%;且土壤pH值保持在适合柠檬生长范围,植株表现为主干增粗、冠幅均匀、营养枝和结果枝比例协调;叶面积和叶片鲜重增加显著,分别较CK提高了211.11%、20.68%。结合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营养状况整体来看,4种微生物菌剂-化肥配施表现为:拜赖青霉>丛枝菌根>复合菌株>枯草芽孢杆菌>CK;与CK相比,4种微生物菌剂-化肥配施均可促进柠檬苗的生长,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矿质元素含量,其中,拜赖青霉-化肥配施效果最佳。


白花金钮扣水提液对4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草地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云南新发入侵植物白花金钮扣(Acmella radicans(Jacquin) R.K. Jansen)化感潜力,本研究采用该物种地上以及地下部水提液测定对4种主要伴生物种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 Scop.)、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金钮扣地上/地下部水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胜红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茎长和生物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低浓度0.012 5~0.025 g·mL-1时对马唐和虎尾草出现“低促高抑”现象。白花金钮扣地上部水提液对4种伴生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率明显大于地下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率逐渐提高,抑制率总体上依次为根长>茎长>生物量>发芽率。从化感响应指数和综合化感指数对比看,白花金钮扣对胜红蓟抑制率最大,其次为马唐和三叶鬼针草,最差为虎尾草。本研究首次表明白花金钮扣具有的化感潜力可能有助于其入侵和扩展。


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氮磷配施,揭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对氮磷配施的响应,为优化云南松苗期养分管理及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盆栽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不施肥)、磷肥0.8 g·株-1(Pi)、磷肥1.6 g·株-1(P2)、氮肥0.4 g·株-1(Ni)、氮肥0.8 g·株-1(N2)、氮肥0.4g·株-1和磷肥0.8 g·株-1(NiPi)、氮肥0.4 g·株-1和磷肥1.6 g·株-1(N1P2)、氮肥0.8 g·株-1和磷肥0.8 g·株-1(N2Pi)、氮肥0.8 g·株-1和磷肥1.6 g·株-1(N2P2)等9个不同施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各施肥处理的总生物量、苗木质量均大于对照组,N1P1处理下苗木总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最大.各器官的养分积累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各施肥处理的器官及单株氮、磷、钾储量与对照组之间总体上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N]P1处理下苗木根、茎、单株的氮、钾储量最大,根、茎、叶、单株的磷储量最大,N2P1处理下叶的氮、钾储量最大.氮、磷、钾养分分配格局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结论]施肥促进了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积累,提高了苗木质量,促进了苗木各器官的养分积累,并增大了根、茎的养分分配,减小了对叶的养分分配.氮磷配施的效果优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的效果优于单施磷肥,NiP1处理为最优配施组合.


云南松苗木氮磷施肥效应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氮、磷肥不同配比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2因素3水平的3×3回归试验设计,分析氮磷配施后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N、P配施对云南松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的效果好于单施N、P。施肥各处理的苗高、地径、根、茎、叶、单株生物量均高于处理1(CK),其中处理5N1P1(N:0.4 g/株,P:0.8g/株)显著促进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建立回归模型得出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随N、P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N、P肥效而言,整体为:+NP>+N>+P。氮磷配施显著促进2年生云南松苗木生长,苗木生长最佳施肥理论认为2年生云南松苗木适宜N:0.47~0.59 g/株,P:0.37~0.84 g/株,适宜的氮磷配比范围为1∶0.63~1∶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