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Konjac(模糊匹配)
65条记录
云南冷凉地区小麦盖魔芋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 2025

摘要:为在云南冷凉地区有限土地上实现粮食—饲料—经济协同发展,利用小麦耐寒抗旱及小麦与魔芋、玉米、辣椒、马铃薯生长季不同的特点,通过在魔芋上面浅播小麦,精细玉米、辣椒、马铃薯墒宽,形成魔芋上面种小麦,轮间作玉米、辣椒、马铃薯的粮经协同栽培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实现粮食供应,同时增加农户收入。

关键词: 小麦 魔芋 玉米 轮间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胶体与植物蛋白复配对午餐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24

摘要:为改善传统午餐肉易软烂,质构松散的特性,以传统配方午餐肉为对照,选用魔芋胶、大豆分离蛋白及海藻酸钠为辅料进行复配优化,探究植物胶体与植物蛋白对午餐肉质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组的最佳配比为:魔芋胶添加量0.200%,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2.687%,海藻酸钠添加量0.173%。优化组煮制前后的硬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优化组午餐肉煮制前后的组织形态和总体接受度评分均更高。研究表明植物胶体和植物蛋白的添加明显提高了午餐肉煮制前后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

关键词: 午餐肉 质构 魔芋胶 大豆蛋白 海藻酸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魔芋软腐病原真菌分离鉴定

广西植物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魔芋软腐病是魔芋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也是限制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已有报道魔芋软腐病主要由细菌引起,鲜有真菌引起魔芋球茎软腐发病的报道.为明确云南曲靖市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的病原种类和侵染特征,该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云南曲靖市的花魔芋病样进行了真菌的分离,通过形态学结合基于ITS与LSU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真菌进行鉴定,并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鉴定出的病原真菌同魔芋软腐病原细菌进行了双回接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鉴定了轮纹镰刀菌(Fusarium concentric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F.ambrosium 3 种镰刀菌,1 种毛霉属真菌(Mucor sp.),1 种根霉属真菌(Rhizopus sp.),1 种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和1 种粉红螺旋聚孢霉属真菌(Clonostachys sp.).(2)统计分析发现,轮纹镰刀菌的相对丰度最高,为 45.45%.(3)柯赫氏法则检测发现轮纹镰刀菌具有致病性.(4)轮纹镰刀菌和病原细菌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双接种魔芋球茎发现软腐病发病更快,病变组织重量显著高于单接种轮纹镰刀菌或果胶杆菌处理.综上表明,魔芋软腐病可能是由真菌和细菌复合侵染引发.该研究结果为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花魔芋 软腐病 病原真菌 系统发育分析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植株腐烂球茎中的菌群组成及特征

微生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软腐病是侵染魔芋的主要病害,其危害性严重,广泛传播会导致花魔芋绝产,尚无有效防控措施。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及暴发性传播与病原菌及其菌群有较大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明确云南2个主产区的软腐病害花魔芋球茎及其根际土壤中的主要致病菌和优势微生物种类,分析其菌群结构特征,从而为花魔芋软腐病害的防控提供支撑。【方法】研究采集云南富源和永平2个产区的花魔芋软腐病样品,应用Illumina Nova Seq 6000测序平台进行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同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多级纯化培养技术以及电镜超微形态解析,分别对病害腐烂球茎中的致病菌及优势菌类进行分离鉴定和观察验证。【结果】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植株球茎及土壤中的微生物都非常丰富,共检出107门2 502属15 721种微生物。这2个产区的花魔芋软腐病害主要致病菌均为胡萝卜软腐坚固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此病原菌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优势生长是2个产区软腐病害植株腐烂球茎中菌群的主要特征。此外,同产区的病害组织与土壤样品之间的菌群组成差异较大,但这2类样品中的优势菌群组成的区域性差异较小。【结论】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球茎组织中菌群与该区土壤菌群的相关性较低,土壤菌群区域性差异比相应的病害组织菌群区域性差异要大。因此,主要病原菌和共生菌的优势生长突破了产地差异影响,成为了病害组织菌群的主要特征,使得2个主产区软腐病害花魔芋球茎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相似性。

关键词: 花魔芋 宏基因组 软腐病 病原菌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种植老区种植技术探讨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

摘要:从黑克村土壤、村情出发,研究老厂镇本地花魔芋种植技术,主要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挖储藏等方面对轮休10年以上的土地进行再种魔芋的探索,以促进我镇魔芋产业健康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措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 魔芋 种植老区 种植技术 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魔芋在我国种植量巨大,资源丰富,它含有大量葡甘聚糖,营养物质多元,可食用、入药、生产日用,综合利用价值高,是一种新型保健材料.魔芋生产用量大,选择经济又适用的贮藏方式可降低贮藏过程中的魔芋腐烂坏种率,减少经济损失.魔芋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处理后,被大量用于食品、化工、生物医药、印染等各行业,既增加了魔芋附加值,又带动了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综述魔芋贮藏技术和魔芋粉、魔芋精粉、葡甘聚糖、低聚糖等魔芋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现状,主要对不同规模魔芋种植量适合的贮藏技术及魔芋在不同加工阶段所采用的生产加工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魔芋贮藏加工研究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魔芋 贮藏 加工 葡甘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芽类魔芋新品种‘兴迈4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兴迈4号'是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的珠芽类魔芋混合群体材料中通过系统育种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球茎表面黄褐色,肉质浅黄色.叶柄光滑,底色为绿色或深绿色,具条纹和不规则斑块.生育期157~185 d,平均商品芋产量55.8 t·hm-2,葡甘聚糖含量(以干基计)65.9%,粘度高于15 000 mPa·s.田间软腐病发病率为0.78%.适宜在云南较低海拔区域高温高湿环境下种植.

关键词: 魔芋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芽类魔芋新品种'兴迈4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兴迈4号’是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的珠芽类魔芋混合群体材料中通过系统育种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球茎表面黄褐色,肉质浅黄色。叶柄光滑,底色为绿色或深绿色,具条纹和不规则斑块。生育期157~185 d,平均商品芋产量55.8 t·hm-2,葡甘聚糖含量(以干基计)65.9%,粘度高于15 000 mPa·s。田间软腐病发病率为0.78%。适宜在云南较低海拔区域高温高湿环境下种植。

关键词: 魔芋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杂交育种技术

种业导刊 2022

摘要:针对魔芋不同种间花期不一致、杂交困难等问题,经长期实践,集成魔芋花期调控、人工授粉、种子贮藏、播种、品种选育等技术,以有效提高魔芋杂交育种率,为魔芋杂交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魔芋 杂交育种 花期调控 人工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叶面肥对魔芋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21

摘要:研究分析叶面喷施不同量"量宇植物之母"对魔芋长势、叶片光合效率及其球茎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魔芋绿色健康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T1(CK,常规农药,苯醚甲环唑10 g+代森锰锌15 g+清水,总体积15 L);处理T2、处理T3、处理T4分别为10 mL、20 mL、30 m L"量宇植物之母"+常规农药(苯醚甲环唑10 g+代森锰锌15 g)+清水,总体积15 L。结果表明,施用"量宇植物之母"的魔芋株高、开展度、叶柄高度、叶柄周长都高于处理T1(CK)。施用"量宇植物之母"的魔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高于处理T1(CK);处理T2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最大,大芋平均重量(0.149 kg)、子芋平均重量(13.0 g)和单株产量(0.206 kg)均最高,生长系数为8.24,折合单产为21330 kg·hm-2,比对照增产10.09%。处理T2、处理T3、处理T4的烂芋和死株占比都低于处理T1(CK)。处理T3粘度最大,为5083 mPa·s;处理T4葡甘露聚糖含量最大,为18.91%;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大,为7.70%;4个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在2.08%~2.11%。施用"量宇植物之母"能够增加魔芋株高、开展度、叶柄高度、叶柄周长,增加了魔芋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强了魔芋植株的抗病性,提高了魔芋的产量。施用较高浓度"量宇植物之母"能够提高魔芋球茎葡甘露聚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

关键词: 花魔芋 叶面喷施 长势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