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干热区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草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云南省干热河谷区,以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方差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品种(系)的一级分枝数和水分有明显差异。所有参试材料在2018年和2020年每年可刈割8次,2019年为9次。6号苜蓿品种‘南苜701-特克拉’的年均干草产量最高,达到29 589.96 kg·hm-2,显著高于5号‘四季旺’和8号‘德钦’(P <0.05)。在2018年,8个苜蓿品种(系)产量在4个季度中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第3季度>第2季度>第4季度>第1季度。所有供试材料的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全钙、无氮浸出物差异均不显著(P> 0.05)。8号品种‘德钦’的粗蛋白含量(21.43%)、粗灰分(10.16%)和全磷含量(0.25%)均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18.36%)。经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热引41号紫花苜蓿’‘德钦’‘多叶’和‘WL525HQ’”的综合表现较好,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产量性状 灰色关联度 营养价值 综合评价 干热河谷
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干热区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评价
《中国草地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苜蓿优良品种,在干热河谷区元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7年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参试的8个紫花苜蓿,在本区均能安全越冬,正常生长,生育期205~215 d.(2)株高最高的品种为WL525HQ,达到70.20 cm,与维多利亚、德钦、赛迪7号和WL712HQ品种有显著差异(P<0.05).一级分枝数最高的品种为WL656品种,为27.20枝,WL712HQ和G8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茎叶比最高的品种为WL712HQ品种,为1.10,与德钦和赛迪7号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年均干草产量最高的是赛迪7号紫花苜蓿,显著高于德钦品种(P<0.05),2018年、2019年、2020年和三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4217.40 kg/hm2、32527.55 kg/hm2、22024.93 kg/hm2和29589.96 kg/hm2,所有参试材料在2018年和2020年每年可刈割8次,2019年为9次.(3)5号品种粗蛋白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分别为21.43%和0.25%.WL903品种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含量为23.51%.(4)经灰色关联度分析,8 个紫花苜蓿品种排名前 3 的为赛迪 7 号、WL525HQ、维多利亚.综上,赛迪 7 号、'WL-525HQ'、维多利亚表现较好,可在干热河谷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均匀设计结合模糊数学优化紫花苜蓿饺子皮的加工工艺
《食品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饺子营养价值,优化紫花苜蓿饺子皮加工工艺,采用均匀设计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研究紫花苜蓿用量、食盐用量、水用量、醒发时间及和面时间对饺子皮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均匀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数学能客观准确地综合评判紫花苜蓿饺子皮的感官品质,多元多项式回归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关系,紫花苜蓿饺子皮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紫花苜蓿用量2.4 g、食盐用量0.1 g、水用量58 g、醒发时间21 min、和面时间5.5 min,按此工艺可获得感官品质较佳的紫花苜蓿饺子皮。
种植行距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3
摘要:为研究不同种植行距对干热河谷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播种量为45 kg/hm2条件下,比较种植行距在20、30和40 cm时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生产特性与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对三得利紫花苜蓿物候期的影响不大,生育期205~210 d.3个种植行距下紫花苜蓿的生长量、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间均没有差异(P>0.05).种植行距为30 cm时,紫花苜蓿的株高和一级分枝数达到最高,分别为52.90 cm和21.60枝/株;行距为20 cm时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最高,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9600.14、43730.90和33529.22 kg/hm2;行距为20 cm时三得利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全钙的含量也最高,分别为20.17%、1.00%、8.23%、45.23%、0.17%和0.96%.综上,在干热河谷区,当播种量为45 kg/hm2时,三得利紫花苜蓿的适宜种植行距为20~30 cm.
关键词: 种植行距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营养成分含量 干热河谷
11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干热河谷区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定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3
摘要:为筛选适宜干热河谷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16-2019年对11 个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干鲜比、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粗纤维、灰分、水分、粗脂肪、干物质、无氮浸出物、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不同紫花苜蓿在干热河谷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3年平均每茬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为巨能995,达3.31 t/hm2;3年平均干鲜比最高的品种是WL525HQ,为27.58%;威斯顿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5.7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21.06%;维多利亚和WL440HQ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均为24.14%.综合分析得出,WL525HQ、WL440HQ、巨能995等紫花苜蓿表现优异,适宜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热河谷区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综合评价
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品比试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1
摘要:为筛选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2013—201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赛迪5号、赛迪7号、6010紫花苜蓿、WL525HQ、维多利亚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10紫花苜蓿综合性状优良,一是其稳产性、丰产性表现较好,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71%、5.90%;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最高,每100平方米的产量分别为1 068.90 kg和269.13 kg,较赛迪5号、赛迪7号、维多利亚、WL525HQ分别增加了1.70%、5.13%、7.05%、3.58%和2.22%、4.54%、8.83%、2.04%。二是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营养品质好,6010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20.30%,极显著高于赛迪7号和WL525HQ(P<0.01),显著高于赛迪5号(P<0.05);干物质、无氮浸出物分别为95.72%、50.68%,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1);水分、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4.29%、25.41%,均极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灰分含量8.62%,极显著高于赛迪5号和WL525HQ(P<0.01);粗脂肪含量2.12%,显著高于WL525HQ和维多利亚(P<0.0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6010紫花苜蓿隶属函数值最高,能够较好地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在该区推广种植。
韭菜等4种植物水提液和碎屑对三七生长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韭菜、蕨、金荞麦和苜蓿对三七苗生长的影响,从而明确其是否能用于三七根腐病防治试验。分别用韭菜、蕨、金荞麦和苜蓿的水提液及其碎屑处理2年生盆栽三七,连续3个月对三七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四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蕨水提液对三七茎干的增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株高和叶片生长无抑制作用;韭菜碎屑在施用初期对三七茎干的增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用2个月后这种抑制作用会逐渐减弱。金荞麦和苜蓿处理不会对三七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韭菜、金荞麦和苜蓿可用于三七根腐病生物防治筛选试验。
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2008-2009年在云南和北京进行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浓缩净化后,用气相色谱仪带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8%~100.7%和90.4%~96.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5.2%和3.0%~3.7%,符合残留分析要求。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快,其消解半衰期在苜蓿和土壤中分别为4.2~6.0和8.4~11.2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最高推荐施药剂量27 g a.i./hm2及最高推荐施药剂量的1.5倍40.5 g a.i./hm2施药1~2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分别为7、14和21 d,收获的苜蓿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均低于5 mg/kg。高效氯氰菊酯属于易降解农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推荐剂量施药1~2次,采收间隔期7 d,在苜蓿上使用是安全的。
不同密度五种植物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
《生态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和多年生植物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黑麦草(Lolium perenne)、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杂三叶(Alsike clover.)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温室条件下采用密度添加系列设计,研究了5种植物在不同密度下对薇甘菊幼苗的竞争效应,为薇甘菊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5种受试植物及其不同种植密度对薇甘菊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具有极显著影响(P<0.001),但两者互作除对薇甘菊幼苗的株高显著影响外,对其幼苗的生物量和分枝数均无显著影响。(2)同等密度条件下,供试5种植物中的黑麦草和黄花蒿对薇甘菊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的抑制作用最强,高羊茅次之,杂三叶和紫花苜蓿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弱。(3)5种植物与薇甘菊混种组合中薇甘菊的相对产量(RY)均显著小于1,说明供试5种植物对薇甘菊的种间竞争作用强于其种内竞争;不同密度的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与薇甘菊混种,3种竞争植物的竞争平衡指数(CB)均显著大于0;而杂三叶和紫花苜蓿仅在其与薇甘菊的混种密度分别大于200和300株/m2时,其竞争平衡指数(CB)大于0,而低密度时均小于0;说明供试5种植物中,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的竞争能力强于薇甘菊幼苗,而杂三叶和紫花苜蓿在低密度条件下的竞争能力较薇甘菊幼苗弱。可见黑麦草、黄花蒿和高羊茅有望被作为替代竞争植物用来对薇甘菊进替代控制。
关键词: 薇甘菊 高羊茅 黑麦草 黄花蒿 杂三叶 紫花苜蓿 替代控制
刈割对干热河谷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通过对干热河谷地区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孕蕾初期进行刈割1茬和不刈割处理后,从其种子成熟时间、产量方面,研究刈割对该区引种的紫花苜蓿品种种子生产的影响,以提高其种子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地区,在紫花苜蓿孕蕾初期刈割1茬后,种子产量平均提高14.933 g/m2,并促使种子主要集中在播种次年的5月份成熟采收;10个参试紫花苜蓿品种中,猎人河(74-55)的种子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达36.401 g/m2,其次是萨兰纳斯(75-43)和德宝,其种子平均产量分别为31.727 g/m2和30.060 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