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成云(精确检索)
95条记录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交配型——Ⅰ.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1

摘要:用采自云南省33个县的703个稻瘟病菌株与不同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交配结果表明,云南省稻瘟病菌中广泛存在着A、a两种交配型菌株.不同稻作区的有性世代形成率差异明显.一季晚籼稻区有性世代形成率高达94.4%,以下依次为水陆稻作区(49.2%)、籼粳交错区(24.0%)、单双季水稻区(21.7%)、高原粳稻区(20.2%)、高寒粳稻区(10%),即从南到北,有性世代形成率渐次下降,说明有性世代形成率随地理环境、气侯条件、生态条件及稻作类型的变化而变化.这对稻瘟病菌起源、传播及其遗传变异的研究是极富启发性的.

关键词: 稻瘟病菌;有性世代;交配型;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 Ⅱ.稻瘟病菌两性菌株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1

摘要:在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中,发现了10个从水稻上分离的两性菌株(Hermaphrodicisolate ).它们与龙爪稷上分离的A或a交配型标准菌株交配,在接触部的两侧各产生了一到子囊壳.有的组合A、B两侧的子囊壳形态和大小差别不大,另一些组合则差异很大.但子囊和子囊孢子却都没有明显的形态区别.用其中属A交配型的5个菌株与属a交配型的5个菌株交配,有8个组合形成了子囊壳及成熟的子囊、子囊孢子,3个组合仅产生了子囊壳.用每转管移植一次后都与配对的标准菌株交配的方法,连续经过5次转管移植,证明这些稻瘟病两性菌株有性世代的形成能力是比较稳定的,产生子囊壳的数量不会因转管移植而减少.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两性菌株 有性世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 Ⅰ.稻瘟病两性菌株的初步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91 CSCD

摘要:在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中,发现了10个从水稻上分离的两性菌株。这些菌株分别采自西双版纳州景洪(属一季晚籼稻区)、曲靖地区曲靖(属高原梗稻区)、保山地区滕冲(籼粳交错区)及怒江州六库(籼粳交错区)。它们与A或a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从日本龙爪稷上分离的梨孢属菌与乌干达龙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粳稻栽培品种的稻瘟病垂直抗性分类及鉴别菌系选择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1990

摘要:1983~1989年对云南粳稻品种进行了稻瘟病垂直抗性基因型的鉴定研究。通过对1000余份云南菌株的鉴定和稳定性选拔,初筛了一套适合于粳稻品种的鉴别菌系,用此鉴别菌系接种227个云南粳稻栽培品种进行垂直抗性分类,结果可划分为Ⅰ—Ⅶ群,18个型。属I—1、Ⅱ—1、Ⅲ—1、Ⅳ—1、V—1型的品种分别持+、P_i—a、P_i—i、P_i—k、P_i—km基因,共177个品种,占78%。除Ⅵ—1、Ⅶ—1、Ⅶ—2,Ⅶ—3型外,各群其它类型的品种可能还持有其它的抗性基因。 另外,用日本鉴别菌系接种的结果虽然可划分为A—J群,但日本菌株对许多品种的反应不明确,获得的信息量少,推定不明的品种约占65%。

关键词: 粳稻 稻瘟病菌 垂直抗性基因型 鉴别菌系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分布

西南农业学报 1990

摘要:本文报道了用日本9个单基因鉴别品种和BL1、K59两个参考品种鉴定云南省6个稻作区50多个县采集、分离的1292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生理小种的结果,共分为126个,出现频率最高的为001、007、003小种。并与中国北方稻区和日本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结果作了比较,指出各垂直抗性基因在不同稻作区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单基因鉴别品种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78910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