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玛咖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15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了11个不同海拔高度下玛咖的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从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序可以看出,与鲜根重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依次是膨大根粗、茎粗、叶宽、叶柄长、覆盖面积、叶长、功能叶小叶数、根数、总叶数、膨大根长、主根长、茎长。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从与鲜根重关联密切的前3个性状来看,膨大根粗与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关联密切;茎粗与膨大根粗、总叶数、叶柄长、茎长、叶宽和叶长关联密切;叶宽与覆盖面积、主根长、膨大根粗、叶长和膨大根长关联密切。对于膨大根粗和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是主导因素,对于叶宽,覆盖面积、主根长和膨大根粗是主导因素。
立体栽培模式下三七种植土壤微生物、酶活特征及对农艺性状影响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立体栽培(3层)三年生三七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与大田土壤(对照)在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差异及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栽培各层(下、中、上)土壤微生物浓度显著低于大田;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从下层至上层逐渐升高,除各层中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外,上层及下层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立体栽培下三七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劣于大田栽培,3层中以中层长势最好,上层次之,下层最差。相关分析表明,真菌、放线菌及中性磷酸酶活性与三七农艺性状显著相关;土壤真菌和细菌浓度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放线菌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与土壤p H和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相关;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与日最大温差呈显著负相关。当前研究表明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比例失衡和土壤酶活性剧烈变化是导致立体栽培三七农艺性状劣于大田栽培夫的诱因之一。因此,改善立体栽培结构,从而使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接近大田土壤,为三七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是保障三七健康生长的关键。
云南省景洪市古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景洪市古茶树群落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摸清了该市古茶树群落种类、分布现状和生长情况,主要包括其海拔高度、树龄、树姿、树幅、干径、叶形和花瓣特征等。以12个代表茶区88份古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茶树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8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5.51%~57.74%之间,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最低分枝高>叶面积>树幅>树高>叶长>叶宽>花冠直径>果实大小;古茶树农艺性状13个特征向量中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3.026%,第一主成分至第四主成分的贡献率依次为:34.830%、15.824%、12.902%、9.470%。
氮磷钾配施对大麻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麻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部分实施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工业大麻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显示,养分利用效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以中氮-低磷-中钾处理的养分利用效率较为理想;中氮-低磷-中钾配施使氮素的代谢与同化水平加强,干物质分配更合理,麻皮增厚,麻皮干物比重增加,麻皮产量较高.据此认为,氮磷钾肥料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用量及配比应综合考虑农艺指标和养分利用效率来确定.
高原粳稻抗倒性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高原粳稻抗倒性的主要因素。[方法]该试验以26份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高原粳稻抗倒性及其相关的2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供试材料的抗倒性在在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株高、穗下第4、3、2节间壁厚4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最大,而穗下第3、2、4、1节直径、穗下第4、3节间距离和穗下第1节间壁厚7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较小,其余9个茎秆性状不影响或者通过上述茎秆性状而间接影响抗倒性。株高、穗下第4、3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壁厚和穗下第1、2、3、4节直径共11个农艺性状与抗倒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穗长、穗重、穗下第1、2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直径和穗下第5节直径9个性状与抗倒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在高原粳稻的育种中,应注重这些主要影响因素的改良以提高高原粳稻品种(系)抗倒性。
播期对苦荞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苦荞品种在云南昆明周围夏播的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以3个品种(‘云荞1号’、‘迪苦一号’、‘晋苦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播期(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迟延,3个苦荞品种的生育期均明显缩短,而株高、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随着播期的迟延,没有规律性的减少或增加,而株粒数、千粒重、株粒重及产量都随着播期的推后均有降低的趋势。并且3个品种在产量上分别与早播(6月25日)比,7月5日减产69.4%~74.8%,7月15日减产61.4%~93.3%,7月25日减产88.3%~94.7%。在本试验条件下,云南夏播苦荞的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最佳播期是6月25日,使产量达到最高水平。
不同漂浮育苗基质对灯盏细辛种苗生长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对比法观察记载不同基质对灯盏细辛的生长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并用DPS进行方差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探索灯盏细辛漂浮育苗较好的育苗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对灯盏细辛漂浮苗生长和农艺性状影响差异较大;自制基质作为育苗基质种苗综合素质最好,茎叶生长健康、根系发达、粗壮,出苗率达到83.3%,成苗率提高36.1%,且无根腐病发生;12个数量性状与种苗的成苗率相关度较大的是种苗地下部分。因此可以看出用猪粪、玉米秸秆和珍珠岩按比例制成的基质作为灯盏细辛漂浮育苗基质最佳,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苦荞杂交后代优良株系筛选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源不同的9个苦荞品种的开花日数、株高、一级分枝数等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Tukey的多重比较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性状间有显著差异的6个品种,进行了不完全双列杂交。根据对不完全双列杂交亲本间差异的分析结果,从中筛选出株高、一级分枝数等6个性状有显著遗传性差异的2个品种,测定其分离后代(F2和F3)各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式和遗传相关。在北陸4号和石荞的F4中发现了12个优良单株(早熟、矮秆、高产),并根据苦荞各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讨论了筛选优良株系的选拔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杂交育种法筛选优良株系时,首先利用SSD法繁殖至F4,再利用系统育种法来选拔最为有效。
南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长江蔬菜 》 2015
摘要:对37份南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种质27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幅度为5.50%~69.44%,平均变异系数为26.86%,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667,老瓜纵径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最高,为2.273;瓜面特征最低,为0.785。综合来看,数量性状多样性信息指数要高于质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第2、第3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0.89%、13.64%和10.28%,累积贡献率44.8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37份南瓜种质分为三大类,其中第1类1份材料,第2类也为1份材料,其余为第3类,共35份材料。
云南苦荞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云南苦荞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苦荞资源中的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的63个苦荞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苦荞资源中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其中株粒质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达到33.2%。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苦荞12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9.14%。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3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9.39水平上可聚为3个大类,可区分为生育期较长型、生育期中等、生育期较短型。其中第2类的株高适中、生育期适中、千粒质量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选育优良品种(系)的理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