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抗白粉病和赤霉病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拓宽和丰富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小麦抗性、产量和品质,对国外引进的122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温室苗期和田间成株期抗白粉病、抗赤霉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有4份材料苗期和成株期对白粉病均表现为免疫,3份材料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高抗,11份材料具有明显的成株期抗性;有3份材料对赤霉病表现为高抗,10份材料为中抗,其中有4份材料兼抗白粉病和赤霉病。整体而言,埃及和津巴布韦材料白粉病相对抗性较好,来自墨西哥国际玉米改良中心的大部分材料成株期具有白粉病抗性,这些材料对于改善中国小麦对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云南省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变化趋势
《农药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云南省不同菜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水平及年度变化规律,于2009—2013年间连续5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滇中通海县、滇西弥渡县和滇西南临沧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同时,对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的F1代,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增效剂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自2009年以来,通海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抗性倍数从2009年的2.30倍,逐渐发展到2012年的47.79倍和2013年的43.05倍,达到中等抗性水平;弥渡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除了2010年达12.35倍外,其余均处于低水平抗性;临沧市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在1.01~4.60倍之间,处于低水平抗性。3种增效剂均对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增效作用。
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抗药性室内鉴定及其rpfC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云南省高原粳稻上十种不同致病型的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叶枯灵和新植霉素三种农药的抗药性及其机制,分别用含有不同浓度农药的NA培养基进行白叶枯病菌的室内抗药性筛选,并设计与菌株抗药性密切相关的rpfC基因特异引物,对抗药性不同的菌株进行扩增、测序、基因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噻枯唑对参试的所有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40~180mg/L,而叶枯灵为10~100mg/L,没有发现对新植霉素产生抗性的菌株;病原菌的致病型与对农药的敏感性相关,致病性强的菌株,其抗药性较强。将致病型和抗药性不同的10个菌株的rpfC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号为X97865.1的基因序列比对,序列同源性为92%~98%,而RpfC蛋白序列同源性差异较大(8.3%至99%)。致病性和抗药性最强的Ⅵ型菌株2001-31的RpfC蛋白序列的六个功能域完整,致病性和抗药性最弱的0型菌株DH-L-1的RpfC蛋白序列的信号接收区域REC已经消失。7个致病性和抗药性中等的菌株中,Ⅳ型菌株5较为特殊,其RpfC蛋白序列已经不能形成功能域。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 白叶枯病菌 致病型 抗药性 rpfC基因分析
云南几个苹果新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引进抗腐烂病新品种,调整云南苹果品种结构,需要对新拟引进品种抗性进行鉴定。以目前主栽品种红富士作为对照,通过观察果园自然发病程度和人工接种腐烂病原菌进行抗性鉴定相结合,对苹果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测试的苹果新品种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均存在差异,云南6个苹果新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均比主栽品种红富士强。其中斯维塔、玉华早富对腐烂病的抗性表现较好,其次为新嘎啦、短枝富士、皇家嘎啦和金世纪。通过鉴定,明确这些品种均为云南未来可以推广使用的抗腐烂病的新品种。
4个番茄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田间抗性评价及摘叶法防治技术初探
《热带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对云南热区4个番茄品种进行了细菌性斑点病的田间抗性评价和发病特点调查,同时评价了人工摘除病叶法对该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拉比品种抗病性优于其它3个品种,同一品种植株上各部位发病严重程度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用20%噻菌铜SC 300倍液进行病害防治时,辅以人工摘除下部重病叶的措施可显著提高病害防治效果。
云南小菜蛾对Bt的抗药性及盆栽药效评价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12年,采用浸叶法连续5年测定了云南省2个主要蔬菜种植区通海县和弥渡县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对Bt制剂的抗药性,并进行了盆栽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两地区小菜蛾对Bt制剂均表现为低抗或无抗性,抗药性无明显上升趋势。比较了在光照培养箱和自然条件下3种不同Bt制剂对通海和弥渡县小菜蛾盆栽药效,药后第5天通海和弥渡小菜蛾种群在恒温(25±1℃,RH65%~70%)和自然条件下(12~28℃,RH50%~75%)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3%~95.5%和80.2%~90.6%、78.8%~89.1%和73.4%~85.7%,两者差异不显著。云南小菜蛾种群对Bt制剂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在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有选择地使用。
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发生及其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
《中国植保导刊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2013年,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浸叶法研究了云南通海县菜区小菜蛾种群消长特点及其对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全年发生,呈现3~4个峰期。2月份后种群数量逐渐增加,10月份后逐渐下降。高峰期成虫虫量单盆可达69.9头/d,幼虫1.72头/株。与敏感种群比较,通海县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63和2.85,为低抗水平;对茚虫威的抗性指数为20.7,为中等水平抗性;对溴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和啶虫隆的抗性指数分别为42.18、43.04、43.9和55.17,为高水平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指数分别为345.35和837.9,为极高水平抗性。通海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杀虫剂的抗性指数大小顺序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啶虫隆>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溴虫腈>茚虫威>苏云金芽孢杆菌>丁醚脲。
139份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测定及其Ug99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云南省在中国小麦秆锈病的大区传播与病害流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旦Ug99及其变异体入侵中国,极大可能会首先在本地区定植、增殖、向其他麦区传播,引起全国小麦秆锈病新的流行。因此,论文旨在分析云南省主要生产后备品种及CIMMYT抗Ug99的材料对中国小麦秆锈菌小种的抗性及含有Ug99抗病基因情况,为抗病品种布局提供指导。【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沈阳农业大学植物植保学院玻璃温室中,将119份云南省小麦品种(系)、20份经国外穿梭鉴定抗Ug99的材料及感病对照小密穗分别在直径为10 cm泥盆中播种,小麦一叶一心时,用中国小麦秆锈菌流行小种21C3HTTTM、34MRGQM和1个经有性过程的新小种34C3RTGQM进行喷粉接种、保湿箱保湿并在15—26℃(夜/昼)的温室环境里孵育。约两周后,当感病品种小密穗充分发病时,按照0—4级标准调查记载侵染型:(0-2+级记为抗病、3--4记为感病),对供试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进行评价。同时,分别剪取各个未接种的供试材料幼叶组织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利用文献报道的4个抗Ug99基因的分子标记(Sr22、Sr25、Sr26和Sr28)进行PCR扩增、2.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聚丙烯酰胺电泳对目标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在119份云南省小麦材料中,有42份材料对参试小麦秆锈菌小种表现出差异性抗性(占35.3%),其中表现免疫-近免疫的有6份(5%),表现高抗-中抗的有36份(30.3%)。剩余77份材料均表现感病,其中高度感病的有42份(占35.2%),中度感病的有35份(占29.4%),而20份抗Ug99的种质中对全部参试小种表现中度和高度感病的材料也各有2份(均占10%)。对全部139份小麦材料用4个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有2份CIMMYT的材料被检出含Sr25、1份材料含有Sr26、1份材料含有Sr28。有12份云南省小麦品种(系)被检出含有Sr28,但没有检测出含有另3个抗性基因的材料。【结论】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对中国小麦秆锈菌小种的抗秆锈性水平不高,而部分抗Ug99的CIMMYT材料对中国小麦秆锈菌也表现了不同程度感病。云南省小麦品种(系)中检测出12份材料含有Sr28被认为是国内鲜见报道的Ug99抗性材料。
41份番茄资源对3种番茄主要叶部病害的抗性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保护地条件下对41份番茄资源进行田间番茄主要叶部病害抗病性评价,以期筛选出抗性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方法】对41份番茄资源采用棋盘式12点取样法进行保护地田间叶部病害调查取样,并根据病害表现症状确定病害种类及等级。【结果】保护地条件下番茄资源田间主要叶部病害有叶霉病、白粉病和晚疫病,其中叶霉病发生最重,41份番茄资源全部发病;其次为白粉病,有34份番茄资源发病;晚疫病发生最轻,仅有15份番茄资源发病。在41份番茄资源中,对叶霉病具有抗性的资源有F1159、F1160、F1164、F1166和F1197等5份,占全部供试资源的12.20%;中感资源有11份,占26.83%;感病资源17份,占41.46%。【结论】F1159、F1160、F1166、F1194和F1197等5份番茄资源对3种番茄主要叶部病害综合抗性较好,可作为番茄育种抗源材料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