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esistance(模糊匹配)
174条记录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对不同地区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云南通海、湖北武汉、海南海口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苏云金芽胞杆菌抗药性现状及其桶混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小菜蛾抗性治理策略提供参考,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以上3种杀虫剂进行抗药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均对阿维菌素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276.0~1062.0倍,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60.0~671.0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表现为中等及以下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为5.1~15.2倍。田间防治效果和抗性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苏云金芽胞杆菌药后7 d均达到70%以上,而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单剂药后7 d防治效果均达不到60%。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处理的田间防治效果在以上地区分别为88.70%和81.50%,防治效果较好,桶混处理防效与各单剂相比差异极显著。因此,建议可以桶混、轮换使用苏云金芽胞杆菌,以提高对小菜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苏云金芽胞杆菌 桶混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抗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的研究进展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osis virus,Bm CPV)感染引发的家蚕中肠型脓病对蚕业生产的危害严重,目前对该病害的防治仍局限于消毒预防。国内外学者希望从筛选的对Bm CPV有较强抵抗力的家蚕品种中寻找抗性基因和分析抗性机制,并通过转基因技术过量表达抗性基因或经RNA干扰病毒侵染增殖关键基因等策略来提高家蚕防御Bm CPV侵染的能力。本文综述家蚕抗Bm CPV研究在上述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家蚕抗Bm CPV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与讨论,为该领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家蚕 质型多角体病毒 抵抗性 遗传分析 免疫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咖啡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田间抗病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对咖啡褐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定其病原菌,同时开展咖啡褐斑病田间发生情况和品种抗病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地点采集的小粒咖啡病叶上分离出3个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选取从云南(CCYN05)和海南(CCHN05)样品上纯化到的2个菌株,对其rDNA-ITS克隆测序分析,2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将该病原菌鉴定为咖啡生尾孢。调查了5个小粒咖啡品种对褐斑病的田间抗性,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和抗病品种,5个品种抗病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卡杜埃瑞吉纳、卡杜拉、卡杜埃44、卡蒂膜、维拉萨奇。

关键词: 小粒咖啡 褐斑病 病原菌 抗病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轮纹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及荞麦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建立荞麦轮纹病的抗性鉴定方法和筛选可利用的抗轮纹病的荞麦种质资源,本研究以TP2和KP14为供试材料,在健康荞麦叶片正面针刺处理,然后用荞麦轮纹病的病原菌菌饼进行接种;利用建立的抗性鉴定方法,对50份荞麦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显示:针刺5针接种叶片病斑出现较快,且比针刺1针、针刺3针的叶片病斑大,针刺5针的病情指数最高。50份荞麦种质资源的病情指数有差异,其中YZ-18的病情指数为29.63,为高抗种质资源,YZ-2、YZ-5、YZ-13和YZ-9的病情指数均低于40,为中抗种质资源,其余为感病种质资源。因此,接种前叶片正面针刺5针的方法为最佳的抗性鉴定方法。50份抗性评价的荞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5份抗病种质资源。

关键词: 荞麦 轮纹病 抗病性 鉴定方法 抗性资源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白背飞虱不同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变化趋势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云南不同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发展趋势,2012-2015年,连续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滇西沧源、滇西南勐海和滇东师宗3个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云南不同稻区田间白背飞虱对5种药剂的抗性水平总体在0.9~23.4倍,其中对毒死蜱的抗药性最高,除少数年份外,LC50>2 mg/L,抗性倍数>10倍,抗药性达到了中等水平,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大;对噻嗪酮的抗药性呈下降趋势,滇西沧源和滇西南勐海种群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由2012年的中抗水平(11.0倍和23.4倍)下降到2015年的4.6倍和7.5倍;3个稻区种群4年对吡虫啉、吡蚜酮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最高达7.2、6.5和5.5倍,总体表现为无抗或低水平抗性。由于噻嗪酮和毒死蜱在云南稻区的频繁和广泛使用,田间白背飞虱已对其产生抗药性,建议限制这两种杀虫剂的使用频率或与不同作用方式的药剂轮换使用,其余药剂可以有计划地选用。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杀虫剂 抗药性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的选育

种子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金23A/858B)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Ⅱ-32B/金23B)进一步杂交,从而聚合不同的优秀基因以丰富遗传背景,经6年10代回交育成的核质互作新不育系,最终获得籼型抗病质核互作新不育系锦319A,组合为(金23A/858B)×(Ⅱ-32B/金23B),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不育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

关键词: 籼稻 抗病 质核互作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非生物胁迫抗性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对于我国食糖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甘蔗种植面积正不断减少,呈现出向高海拔、土壤贫瘠等生产条件差的地方转移的趋势,因此遭受的逆境胁迫程度日益加深,严重影响了甘蔗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如何解决逆境胁迫下甘蔗的产量问题是目前生产上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培育高抗逆品种,为了给甘蔗抗性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本文对甘蔗的各种逆境,如低温、干旱、高盐、重金属等伤害与抗逆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及甘蔗抗逆相关功能基因的挖掘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系统地了解甘蔗逆境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甘蔗抗逆育种需要开展的关键工作,以期为甘蔗抗逆相关研究方向的设定、抗性机理和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甘蔗 非生物逆境 研究进展 抗性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茄资源黄萎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萎病是目前茄子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广泛收集、鉴定、筛选抗性资源,尤其是从野生近缘种中发掘抗性基因并培育抗病品种,是解决茄子黄萎病危害的优选途径。云南省拥有丰富的野生茄子资源但尚未有效利用。本研究针对云南省茄子主产区收集到的3种黄萎病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和真菌18S r DNA/ITS鉴定,均属于大丽轮枝菌,并通过致病力鉴定,筛选出一株强致病力菌株(QZ-S);应用菌株QZ-S,通过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对45份云南野生茄子资源开展黄萎病抗性鉴定,最终筛选出2份高抗材料(蒜芥茄和喀西茄)、2份抗病材料(水茄和多裂水茄)、6份中抗材料(1份刺天茄和5份红茄);此外,还筛选到了1份黄萎病高感材料239-3-2。本研究筛选出的材料可应用于茄子黄萎病抗病育种,为茄子及其他作物黄萎病抗病育种提供抗源。

关键词: 云南 野生茄子资源 大丽轮枝菌 黄萎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对溴虫腈的耐受性及与体内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的关联性

蚕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溴虫腈是一种广泛应用并明确对家蚕毒性较小的农用杀虫剂。为了探讨家蚕对溴虫腈的耐受性产生机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溴虫腈对家蚕耐受性品系QBA和敏感品系p50的2~5龄幼虫的毒性,并同时测定幼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和b5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2个家蚕品系幼虫的发育龄期增加,幼虫对溴虫腈的耐受性也增强,并且溴虫腈对同一龄期幼虫的LC50值是耐受性品系QBA高于敏感品系p50;幼虫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和b5含量也是随着幼虫发育龄期增加,但同一龄期耐受性品系QBA幼虫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高于敏感品系p50,而且QBA的幼虫随着发育龄期对溴虫腈的耐受性增强与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增加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与细胞色素b5含量的增加则无相关性。初步推测不同家蚕品系对溴虫腈的耐受性与体内细胞色素P450含量可能有一定关联。

关键词: 家蚕 细胞色素P450 细胞色素b5 溴虫腈 耐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囊状幼虫病研究进展

蜜蜂杂志 2017

摘要:蜜蜂囊状幼虫病(sacbrood virus,SBV),)是蜂群的一种严重疾病,它可造成30%~90%的蜂群损失,长期以来还未见彻底攻克该病的药物。研究人员通过蜜蜂抗性品种筛选来寻找抗性基因和阐述抗性机制,通过RNAi等策略来提高蜜蜂防御SBV的能力。将最新的蜜蜂抗SBV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尝试对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就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为蜜蜂防御SBV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蜜蜂 囊状幼虫病毒 抗性 遗传分析 免疫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