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田麦新品种“云麦49”选育及特征特性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小麦新品种云麦49(原编号012-2)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多年杂交选育而出的田麦新品种,组合为953-3317/33170。该品种于1999年至2001年由田麦选种圃提供参加产量鉴定试验,因田间表现突出,被提升参加2001年至2003年品种比较试


富源魔芋丰产栽培模式探索
《农村实用技术 》 2007
摘要:随着魔芋的大规模连片种植,加之魔芋种性的退化,给魔芋软腐病等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严重危害着魔芋的生长,


中国野生稻对粮食安全贡献与保护进展
《科技咨询导报 》 2007
摘要:中国野生稻尤其是普通野生稻解决在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中作用举世瞩目,但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野生稻的生境丧失、过度采集放牧、外来种的入侵和中草药利用等,野生稻居群遭到惊人的破坏。目前,野生稻保护尤其是原生境保护取得了明显进展,但野生稻居群原产地的精细报道造成野生稻难以有效保护,加强野生稻立法保护势在必行。


云南云县白莺山古茶资源考察
《中国茶叶 》 2007
摘要:2006年10月,云南省茶叶研究所资源课题组对白莺山古茶资源的分布情况、资源类型、利用现状等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到典型植株样本12份,照片110张,茶籽12份。现将考察结果简述如下。


论中国杂交粳稻种质资源的类型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整合前人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杂交粳稻类型的研究,结合多年的实践,通过综合分析,分别论述了粳型三系杂交稻和二系杂交稻种质资源的类型。可为杂交粳稻的选育和生产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研讨中国杂交粳稻类型提供整合的研究信息。


做强蚕业科技 促进蚕业发展
《云南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1云南蚕业科技发展现状云南蚕业科技推广的骨干为各级蚕桑站,目前全省有蚕桑站26个,管理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600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60人,中级技术人员316人,其他人员5512人。共有普种场4个,家蚕原种场1个,缫丝企业12家,从事蚕桑研究的科研单位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