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碧玉兰×虎头兰种间杂交胚培养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以兰科兰属碧玉兰(Cymbidium lawianum)为母本,虎头兰(C.hookerianum)为父本进行杂交,分期采收种子进行培养,研究兰属附生兰杂交胚培养技术。结果表明,杂交种子完全成熟约需1年时间,授粉90 d的幼胚即具有良好的萌发能力;添加活性炭可促进杂交胚萌发,提高成活率,早期胚培养以1/2 MS+NAA 1 mg/L+6-BA 0.1 mg/L+活性炭2 g/L萌发最佳;芽、根分化培养则以1/2 MS+NAA 0.5 mg/L+6-BA 2 mg/L+香蕉泥100 g/L效果最好;壮苗培养基中加入香蕉汁和2,4-D效果明显,以1/2 MS+NAA 0.5 mg/L+6-BA0.5 mg/L+2,4-D 0.3 mg/L+香蕉泥100 g/L最理想;注意光、温、湿的配合,炼苗成活率达90%以上。


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产业开发暨科技产业化问题的认识
《云南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1对产业开发工作的定位农业科技产业开发是指对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的技术经济活动,由成果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3方


蒙自石榴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果业信息 》 2006
摘要:云南省蒙自县新安所镇产的甜石榴果实具有色泽艳丽,粒大皮薄,肉厚核软,汁多味甜等特点。据科研部门鉴定,蒙自石榴籽百粒重 60 g,可食率高达70%。果汁含可溶性固体形物14%-15.2%,总糖


发挥图书馆优势 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6
摘要:文摘:通过农业情报系统、公共系统图书馆如何根据云南边疆实际,配合政府“兴边富民工程”,积极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潞江坝香料烟BS1播种期试验
《热带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在云南保山潞江坝进行香料烟BS1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在9月25日~10月15日前,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


昭通市苹果绵蚜生物学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苹果绵蚜在25℃条件下的产仔量最高,每头成蚜平均产仔数30.23头(5~95头),之后随温度上升产仔量逐渐下降;在15~28℃(RH70%)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和发育速度逐渐缩短和加快;建立产仔量(Y1)、发育历期(Y2)与温度(X)的关系式:Y1=-99.7209+11.5439X-0.2589X2±2.9309,Y2=EXP(1.3403+29.0499X)±0.1080;室内恒温条件下测定,苹果绵蚜在昭通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C=5.86±1.24(℃)和K=235.16(日度);苹果绵蚜在6~9月份的发育历期最短(11.33~14.17 d),发育速度也最快(0.0706~0.0883)。


民族药酱头原植物考证
《中药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民间常用药酱头,经考证为蓼科何首乌属齿叶蓼Fallopia denticuta(Huang)A.J.Li。本种茎有明显紫斑,与同属的木藤蓼F.aubertii和毛脉蓼F.multiflora var.ciliinerve均有明显区别。


高油玉米研究进展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高油玉米是20世纪人工创造的一种高附加值玉米新类型.高油玉米的研究始于1896年,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世界各国的玉米育种学家先后从高油玉米油分的积累、含油量的遗传、油分含量与籽粒产量和植株其他性状的关系,高油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及杂种优势类群划分与杂优模式,高油玉米品种选育和高油玉米生产等方面对高油玉米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目前高油玉米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有3点:一是高油玉米种质资源狭窄;二是目前所利用的高油玉米种质多为温带材料;三是高油玉米的专业化生产水平比较低.由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所以引进、改良和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是拓宽温带高油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这些措施都为高油玉米的发展扫清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