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的典型模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沙江河谷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干旱严重,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 ̄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同程度的退化系统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该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应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及实施,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退化系统的生态恢复及治理模式,即重度退化生态系统—冲沟的生态恢复模式、中度退化生态系统—退化坡地生态恢复模式、轻度退化生态系统—立体种养综合治理模式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模式 建设原则金沙江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Ⅲ.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外观品质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利用云南省128个县所属的气候类型并结合云南区域内的5个稻作分区,应用GIS、Excel、Foxpro等软件分析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外观品质的生态地理分布。初步摸清了外观品质主要是粒型包括粒长、粒长宽比和米色的生态地理分布习性,从总趋势上看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以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和南部边缘水陆稻区的资源中粒长的长和粒长宽比值都十分理想;而南亚热带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的有色米资源分布较丰富,但针对外观品质不同的成分和特性还有着各自的分布侧重区域等,其研究结果可为优异资源挖掘和利用、优质稻育种研究、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花卉商品了化研究现状及产业了化开发对策
《云南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对近年来中国野生花卉商品化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中国野生花卉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商业化开发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