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侵染凤仙花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的鉴定及基因组结构分析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进行病毒病害调查时发现1株疑似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侵染的凤仙花植株,其症状表现为叶片皱缩和花叶.利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分析,获得YN6198-28和YN6198-31两条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DNA-A全长序列,长度均为2 763 bp,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其中YN6198-28核苷酸序列与越南丁香黄脉病毒(Ludwigia yellow vein Vietnam virus,LuYVVNV)相似性为94.90%,表明该分离物是LuYVVNV1个分离物.重组分析发现,YN6198-28是种间重组病毒,其主要亲本为丁香黄脉病毒(Ludwigia yellow vein virus,LuYVV),次要亲本为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AYVCNV).


不同绿色增效技术对白菜生长生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绿色增效技术对大白菜生理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提升肥料绿色增效施肥技术,为蔬菜优质高产、减肥增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祥云县刘厂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供试作物为黄白菜,分别设置习惯施肥(CK)、习惯施肥+生物质炭(T1)、习惯施肥+微生物菌剂(T2)、习惯施肥+聚谷氨酸(T3)4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小区,收获期测定产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不同肥料增效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白菜产量,与习惯施肥(CK)相比,习惯施肥+生物质炭(T1)、习惯施肥+微生物菌剂(T2)、习惯施肥+聚谷氨酸(T3)使白菜产量分别增加了15.48%、33.56%、40.52%;习惯施肥+微生物菌剂(T2)使白菜氮肥吸收量显著增加了19.04%;对白菜的糖、维生素、硝酸盐等品质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未达显著作用.[结论]不同绿色增效技术对白菜生长和产量均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对其品质的提升也有一定程度的促进,尤其是可以降低白菜硝酸盐含量.
关键词: 白菜;产量;硝酸盐;增效技术;聚谷氨酸


发酵蔬菜中生物胺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生物胺是发酵蔬菜中主要存在但易被忽视的一种有害代谢产物,过量的生物胺会引发产生一系列中毒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目前,由于产品的多样化等原因,规定发酵蔬菜中的生物胺残留量存在一定难度,在我国发酵蔬菜中的生物胺还没有相关的限量标准.研究发酵蔬菜生物胺控制技术,将有利于保证产品安全性,促进发酵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该文对食品中生物胺的危害、限量及控制发酵蔬菜生物胺的意义进行简述,综述发酵蔬菜生物胺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酶解法、菌株筛选控制法及发酵工艺控制法.
关键词: 发酵食品 发酵蔬菜 有害代谢产物 生物胺 生物胺控制


外源激素对灰霉菌胁迫下月季花器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由灰霉菌引起的月季灰霉病是月季采后危害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据统计由灰霉病造成的月季采后损害在30%~70%,严重制约了月季产业的发展.因此,探索月季花器官对灰霉病的抗性机制,了解月季切花对灰霉菌胁迫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感染灰霉菌的月季花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T),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β-1,3-GA)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其PPO、POD和GLU合成关键酶RcPPO,RcPOD和RcBGLU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最后利用茉莉酸(JA),脱落酸(ABA),水杨酸(SA),2,4表油菜素内酯(BR)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5种外源激素作为诱导剂,测定月季花器官5种酶活性在不同激素处理后灰霉菌胁迫下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灰霉菌胁迫下,月季花器官PPO、GLU和POD活性呈持续显著上升趋势,CHT活性在60 h后显著升高,SOD活性呈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RcPPO,RcPOD和RcBGLU基因表达量持续显著升高;月季花器官经JA和BR处理灰霉菌胁迫后PPO和GLU活性持续显著升高(P<0.05),ACC处理能持续显著增高其CHT活性,ABA和SA处理能在灰霉菌侵染前期显著增强其POD活性,并显著降低其SOD活性.对5种酶活性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D和其他4种酶活性呈负相关.[结论]外源BR、JA和ACC通过直接诱导PPO,CHT和GLU活性的变化增强月季花器官抗灰霉病的能力,外源ABA和SA则能够降低SOD活性,提高POD活性.本研究为今后研究月季花器官对灰霉菌的抗性机制和防治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农药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240 g/L乙氧氟草醚EC、240 g/L甲咪唑烟酸AS对蔗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土壤封闭处理,研究了 2种除草剂对蔗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其对甘蔗出苗数、成茎数和蔗苗生长的影响.[结果]240 g/L乙氧氟草醚EC和240 g/L甲咪唑烟酸AS对蔗田单、双子叶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与对照农药38%莠去津SC相当,达到蔗田杂草防除要求.240g/L乙氧氟草醚EC不同剂量处理均对甘蔗安全,240g/L甲咪唑烟酸AS低剂量下蔗苗有轻微药害,但中、高剂量下药害加重并降低甘蔗成茎数.[结论]2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均可用做蔗田杂草防控轮换用药,240 g/L乙氧氟草醚EC以108~180 g a.i./hm2为宜,240 g/L甲咪唑烟酸AS以72 g a.i./hm2为宜.不同甘蔗品种对除草剂存在不同的耐受性,在大面积应用前需进行试验.
关键词: 蔗田杂草 防除效果 乙氧氟草醚 甲咪唑烟酸 安全性评价


云南辣椒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分子鉴定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是云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病毒病尤其是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发病严重,影响了辣椒产量和品质.利用RT-PCR技术对从云南辣椒主产区采集的疑似感染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25份辣椒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2份样品检测出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检出率为48.0%,其中6份是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检出率为 24.0%;5 份是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tomato zonate spot orthotospovirus(TZSV),检出率为20.0%;有1份是TSWV和TZSV复合侵染,检出率为4.0%,这是在云南辣椒生产上首次发现TSWV和TZSV的复合侵染.通过鉴定,初步了解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在云南辣椒生产中的发生情况和种类,为制定云南地区该属病毒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