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形成规律

广西植保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增钾控氮的作用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摘要:烤烟在封顶期施用生长素、生长抑制剂和激动素,研究其对烤烟钾、氮营养的调控作用和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烤烟施用生长素或抑芽敏能增加根重和叶重,抑制烤烟侧芽生长,减少烟叶的钾向侧芽转移,提高烟株的吸钾能力和向上输送能力,从而明显提高烟叶含钾量;②施用生长素能促进烟株硝态氮的同化,减少烟株硝态氮的积累,使烟叶化学品质更趋于协调。施用激动素则明显增加烟叶的烟碱舍量;③几种使用方法相比,生长素根部浇和茎顶涂的增钾控氮效果最佳。

关键词: 生长调节物质 烤烟 烟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 yunnanense King)的抗旱性鉴定研究初报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摘要:云南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sp yunnanense King)产于云南省澜沧江、怒江下游.为云南省所特有,具有护颖坚硬、极难脱粒、穗轴受压力易折断等原始特性,又有耐瘠薄、抗旱、抗穗发芽、抗鸟害等多种优点。本文研究了云南小麦的苗期和成株期抗旱性。结果表明云南小麦的苗期抗旱性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均不及云南普通小麦地方品种油榨地光头麦;而澜沧铁壳麦和永德铁壳麦的苗期抗旱性强于育成品种云麦42。云南小麦具有较强的成株期抗干旱能力,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其中云县铁壳麦超过油榨地光头麦,其它品种与育成品种云麦42接近。

关键词: 云南小麦 抗旱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抗瘟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B40、Tetep为感、抗稻瘟病对照 ,在全国 4个病区病圃 (云南保山、湖南烟溪、辽宁丹东、广东从化 )采用自然诱发 ,鉴定了 74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抗瘟性。结果表明 ,感病对照 B40在苗期病斑孢子层级、严重度、病斑叶面积率、穗颈瘟发病率均表现高感 ;抗病对照 Tetep分别为 1级、4级、5 .5 %和 4.79% ;Moroberekan前 3个指标分别为 3级、3级和 1.2 % ,其穗颈瘟发病率较高 ,达到 12 .0 %。云南地方稻种中 ,毫弄早、毫玉浪、大白谷等 3个品种在这 4个指标上表现抗病 ;在这 4个病圃中 ,它们对稻瘟病的抗性比 Tetep和 Moroberekan更强、更稳定 ;毫马粉、孟先大白谷等 2个品种在前 3个指标上表现抗病 ,但感穗颈瘟。

关键词: 水稻 品种资源 稻瘟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及其在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中的应用

种子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总结了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各类分子标记及其在核心种质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核心种质 云南稻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土壤退化机理研究 Ⅱ 土壤水分与土壤退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 ,存在以土壤退化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荒漠化和水资源匮乏这两大生态环境问题。试比较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在土壤水分及特性方面产生的差异 ,研究土壤水分特性对土壤退化的作用机理。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 (云南省 )不同退化程度的燥红土水分特性的对比研究 ,发现退化土壤 PWP(凋萎湿度 )增加 ,而 FC(田间持水量 )和 BCM(毛管联系断裂含水量 )降低 ,使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水范围变窄 ;退化土壤的入渗速率减小 ,渗透性减弱 ,在降雨入渗 90 min后 ,未退化燥红土的入渗速率降低 5 4 % ,而退化的燥红变性土却下降了 94 %。因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和蒸发速度加快 ,导致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和抗旱性显著减弱。未退化燥红土在有效水的两个蒸发阶段 ,土壤含水量降低速度小于退化燥红土 ,有效水蒸发历时达 82 .5 h,表蚀燥红土仅有 4 5 .9h,同时 ,未退化燥红土的水容量在低吸力阶段高于退化燥红土 ,但在水分蒸发阶段失水比却低于退化燥红土。由于有效含水量的降低 ,退化土壤即使雨季处于水分亏缺时期也超过 4 5 d。以上研究说明土壤水分特性恶化导致或加重了土壤退化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土壤退化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南秋、冬季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中国马铃薯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云南省香蕉生产效益的探讨

农村实用技术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初析中甸红眼的“米拉现象”

中国马铃薯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割手密资源聚类分类研究

甘蔗 2001

摘要:对四川割手密聚类研究表明 :四川割手密变异类型丰富 ,可分为明显的 5个不同类型 ;不同地理来源的割手密在分类类型上既有其独特特点 ,又有许多共性 ;材料的地理来源差异一定程度反应在其分类类型上。

关键词: 四川 割手密 聚类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