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梨新品种云脆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0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监测和药剂防治试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已增至 4 6 .1倍 ,昆明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敌敌畏 ,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抗性不明显 ;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则产生了数百倍的高度抗性。室内生测表明田间抗性小菜蛾对锐劲特、除尽和菜喜高度敏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小菜蛾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监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措施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01

摘要:通过对5种配比的珍珠岩与腐殖土比较研究,发现1∶1比例最适合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种球;2~4℃的低温处理及切去鳞片顶端处理均有利于扦插百合鳞片繁殖系数的提高,冷贮处理还可促进鳞片所生籽球抽生地上叶,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去顶处理提高扦插繁殖系数的内在生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百合 鳞片 扦插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属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近缘属斑茅(Sclerostachya)及河八王(Narenga)的染色体数目研究

甘蔗糖业 2001

摘要:本文对来自云南、四川、福建、广东、贵州、江西的106份甘蔗野生种割手密无性系,以及甘蔗近缘属斑茅无性系28份与河八王无性系3份的染色体进行观察计数。发现割手密染色体数目类型十分丰富有2n=60、64、70、72、78、80、90、92、96、104、108,11种类型,其中以2n=64、80、96,3种类型出现频率最高,说明我国的割手密资源十分丰富。斑茅与河八王的染色体数目较为固定,分别为2n=60,30各1种类型。

关键词: 甘蔗野生种 近缘植物 割手密 斑茅 河八王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滇刺枣的开发利用

中国果菜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代换群体和系选品种在水稻耐冷性近等基因系研制中的作用

作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不同环境条件下用玉米生长模型预测优势蛋白玉米品种的物候期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传统农业研究方法的研究结果通常具有地域性,周期长,且投入大,解决这一问题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利用作物的生长模型预测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一个品种×施氮量的双因素试验在云南省农科院试验站(北纬25°,东经109°,海拔1900m)进行,试验有5个施氮水平:分别是100,145,185(N3),230,和270kg/ha;3个参试种分别为:Across8763、PozaRica8763和普通玉米墨白1号.为了用CERES玉米生长模型预测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泰国北部清迈大学农学院的多熟种植中心(北纬18°47′,东经°57′,海拔300m)进行品种×播种期的双因素试验,试验目的是确定品种的遗传参数,参试种为Across8763(QPM),PozaRica8763(QPM)和Suwan1,3个播种期分别是1994年12月20日、1995年1月5日和1995年1月20日,采用模型中遗传参数计算器(GENCAL)计算出这3个品种的遗传参数;在本研究中采用泰国获得的玉米品种的遗传参数对云南试验中两个品种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CERES玉米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不同种生长发育.

关键词: 玉米 预测 物候期 生长模型 生长发育 品种 播种期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楚雄州几种主要土壤烟草氮磷钾施肥模型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氮磷钾 3因素 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 ,对潴育型紫色水稻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栽培烤烟的研究表明 ,3种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与预报产量及产值间呈较好的直线型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与预报产量磷、钾施用量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 ,土壤速效钾含量与预报产值施钾量呈正相关关系。磷钾施用量与最佳产量呈负相关关系 ,钾施用量与最高产值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3种土壤氮磷钾养分模型预报的最佳产量、最高产值及产投比均以潴育型紫色水稻土 >中性紫色土 >酸性紫色土

关键词: 土壤类型 烤烟 氮磷钾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农村实用技术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系统选育法、人工诱变、回交法等途径,以云南已建立的自然条件、人工控温鉴定和反复鉴定选拔法相结合,培育出一批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系(NILs);揭示了系选NIL云粳9号与西南175、回交NIL与十和田、02428与极强耐冷品种、滇农S-1与优异种质之间耐冷基因的遗传规律;选育出一批强穗数型中间母本和优异核心种质聚合系;农林20/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主要分布在第1,3~8,10和第12染色体上.

关键词: 耐冷基因 近等基因系 数量性状位点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