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芒果新品系红蜜的选育
《中国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红蜜是我们在元谋热区‘糯米香’芒果实生苗中发现的一株优秀变异株,并经多次嫁接繁育的株系.果皮以黄色和红色为主,并带少许绿色;果背肩向下,果腹肩向下倾斜,果窝无,腹沟浅或不明显,果喙或无,可食率75.89%.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嫩,纤维少而软,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9%,硬度2.80 kg/cm2.早中熟,产量中等.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獐牙菜属植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实现獐牙菜属植物快速、准确鉴别。方法:采集川东獐牙菜、青叶胆、紫红獐牙菜、狭叶獐牙菜和西南獐牙菜不同部位(根、茎、叶) 543份样品红外光谱信息,原始数据经标准正态变量(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平滑(SG),一阶导数(1D),二阶导数(2D),三阶导数(3D)等处理后删减4 000~3 700,2 799~1 800 cm~(-1)和682~653 cm~(-1)波段,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结果:5种獐牙菜属植物相同部位平均光谱较为相似,无法区分,同一物种不同部位光谱特征峰有差异,复杂程度为叶>茎>根;根、茎和叶3个部位PLS-DA和SVM模型均能准确鉴别5种獐牙菜属植物,且MSC+SG+2D预处理效果最佳。PLS-DA模型R~2Y> 0. 8,RMSEP 关键词:
獐牙菜属
川东獐牙菜
青叶胆
紫红獐牙菜
狭叶獐牙菜
西南獐牙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燥温度对醇提余甘子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干燥方式(冷冻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干燥温度(冻干、40、60、80、100℃)对余甘子多酚活性成分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不同干燥处理后余甘子醇提液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诃子鞣酸的含量,并测定其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诃子鞣酸含量均增加,100℃热风干燥时达最高(分别为12.83、6.04、16.89、13.48 mg/g)。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ABTS~+·清除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也随干燥温度升高而增加,80℃热风干燥时达最高(分别为200.92、695.76、725.05 mg/g)。此外,试验结果表明柯里拉京、诃子鞣酸和总多酚的含量与余甘子醇提样品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本次试验中,与热风干燥相比,冷冻干燥的样品中4种多酚单体和总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无明显优势,综合考虑,80℃热风干燥为余甘子的最佳干燥方式。


冷害环境下遮阴处理对大果榛子萌芽生长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大果榛子的规模引种提供参考,以'龙榛'品种为材料,就叶芽和花芽萌动期其在冷害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枝条直径生长量方面,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5.26 mm,未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7.91 mm,未遮阴处理的大果榛子枝条直径与遮阴处理的存在极显著差异;芽长宽比方面,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1.61,未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1.49,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遮阴处理下,大果榛子的营养生长(茎粗和叶芽大小)和生殖生长(花芽的萌发)均受到抑制,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正常.冷害(≥2℃)并未对大果榛子萌发的叶芽和花芽造成低温伤害,光照强度对大果榛子生长影响显著.


3种三七根腐病致病菌的抑菌植物筛选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对3种三七根腐病致病菌具有强抑菌效果的拮抗植物,为制定三七根腐病绿色安全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三七根腐病的3种致病菌[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号B857)、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菌株号B562)和产碱菌属(Candidimonas sp.,菌株号B2681)],选用16种常见草本植物进行乙醇超声波提取,用二倍稀释法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进行平板打孔抑菌试验,测量抑菌直径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及致死中浓度(LC50),采用刃天青微孔板法观测16种植物提取液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筛选出抑菌效果强的植物进行田间三七苗覆盖试验,观测其对三七出苗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大狼毒对3种病原菌均非常敏感,LC50均小于0.100 g/m L;紫茎泽兰和黄花蒿对B857和B562非常敏感,LC50均小于0.100 g/m L;苦蒿、艾草和万寿菊对B857非常敏感,鬼针草对B562非常敏感,LC50均小于0.100 g/m L.MIC测定结果表明,万寿菊、苦蒿和紫茎泽兰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其中,万寿菊对3种病原菌的综合效果最强,对B562和B2681的MIC低至1.875 mg/m L,对B857的MIC为3.750 mg/m L;苦蒿对B857和B562的MIC为1.875 mg/m L;紫茎泽兰对B2681的MIC为1.875 mg/m L,对B562和B857的MIC为3.750 mg/m L.田间化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万寿菊覆盖方式的三七出苗率最高,为75.86%,苦蒿覆盖方式的出苗率最低,为65.43%;3种植物覆盖方式对三七茎粗、叶长和叶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对三七苗株高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下同).万寿菊和苦蒿覆盖方式致使三七苗叶宽变窄,且与对照差异显著.[结论]万寿菊和紫茎泽兰对3种三七根腐病致病菌的综合抑菌效果较强,且对三七生长无显著化感作用,万寿菊可直接采收后作为覆盖物返田利用,紫茎泽兰需烘干打粉后施用.刃天青微孔板法可作为植物源提取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三七根腐病 致病菌 毒力测定 抑菌植物筛选 刃天青微孔板法


云南苹果圆斑根腐病发生危害调查
《中国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系统调查了云南省苹果主产区昭通、曲靖、丽江与红河地区苹果圆斑根腐病的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苹果圆斑根腐病在云南省苹果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树率在12%~52%.总体来看,昭通和曲靖苹果产区的苹果园病树率相对较高,病树率在36%~52%. ‘红富士’品种病树率相对于其他品种要高一些.从土壤类型来看,黄壤和棕壤相较其他类型土壤病树率高.严格把好健康种苗关口,通过加强管理,减少伤口,增强树势,减少患病可能性;及时拔除病树,清理消毒土壤,应用生物菌肥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是防控该病的关键.


数据融合快速鉴别9种野生食用牛肝菌
《菌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菌种类与产地品质存在差异,加上因牟利产生的混杂销售现象,严重制约了高原特色农产品来源鉴别、种质资源评价和深入挖掘利用。本试验融合牛肝菌光谱信息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寻找最佳的样品种类鉴别方法。结果显示:(1)元素标准曲线R~2>0.999,RSD<5.0%,标准物回收率94%–106%,测定方法可靠;(2)样品含Ca、Na等人体必需元素,但Cd含量超标;(3)脂肪酸、蛋白质等化合物和Ni、Co等矿质元素对种类鉴别贡献最大;(4)中级数据融合优于低级数据融合,优于单一光谱数据模型。数据融合结合化学计量学可实现样品种类快速准确鉴别,对食用菌市场监督、种质资源评价及挖掘利用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关键词: 牛肝菌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数据融合 种类鉴别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对新疆瓜果出口的影响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其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瓜果作为新疆出口的重要产品,是重要的创汇来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阻碍新疆瓜果出口不可忽视的因素。[方法]在分析2006—2016年新疆瓜果出口现状及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上,量化新疆瓜果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度,并基于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新疆瓜果出口的影响。[结果]绿色贸易壁垒对新疆瓜果出口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估计系数为-0.789;同时发现,各国市场规模大小和人民币贬值对新疆瓜果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关税水平对新疆瓜果出口有显著阻碍作用。[结论]研究结论可对新疆瓜果产业发展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