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687条记录
娃娃菜新品种CM15018的选育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娃娃菜(Brassica pekinensis)新品种CM15018是利用娃娃菜杂交品种金福玉(母本)与杂交春月黄(父本)杂交得到的后代,经过11代自交选育获得的自交系,该品种经品种比较试验、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83 820 kg/hm2,比对照春月黄增产11.40%,2018年通过新品种登记.

关键词: 娃娃菜(Brassica pekinensis) CM1501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大麻雌株花叶多糖抑菌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工业大麻雌株花叶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flowers and leaves of female plant in industrial hemp,PFLFIH),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该多糖对9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同时研究了紫外线、温度、pH值、氧化剂与还原剂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PFLFI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为3.1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6.25 mg/mL,对大肠埃希菌等其他8种人体致病菌无抑菌活性.该多糖具有良好的紫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耐受能力较好;pH值对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较大,在pH值为7时抑菌活性最高.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多糖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指标评价技术研究云南不同产地玛咖的质量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玛咖功效物质(玛咖酰胺、总生物碱、玛咖多糖)为主要指标,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对云南不同产地玛咖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检测玛咖多糖含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玛咖总生物碱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玛咖酰胺的含量。【结果】云南不同产地的玛咖主要化学物质有显著差异,德钦产区的玛咖多糖(8.6%)、玛咖总生物碱(3.18 mg/g)及玛咖酰胺总量(2.46 mg/g)含量均为最高,且德钦、维西地区的玛咖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结论】云南不同产地玛咖在主要化学物质(玛咖酰胺、总生物碱、玛咖多糖)含量上体现出的这种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与其产地的海拔和温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玛咖 多糖 生物碱 玛咖酰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瑞甘蔗创新亲本抗旱性综合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基础杂交以种质创新为主,是甘蔗育种的基础和前提.为建立规范的云瑞甘蔗亲本抗旱性鉴定方法,并对所创造的具有新血缘的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评价.以36份云瑞创新亲本为研究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两个处理,测定水胁迫下甘蔗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叶绿素荧光参数等12个性状指标,结合抗旱系数DC、综合抗旱系数CDC、加权抗旱系数WDC、主成分、隶属函数、聚类以及灰色关联度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适宜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对甘蔗亲本各指标有极显著影响,配对处理t检验各指标处理间P=0.0001,所选指标对干旱胁迫响应较敏感;主成分分析表明7个主成分可代表甘蔗亲本抗旱性89.268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可概括为光合作用因子、水分利用因子和生理调控因子3类;系统聚类分析将36份亲本材料划分为高度抗旱型(Ⅰ)、中高度抗旱型(Ⅱ)、中度抗旱型(Ⅲ)、低度抗旱型(Ⅳ)和敏感型(Ⅴ)5类,所占比例分别为25%、25%、25%、13.9%、11.1%,筛选出云瑞14-195、云瑞15-88、云瑞11-98、云瑞11-256、云瑞15-158、云瑞14-78、云瑞13-26、云瑞12-137和云瑞15-73共9份抗旱材料;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质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自由水/束缚水等是甘蔗抗旱性评价的关键指标,可有效评价甘蔗种质抗旱性.为建立云瑞甘蔗亲本规范的抗旱鉴定体系,大规模筛选抗旱甘蔗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蔗亲本 抗旱性评价 生理生化指标 叶绿素荧光参数 基础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来自国内外的312份红花种质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6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红花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顶果球着粒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果球直径;单株种子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单株有效果球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8.30%,反映了6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基于各种质间6个性状的差异,对312份红花种质进行聚类并划分为7大类群,第Ⅰ类群果球大、顶果球着粒数多,具有增产潜力;第Ⅲ类群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高产育种材料;第Ⅵ类群籽粒大,可作为大粒型选育亲本;其余类群表现一般.该结果可为红花的有效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红花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锦两优851

杂交水稻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锦两优851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2012年用自育优质粳型两用核不育系锦201S作母本,自育的优质强恢复系云R127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农艺性状优、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其米饭香软,冷不回生。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原 锦两优851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新品系妃子笑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妃子笑是芒果品种‘海顿’的实生优系。平均单果重381.14g,果实肾形,横切面椭圆形。果皮绿色,着鲜红色和黄色。果肉橙黄色,细嫩,纤维极少,味较甜,略有清香。果实硬度3.2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92%,可食率80.49%。耐贮运。果实挂树期长,商品性好,高产稳产,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芒果 新品系 妃子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车桑子光合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磷养分是限制干热河谷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不同土壤上植物受到的养分限制类型不同。光合作用作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土壤上氮磷养分添加对干热河谷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还没有报道。因此,以干热河谷优势植物——车桑子为研究对象,在元谋县不同海拔处采集土壤,设置加氮(+N)、加磷(+P)、氮磷同时添加(+NP)和不添加(CK)四个处理,研究车桑子光合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规律,并探讨光合响应特征与车桑子生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海拔土壤上,车桑子光合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具有不同的响应。在低海拔燥红土上,氮添加处理(+N和+NP)提高了车桑子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PSII活性;中海拔紫色土上,+NP促进了车桑子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提高;高海拔黄棕壤上,+N处理降低了车桑子净光合速率和PSII活性,而磷添加处理(+P和+NP)提高了车桑子净光合速率。2)车桑子光合特性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取决于土壤的养分限制类型,限制性养分添加可以提高车桑子的净光合速率。3)燥红土上+P以及黄棕壤上+N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降低更大程度上归于可变荧光Fv的减少而不是最小荧光F_0的增加,可减少养分限制对光系统II造成的伤害。4)三种土壤类型上车桑子的叶绿素含量和组成差异极显著,相比于燥红土和紫色土,黄棕壤上车桑子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更高,而叶绿素a/b显著更低。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车桑子光合能力受到氮和磷的共同调节,不同土壤上光合生理特性的响应可增强植物对限制性养分的适应性,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车桑子 氮磷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三七地下部位鉴别及皂苷含量预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今中药市场上掺假现象屡见不鲜,不良商贩利用三七须根粉末假冒主根和剪口粉末,严重影响三七的质量与药效。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粉末鉴别及四种皂苷含量快速预测模型,为快速三七质量控制提供基础。采集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红外光谱,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量样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含量。采用纵坐标归一化及二阶导数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Kennard-stone算法将60个样本分为2/3训练集与1/3预测集。训练集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判别建立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粉末鉴别模型,最佳核函数c和g采用交叉验证进行网格式搜索,预测集数据用于对判别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回归(OSC-PLSR)建立三七中四种皂苷含量预测模型,红外光谱采用一阶、二阶导数及Savitsky-Golay平滑5点、7点、9点、11点预处理。60个样本分为2/3训练集与1/3预测集,训练集数据建立OSC-PLSR模型,预测集数据对OSC-PLS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1)二阶导数可有效的分离原始谱图的叠合隐蔽谱峰,并提高谱图的分辨率;(2)交叉验证网格式搜索计算出最佳核函数c=2.828 43,g=4.882 81×10~(-4),此时训练集判别正确率为100%;(3)SVM判别模型核函数设置为最佳核函数,预测集数据外部验证正确率为100%,所有样本均被正确鉴别;(4)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最优含量预测模型预测值与UPLC检测值接近,预测效果良好。FTIR结合SVM判别能对三七主根、剪口和须根粉末快速鉴别,结合OSC-PLSR能对四种皂苷含量进行准确预测。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为中药材三七提供快速有效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三七 地下部位鉴别 皂苷含量预测 化学计量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小蜡螟系统进化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小蜡螟Achroia Grisella Fabricius作为蜂业生产中的主要虫害,为确认它在鳞翅目昆虫中的遗传地位,本研究克隆了小蜡螟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并对其序列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NCBI已登录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mtDNA中COⅠ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小蜡螟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克隆并测序得到小蜡螟mtDNA CO Ⅰ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F509586)。【结果】对CO Ⅰ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翻译的起始码子为TTG,以碱基T作为不完全终止;通过CO Ⅰ基因同源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小蜡螟与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同源性最高且遗传距离最近,分别为88.3%、0.117。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小蜡螟与其它鳞翅目昆虫聚为一支,其中螟蛾科昆虫大蜡螟、小蜡螟、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和梢斑螟Corcyra cephalonica聚在一个小的分支。【结论】小蜡螟与大蜡螟的进化地位最为相近,也说明了利用CO Ⅰ基因可以区分同属不同种的蜡螟,研究结果为了解小蜡螟的遗传背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小蜡螟 COⅠ基因 同源性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