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盐胁迫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籼稻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胁迫是制约水稻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特别是对幼穗分化期的水稻产量影响尤其显著.本研究以水稻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的数据为例,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幼穗分化期籼稻耐盐品种FL478和感盐品种IR29在盐胁迫处理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芯片数据分析共筛选到差异倍数在2倍及以上的基因257个,以IR29为参照,FL478中上调基因138个,下调基因119个,主要涉及到β-丙氨酸生物合成、木糖降解、脂肪酸β氧化等生物学过程.通过这些数据挖掘,初步探讨籼稻抗盐胁迫的表达调控机理.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籼稻耐盐性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F_1代材料的耐旱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所得的12个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在甘蔗拔节初期设正常供水(CK)、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3处理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分别测定3处理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12份参试材料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耐旱性的强弱。结果表明: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供试甘蔗主要测定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中的PMP、MDA含量、Pro含量、SOD和POD酶活性数值升高,CHL含量和Hight数值降低,变化幅度因水分胁迫程度及参试材料的差异而不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交材料排在前5位的数量比其反交多;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在轻度、重度水分胁迫下,均可分为4大类别,云瑞2012-9-11和云瑞2012-38-81的耐旱性较好,无论轻度、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均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各项测定指标与耐旱性间的关联度不同,CHL、Pro和POD等3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耐旱性关联度较高,是甘蔗耐旱性评价的优良指标。
关键词: 甘蔗 大茎野生种 南涧果蔗 正反交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不同品种木薯的主要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木薯品种间的品质差异,为木薯的品质改良、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木薯中2个不良指标(氢氰酸、单宁)和7个优良指标(淀粉、蛋白质、L(+)-抗坏血酸、粗脂肪、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为评判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平均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木薯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品种木薯的品质特性差异较大;经主成分的评价模型综合得分可知,木薯的优良指标得分排名前二的品种是GR891、GR4;经平均隶属函数值的排名可知,木薯优良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名前二的品种均是GR891、GR4;采用聚类分析可将13个品种木薯分为4类,第1类是SC5、SC11、SC124、SC201、SC205、GR3、GR911,第2类是SC8、SC9、GR4、新选048,第3类是ZM8229,第4类是GR891.采用主成分分析、平均隶属函数与聚类分析对木薯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SC891、GR4在13个品种木薯中品质较好,该研究可为木薯品种的选育和加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木薯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平均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集水区耕作对干热河谷冲沟沟头溯源侵蚀过程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集水区耕作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冲沟沟头溯源侵蚀过程的影响,该文选取一条仍处于发育阶段的冲沟沟头及其集水区构建了4个原位试验小区,集水区分别为裸地(无人类活动且植被盖地低于5%)和一年3次耕作2种处理,然后进行原位放水冲刷试验来模拟冲沟沟头溯源侵蚀过程。结果表明:1)随着冲刷时间的持续,两种处理下原位试验小区各部位的土壤侵蚀速率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先减少后逐渐趋于稳定趋势,耕作活动会显著增加集水区的土壤侵蚀速率(约为裸地的1.62倍),耕作对沟壁、沟床部位的土壤的侵蚀速率并无显著影响。2)耕作后,冲沟沟头不同部位的径流阻力系数均出现了显著增加,与裸地相比,耕作后集水区、沟床的阻力系数分别提高了约6.96倍和2倍。与此同时,随着冲刷时间的增加,裸地冲沟的径流阻力系数呈现出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而耕作后冲沟的径流阻力系数则呈现出先减小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3)随着冲刷时间的持续,两种处理下冲沟沟头的径流能耗、侵蚀单位土体的径流能耗均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集水区农耕活动并未对冲沟各部位的径流总能耗产生明显影响,但耕作会对侵蚀单位土体的径流能耗产生显著影响,耕作状态下集水区侵蚀单位土体径流能耗比裸地降低了约50%。因此,在集水区部位进行耕作活动,会导致集水区径流阻力系数增加和侵蚀单位土体径流能耗降低,并显著增加坡沟系统的侵蚀量,但是对冲沟溯源侵蚀速率影响有限。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水动力 耕作 冲沟 冲刷试验 干热河谷区


两种干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鲜“云薯304”切片后,采用漂烫冻干、不漂烫冻干、漂烫烘干和不漂烫烘干四种工艺条件制备干片,再经研磨粉碎制成半生的马铃薯全粉,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全粉的营养品质和加工特性.结果 表明:采用漂烫冻干工艺,马铃薯全粉的颜色与鲜马铃薯颜色最接近,制备的马铃薯全粉还原糖含量最低,为0.15%;蛋白质含量(9.01%)、总淀粉含量(69.12%)、直链淀粉含量(31.60%)与其他三种工艺处理无显著差异;从加工特性上看马铃薯全粉的持水力(5.27 g水/g全粉)和持油力(1.55 g油/g全粉)、透光率(83.43%)和各个温度下的膨胀度(50℃:9.32 g/g;60℃:11.98 g/g;70℃:13.11 g/g;80℃:15.35 g/g;90℃:12.50 g/g)均最高,都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工艺(P<0.05);且凝胶流程最短,为10.96 mm.因此,可认为漂烫冻干是制备马铃薯全粉的最优工艺.


西南鸢尾花色变异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用于不同花色西南鸢尾花色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本研究根据西南鸢尾及其白花变型白花西南鸢尾花蕾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了6个常用内参基因(ɑ-TUB、β-TUB、AQP、ACT、GAPDH、UBQ),同时以百合18S做为对照内参基因,在西南鸢尾及其白花变型白花西南鸢尾的花蕾组织中,分别通过反转录PCR(RT-PCR)初筛和RT-qPCR检测表达量,并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7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RT-PCR初筛结果显示,7个候选内参基因引物的特异性均较好,在6个样品间没有明显差异; RT-qPCR分析表明,7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18S表达量最高,UBQ最低; 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分析结果表明,ACT表现最稳定,最适合做为内参基因,β-TUB相对稳定性最低;以Actin为内参对西南鸢尾类黄酮/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2类色素合成途径中部分相关基因的RT-q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为鸢尾属植物花色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内参基因的筛选以及鸢尾属植物资源利用和花色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芒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芒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芒果萌发期抗旱性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为芒果抗旱品种选育打下基础。【方法】以三年芒和马切苏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0(对照)、5%、10%、2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处理对芒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三年芒和马切苏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鲜重、胚根长、胚芽鲜重和胚芽长均随PEG-6000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萌发进程推迟,发芽时间延长。当PEG-6000浓度为20%时,2个芒果品种的种子均未能正常发芽。总体来看,2个芒果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随PEG-6000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PEG-6000浓度处理下,马切苏受抑制程度小于三年芒。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鲜重、胚根长、胚芽鲜重和胚芽长均与PEG-6000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各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干旱胁迫会抑制芒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马切苏较三年芒耐旱性强。
关键词: 芒果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PEG-6000 三年芒 马切苏


马铃薯食味性状评价指标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马铃薯食味性状的评价指标,本研究从众多资源中筛选出9份马铃薯地方品种,对其17个食味指标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马铃薯食味性状进行降维处理,以期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食味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将17个食味指标综合成4个主成分因子,筛选出马铃薯食味性状评价指标主要为风味(品尝前-黄油味、品尝前-煮蔬菜水味和品尝前-土腥味)、滋味(品尝后-黄油味、和品尝后-土腥味)、咀嚼后质地(蜡质、湿黏、粗糙和紧实)和外观(硬度)共10个指标,可代表马铃薯食味85.6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对降维前和降维后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9个马铃薯品种均可聚成3类,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得分图、食味评分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降维后的10个食味评价指标可以替代原有的17个指标.筛选出的食味性状评价指标可在马铃薯主食化育种中为品质改良提供亲本.
关键词: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L.) 食味性状 评价指标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松散型花椰菜新品种‘云松花1号’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松花1号’花椰菜是以自交不亲和系‘026-2-1’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00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耐热,早熟,春播从定植到收获60d,植株长势中等,叶片长椭圆形,花球扁圆形,松散,花梗浅绿,单球质量1 000 g左右。适宜在中国黄河以南地区春播和秋播种植,云南高海拔地区(海拔1 700~1 900 m)可越夏栽培。


红芽直立茶紫色叶形成机制的转录组分析
《茶叶通讯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云南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紫芽茶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红芽直立茶具有典型的紫色芽叶,富含花青素,是重要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技术对红芽直立茶的不同叶色进行研究,筛选到877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涉及到多个色素形成及积累的功能。构建茶叶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两个途径,紫色叶中大量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基因上调,与茶叶紫色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紫色叶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紫色叶具有更好的抗衰老能力。本研究将有助于对茶树紫色叶形成机制的认识,为特色茶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红芽直立茶 紫色叶 转录组 类黄酮生物合成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