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种资源(模糊匹配)
186条记录
云贵高原黄花蒿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云贵高原黄花蒿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观测和鉴定,为揭示我国黄花蒿种质资源多样性和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测和测量的方法,对67份黄花蒿种质资源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形态学分析和评价,并采用可变类平均方法对各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黄花蒿种质资源22个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侧枝重,达53.63%,其次为叶和蕾重、植株总重、羽片长及小叶长,变异系数分别为42.74%,41.61%,39.54%,39.22%。叶片颜色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可把供试黄花蒿种质资源划分为5组,各组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利于品种选育材料的选择。其中,第Ⅰ组主要表现为早熟、矮秆、细杆、叶片大、叶/秆值大、产量适中;第Ⅲ组表现为晚熟、植株高大粗壮、分枝数多、紫杆、羽片多且排列非常紧密、叶重大、叶/秆值大,产量非常高;第Ⅴ组主要表现为极晚熟、侧枝发达、产量较高。结论:黄花蒿种质资源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和丰富的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Ⅰ组、第Ⅲ组和第Ⅴ组种质资源较适合作为黄花蒿品种选育的材料。

关键词: 黄花蒿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干热河谷芒果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怒江干热河谷区芒果种质资源各性状进行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地区的芒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各单株间差异较大,各性状间的变异系数也不同,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65.28%),最低的是叶片长(11.86%)。因此,可根据不同的目标性状对资源进行选择性利用;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前6个主成分(叶形、叶长、叶宽、叶柄长、单果重和果实长度值)的贡献率达到95%以上,其所表达的信息能表述整个群体的全部信息。

关键词: 怒江干热河谷 芒果 种质资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报春花种质资源分布特点及观赏类型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云南省报春属(Primula)植物有138种,主要分布于滇西北部高山地区,从海拔1000 m到4500 m均有分布。介绍了云南报春花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观赏类型,并对云南报春花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云南 报春花 种质资源 分布特点 观赏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褐毛荔枝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通过收集、采访,对云南元阳褐毛荔枝(Litchi fulvosus YQ Lee)古树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参照《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对其果实性状进行了描述分析。

关键词: 褐毛荔枝 种质资源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莲雾、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观测及鉴定

热带农业科学 2010

摘要:按照种质资源规范描述的基本要求,对引种的莲雾(3个品种)、澳洲坚果(2个品系)两种热带作物资源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描述,包括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叶片特征、生长发育等特征特性,通过描述基本区分了不同的莲雾、澳洲坚果种质资源

关键词: 莲雾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初步探讨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2年多的调查了解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初步明确了云南蔬菜地方品种,分31科、71属、150多个种、1800多个品种,品种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目前大多数品种的种植面积较小,且种植范围较窄,部分品种有逐步退出市场而被淘汰的趋势。重点分析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消长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开发利用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对策。

关键词: 蔬菜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茶树大理茶种质资源现状调查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对野生茶树大理茶种质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理茶种主要存在于滇西和滇西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分布点有44个。导致大理茶严重被毁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开垦、过度放牧、砍伐采摘等。据此提出了对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大理茶 种质资源 现状调查 保护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展望

云南农业科技 2009

摘要:从家蚕种质资源的保存,家蚕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概述了家蚕种质资源研究的基本情况。随着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问世,给家蚕种质资源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迎来以现代科技为核心,以基因组研究为平台,从家蚕资源入手,找到并构筑一条蚕业技术的突破之路、人类对鳞翅目类农林害虫的根治之路、开发生物药品和防控人类疾病的医学健康之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家蚕种质资源研究之路。

关键词: 家蚕 种质资源 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青稞(裸大麦)品种亲缘关系的SSR标记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云南青稞(裸大麦)种质,用21对SSR引物研究了57份云南及15份国内外青稞(裸大麦)种质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SSR标记共检测到176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0.8491,MI值7.1167,H为0.3786,I值0.5584。说明72个青稞(裸大麦)种质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品种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在0.0597~0.4339之间,平均为0.1917,每代迁移数(Nm)为2.1078,多样性顺序为:滇西南地区>滇中温暖区>滇西北冬作区>滇西北春作区>滇东北地区>滇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CIMMYT。(3)72个参试种质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02~0.866,平均0.4890,8个测验品种与64个参试种质的平均遗传距离表现为:9号>10号>12号>4号>7号>6号>1号>3号。(4)UPGMA聚类分析将72个参试的种质划分为13个遗传类群6个亚群。第Ⅰ、Ⅱ、Ⅲ、Ⅳ、Ⅴ、Ⅶ、Ⅸ、Ⅹ、Ⅻ类群约46.88%的云南种质没有与选定的测验品种聚在一起,67、68、69和71号与8个测验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51以上,这些种质对于开发新的青稞(裸大麦)杂交育种模式具有重要作用。(5)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冬春性、品种来源等与聚类结果无明显关系。穗棱型被明显分开,二棱青稞(裸大麦)不与六棱聚在一起;约27.50%的四棱与二棱品种聚在一起,62.50%的四棱与六棱品种聚在一起。

关键词: 青稞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西南蔗区与甘蔗科技发展方向

中国糖料 2009

摘要:介绍了中国西南蔗区基本情况和甘蔗科技开展状况,讨论了西南蔗区今后的科技发展方向。

关键词: 西南蔗区 种质资源 甘蔗栽培 科技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