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蚕豆和豌豆锈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蚕豆Vicia faba和豌豆Pisum sativum锈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来自我国云南省玉溪市的4份豌豆锈菌分离物及云南、广西、重庆和四川省(区、市)的5份蚕豆锈菌分离物进行系统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自豌豆的锈菌WX1分离物对蚕豆和豌豆均具有高致病性,在侵染叶片上产生大量锈子器;分离自蚕豆的锈菌CX3分离物仅对蚕豆具有高致病性,能在叶片上产生大量夏孢子,而对豌豆的致病性相对较低,仅产生少量的夏孢子堆;分离物WX1和CX3对小扁豆和鹰嘴豆不具有致病性.基于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不同寄主来源的蚕豆单胞锈菌分离物均聚类于一个系统发育组,但分离自蚕豆和豌豆的分离物分别聚类在不同的亚组.表明分离自云南省玉溪市豌豆上的蚕豆单胞锈菌Uromy-cesviciae-fabae应为豌豆专化型,定名为U.viciae-fabae ex P.sativaum,而来源于云南、广西、重庆和四川省(区、市)的蚕豆锈病病原菌为蚕豆专化型U.viciae-fabae ex V. faba.

关键词: 蚕豆 豌豆 锈病 蚕豆单胞锈菌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季桑园喷水对保幼激素类农药影响家蚕原种繁育的效果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保幼激素类农药会造成家蚕(Bombyx mori)慢性中毒,使蚕种繁育蒙受经济损失.为了解桑园喷水能否降低保幼激素类农药对原种繁育的影响.从原原种出库开始至上蔟结束,每天下午对桑树喷水30 min,以喷湿全株、桑叶全部向下滴水为宜.收蚁后,采摘喷水桑叶饲喂的12个品系的原原种,调查饲喂喷水桑叶对家蚕体重、龄期经过、结茧率、交配率与产卵等重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经喷水处理的桑叶,对12个品系的家蚕原原种龄期发育经过、健蛹率、茧质、交配率、卵质成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卵质成绩和健蛹率成绩影响较显著.对12个品系原原种的影响程度为:云夏4 A>云夏4 B>云抗1号中A>云抗1号中B>云抗1号日B>皓月A>云夏3B>皓月B>云抗1号日A>云夏3A>菁松B>菁松A.因此,在有保幼激素类农药污染的蚕区繁育原种,选择雨水较多的夏季繁育,秋季桑园采取喷水可以降低保幼激素类农药对原种繁育的风险,提高原种繁育系数.

关键词: 喷水;家蚕;农药污染;桑树;交配率;卵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市不同稻鱼共作模式经济效益比较

云南农业科技 2022

摘要:为了探索芒市地区适宜的稻鱼共作模式,文章对芒市地区6种不同稻鱼共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6种稻鱼共作模式的稻谷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投喂饵料有利于提高鱼的增产率,但是增加了生产成本.Y2模式(投放225 g·尾-1鱼苗600 kg·hm-2,不投喂鱼食)和Y4模式(投放375 g·尾-1鱼苗600 kg·hm-2,投喂鱼食)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较好;与对照相比,Y2模式稻谷增产29.15%,经济效益增收93.34%,Y4模式稻谷增产16.12%、经济效益增收64.91%.这2种稻鱼共作模式适合当地推广应用,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关键词: 稻鱼共作 经济效益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施黄腐酸钾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2

摘要:[目的]了解配施黄腐酸钾对甘蔗生产的提质增效作用,筛选适宜蔗区的黄腐酸钾田间用量.[方法]分别在耿马县、双江县和景谷县等3个云南蔗区主产县进行柳城05-136的大田试验.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比较了4种黄腐酸钾配施用量对柳城05-136生长、产量及糖分的影响.[结果]配施黄腐酸钾能有效提高甘蔗株高、有效茎和产量,对提高甘蔗糖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双江县试验点采用当地习惯施肥配施600 kg·hm-2黄腐酸钾处理(CF1)较当地习惯施肥增产29.72%;耿马县和景谷县试验点采用87.5%当地习惯施肥配施600 kg·hm-2黄腐酸钾处理(CF3)较当地习惯施肥分别增产15.66%和24.61%.[结论]配施黄腐酸钾对甘蔗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个试验点均以配施600 kg·hm-2黄腐酸钾效果最佳.建议在云南蔗区进行黄腐酸钾配施.

关键词: 黄腐酸钾;甘蔗;产量;糖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旱坡地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旱坡地宿根甘蔗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的响应,揭示生物炭改良宿根甘蔗土壤的微生态机制,为缓解甘蔗连作障碍、宿根蔗病害及生物炭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旱坡地宿根甘蔗(种植第4年,1年新植3年宿根)为试验材料,设2个处理:不施用生物炭对照(CK)和施用生物炭处理(3 t/ha),分析生物炭对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P<0.05,下同),显著提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施用生物炭还可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分类单元(OTUs)总数,对土壤中各优势细菌门、细菌属相对丰度影响不大,但降低了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淀粉藻(Amyloflagellul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增加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及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在甘蔗生长方面,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甘蔗梢腐病发病率,使甘蔗产量显著提高5.2%。【结论】施用生物炭可改良甘蔗土壤,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宿根甘蔗抗梢腐病能力,提高旱坡地宿根甘蔗第4年产量。

关键词: 甘蔗 生物炭 土壤 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梢腐病发病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条件下氮高效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特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态条件和施氮水平及其互作对氮高效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物质转运和产量的影响,为不同稻区不同施氮水平下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9年在四川省大邑县(弱光寡照)和云南省永胜县(光温充足)两个生态点进行,以西南地区大范围种植的10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不施氮(N0)、低氮120 kg/hm~2 (N120)和高氮180 kg/hm~2 (N180) 3个施氮水平,副区为10个品种。分别于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干物重,计算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和转运量,于收获后测定水稻产量。【结果】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特性为生态条件、施氮水平、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邑生态点宜香优1108在N120下的产量比N180提高4.68%,永胜点德优4923在N120施氮水平下的产量比N180提高113.4 kg/hm~2,结合产量和GGE模型分析,大邑生态点宜香优1108为低氮高效型,晶两优534和F优498为高氮高效型;永胜点德优4923为低氮高效型,中优295和丰优香占为高氮高效型。氮高效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特征因生态条件和施氮量的变化而变化。大邑低氮高效型品种产量主要来自拔节前干物质的积累和抽穗前光合产物的转化,产量优势在于足量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移栽至拔节期的群体生长率与产量(r=0.70**)和有效穗数(r=0.41*)呈显著正相关;大邑生态点高氮高效型品种抽穗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和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产量与抽穗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r=0.56**)和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r=0.37*)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永胜低氮高效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特征在于拔节至抽穗期群体生长率和穗前干物质转化对籽粒的贡献率较高,千粒重较同处理平均值提高13.61%;永胜高氮高效型品种具有拔节至抽穗期高群体生长率的物质生产特性,产量优势在于较高的每穗颖花数,该点拔节至抽穗期群体生长率与产量(r=0.60**)和每穗颖花数(r=0.68**)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大邑等弱光寡照地区,低氮高效型品种应保证前期较高的生长速率和穗前干物质转化对籽粒的贡献率;高氮高效型品种应保持抽穗后高群体生长率并增加穗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在永胜等光温充足地区,拔节至抽穗期较高的群体生长率是低氮高效型和高氮高效型品种共同的物质生产特征。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氮肥 干物质生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茬季节对云南松苗木萌蘖与内源激素关系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平茬季节对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的影响,为云南松萌蘖的激素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平茬季节云南松苗木为材料,测定苗木生长指标和内源激素(IAA、GA3、ZT和ABA)含量及比值的变化,并分析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与苗高、地径、萌条数、萌条长、萌条生物量的相互关系.[结果]平茬季节对云南松苗木生长有影响,春季平茬苗高、地径、萌条长及其生物量均最大,夏季平茬苗木和萌条长势较差,秋季平茬萌条数最大.平茬季节对苗木内源激素有显著影响,平茬后60和90 d,内源激素GA3和ZT含量较高;在秋季平茬IAA、GA3、ZT、IAA/ABA、GA3/ABA、ZT/ABA和(IAA+GA3+ZT)/ABA均为最大,春季平茬ABA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秋季平茬时苗木生长与春季和夏季明显不同;主成分分析中(IAA+GA3+ZT)/ABA、IAA/ABA、ZT/ABA和GA3/ABA对萌条数的作用较大,其中(IAA+GA3+ZT)/ABA的特征向量最大;GA3和GA3/ABA对萌条长的作用较大;ZT、ABA和IAA对萌条生物量的作用较大,其中ZT的特征向量最大.[结论]平茬季节对苗木萌蘖影响显著,且苗木萌蘖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相较于春季和秋季,夏季平茬对萌蘖作用较大的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均不占优势.应综合考虑苗木生产用途的需求选择平茬季节,同时可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萌蘖能力.

关键词: 云南松 平茬季节 萌蘖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西柠檬园黄龙病及其媒介昆虫的发生情况调查

热带农业科学 2022

摘要:对干、湿热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柠檬园柑橘黄龙病及其媒介昆虫的发生及分布进行调研.结果表明:黄龙病在滇西的干、湿热区均有分布;低海拔地区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发生严重;随着海拔的升高,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的发生逐渐降低,而柚喀木虱危害逐渐加重,海拔1100 m以上的地区仅观察到柚喀木虱的发生;幼年柠檬果园间种高杆作物或周边有高杆作物遮挡时,果园黄龙病的发生率比清耕的柠檬果园低.幼年果园黄龙病的发生率与周边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有关.

关键词: 黄龙病;柑橘木虱;柚喀木虱;间套种;海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和茉莉酸诱导茶树抗茶饼病研究初报

陕西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探索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诱导茶树对茶饼病的抗性并指导其防治.以5个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茶饼病胁迫下SA和JA含量变化.用外源SA和JA处理茶树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得出紫娟、佛香4号和群体种感染茶饼病后SA和JA含量均升高,用外源JA和SA处理茶树其茶饼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对照.说明SA和JA能诱导茶树对茶饼病的抗性.

关键词: 茶树 茶饼病 水杨酸和茉莉酸 诱导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产养分临界值模型对玉溪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CSCD

摘要:为验证烤烟适产养分临界值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适产养分临界值模型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产养分临界值模型推荐施肥量(T3)比常规推荐施肥量(T2)低58.9 kg/hm~2,减施化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产质量、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2019年T3处理产量比T2处理高7%,产值比T2处理高11%,肥料贡献率比T2处理高5.1个百分点,肥料农学利用率比T2处理高53.8%。2020年T3处理产量比T2处理高7.2%,产值比T2处理高8.5%,肥料贡献率比T2处理高4.9个百分点,肥料农学利用率比T2处理高43.9%。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3个处理烟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化学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中部叶排序为T3>T1>T2,上部叶排序为T3>T2>T1。本研究2年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适产养分临界值施肥模型与常规推荐施肥相比,在烤烟生长、烤烟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方面都有全面和显著的改善,可以达到精准施肥的目标,为烤烟施肥管理提供了一条可靠、实用的途径。

关键词: 烤烟 适产养分临界值 施肥模型 产质量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