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9个云南甘蔗创新亲本作为父本的经济育种值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9个含有云南甘蔗野生血缘的创新材料作为父本,与31个国内外不同类型的母本进行杂交,获得38个杂交组合。参照澳大利亚家系试验方法,借助R软件,分析了创新亲本及家系的经济育种值和经济遗传值。结果表明:9个创新亲本中,云瑞04–48和云瑞03–393的经济育种值最高,作为父本应该重点加强利用;云瑞05–171和云瑞05–704可根据育种规模适当使用;38个家系中,MY57–62×云瑞03–393、Lho83–153×云瑞04–48、崖城71–374×云瑞05–171、RB85–5156×云瑞03–393、VMC96–60×云瑞05–704、M336×云瑞03–393等家系的经济遗传值较高,可作为选育优良甘蔗新品种的重点家系,建议降低选择强度,避免优良单株漏选。
关键词: 甘蔗 创新亲本 经济育种值 经济权重 家系评价 云南


云南野生甘蔗血缘杂交组合的同异分析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利用同异分析法对含有云南野生甘蔗亲本的32个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异分析评价为优秀的是德蔗93-88×云瑞03-393、云蔗99-155×CP74-383、云瑞99-546×德蔗93-94、德蔗93-88×云瑞99-151、闽糖90-1022×云瑞04-186、云蔗99-155×L75-20、德蔗93-94×云瑞03-393和粤糖93-159×云瑞03-417;较优的组合是德蔗93-88×云瑞01-87、德蔗93-88×云蔗99-155、云蔗99-155×德蔗93-94、德蔗93-94×云瑞03-80、云蔗99-155×粤糖93-159、德蔗93-88×云瑞99-546、CP65-357×云瑞03-917、德蔗93-88×云瑞01-109、德蔗93-88×云瑞03-117、闽糖90-1022×云瑞03-392和闽糖90-1022×云瑞99-546,在今后的杂交育种中可以重点利用。


甘蔗亲本及杂交组合对褐条病的抗性配合力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3个甘蔗母本(ROC5为对照)、21个甘蔗父本(69–463为对照)以及他们配制的29个杂交组合(ROC5×69–463为对照)为材料,进行甘蔗褐条病抗性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母本间、甘蔗父本间以及甘蔗杂交组合间的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差异是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抗褐条病平均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母本(95.3%)、组合(93.0%)、父本(79.1%);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负效应的母本有Pma98–40、崖城93–26、云瑞05–283、粤糖91–976、川蔗19号、ROC10、云蔗06–80、ROC26、湛蔗74–141、K86–110、云蔗03–194和ROC25等12个,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负效应的父本有Q199、云瑞06–649、云瑞05–733、CP84–1198、CP88–1762、崖城84–125、云瑞05–784、粤糖00–236、CP72–3591和CP94–110等1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表现为负效应的有Pma98–40×云瑞05–649、崖城93–26×云瑞05–733、云瑞05–283×Q199、粤糖91–976×CP84–1198、川蔗19号×CP88–1762和ROC10×粤农73–204等16个。


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甘蔗大茎野生种57NG208和南涧果蔗正交、反交后代132个真杂种后代的聚类分析及对其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锤度和单茎重的分析,研究其后代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交组合66个后代的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227~0.955,平均为0.618;反交组合的为0.206~0.941,平均为0.593。2)正交、反交后代的变异系数中,丛有效茎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大于50%),其次为单茎重的变异系数(大于33%),说明丛有效茎数和单茎重的离散度较大;茎径的变异系数为14%~16%;锤度和株高的变异系数均在11%以下,说明株高和锤度的离散度最小。3)正交、反交后代的遗传传递力中,遗传传递力大于100%的有丛有效茎数和锤度,株高和茎径的约为80%,单茎重的小于70%。4)正交、反交后代的性状表现超过双亲的有锤度和丛有效茎数;除丛有效茎数外,正交组合的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和锤度4个性状的平均值均高于反交组合。
关键词: 甘蔗 大茎野生种 南涧果蔗 正反交 遗传变异 相似性系数


美国高产高糖多抗甘蔗育种技术培训总结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笔者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美国农业部运河点甘蔗育种站开展了为期180d的访问学者工作,重点就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前黑穗病、宿根矮化病和锈病接种胁迫开展了合作研究。同时,全程参与了对方杂交组合选配,杂交种子生产,家系评价,多个试验圃品系筛选,主要病害抗性鉴定工作。现将开展的合作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甘蔗蓟马种群动态及其在不同品种甘蔗上为害情况
《应用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甘蔗蓟马Fulmekiola serrata的发生动态及其在不同品种甘蔗上的为害情况,为探讨该虫对不同甘蔗品种的选择性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奠定基础。【方法】田间种群动态调查于2013年4月初到7月末进行,研究了12个品种在新植甘蔗和宿根甘蔗田块遭受甘蔗蓟马为害情况。【结果】甘蔗蓟马种群数量先逐渐上升后又下降,发生高峰期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12个甘蔗品种均受到甘蔗蓟马为害,其中,新植甘蔗中云瑞06-189甘蔗蓟马数量最多,平均有25.80头/株,闽糖01-77甘蔗蓟马数量最少,平均有7.80头/株;宿根甘蔗中ROC22甘蔗蓟马数量最多,平均有106.93头/株,云蔗06-80甘蔗蓟马数量最少,平均有33.60头/株。同一田块不同品种甘蔗蓟马若虫和成虫数量不等,同一品种宿根甘蔗蓟马数量多于新植甘蔗,株虫量差异范围为10.10~90.90头/株。【结论】甘蔗品种和植期影响甘蔗蓟马发生,不同品种甘蔗蓟马为害程度和抗性水平存在差异。


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组培快繁试验简报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以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腋芽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试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云蔗05-51外植体丛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比较3种分化培养基中云蔗05-51分化丛芽和种苗的生势情况,以不同浓度的KT和6-BA组合增殖培养的增殖率和生势情况,不同浓度NAA诱导生根的情况,最终筛选适合云蔗05-51的最佳组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分化培养基以MS+Dicamba 0.2mg/L+6-BA 0.5mg/L+KT 0.1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以MS+Dicamba 0.5mg/L+6-BA 1.0mg/L+KT 0.5mg/L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以1/2MS+NAA 2.0mg/L最佳。利用常规的方法移栽温室及大田移栽成活率高。


云瑞创新亲本选配32个甘蔗杂交组合的模糊综合评判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15
摘要: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甘蔗杂交组合有性世代株高、茎径、丛有效茎数和锤度表现综合评价云瑞创新亲本选配的32个甘蔗杂交组合。结果表明,优级、一般级组合各有13个,各占参试组合总数的40.6%,差级组合6个,占参试组合总数的18.8%;株高、锤度、锤重优集隶属度上、下限值与模糊综合评判分级的优劣变化一致,茎径、丛有效茎数优集隶属度下限值与模糊综合评判分级的优劣变化不完全一致,表明所有组合中均能筛选出锤度、锤重达优级以上株系,但不是所有组合均能筛选出茎径、丛有效茎数达优级以上株系;模糊综合评判组合的优劣分级与各级别杂种圃的平均入选率呈正相关,与组合入选率不呈正相关;不同组合有性世代性状表现的差异给甘蔗育种增加了难度,却是创新亲本、品种培育的基础。


甘蔗云瑞创新亲本与国外引进亲本间组合的DTOPSIS评价
《中国糖料 》 2015
摘要:采用DTOPSIS法对18个云瑞创新亲本与国外引进亲本的组合后代群体的工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Hocp95-988×云瑞06-8270、VMC95-88×云瑞06-4806、ya84-125×云端07-336、云瑞07-596×VMC95-09、Hocp95-988×云端06-4337、M336×云瑞06-8270、云瑞06-6003×CP34-425、ya80-50×云瑞06-74、VMC95-09×云瑞06-4679这9个组合的综合表现优于双对照ROC22(CK1)和粤糖93-159(CK_2),从优良组合中进一步筛选材料,可为生产性亲本或新品种选育提供特异性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甘蔗 云瑞创新亲本 国外引进亲本 杂交组合 DTOPSIS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