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666条记录
不同水肥管理对苕子-玉米轮作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持水能力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苕子-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水肥管理对苕子养分累积量及玉米季土壤含水量、水分特征曲线、水稳性团聚体组成、有机质、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嵩明县试验基地布置苕子-玉米轮作大田试验。将玉米季部分肥料前移至绿肥季、在绿肥季设置灌溉处理作为调控措施,设10个处理。于苕子盛花期采样测定苕子养分累积量,于玉米生长时期实时监测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于玉米收获期采样测定各处理的玉米产量、土壤有机质、水分特征曲线和团聚体组分等指标。【结果】绿肥季施氮磷肥和灌溉处理玉米籽粒产量最高。整个玉米季,冬闲处理土壤含水量总体最低,绿肥季施氮磷肥处理土壤含水量总体较高。冬闲处理土壤饱和含水量最低,各种绿肥季施肥处理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较对照处理均有提高。绿肥季灌溉和施肥措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土壤> 2 mm团聚体含量,减少了0.25~2 mm和<0.053 mm团聚体含量。绿肥季不施肥,进行灌溉处理的> 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C0.25)、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团聚体系数(KCTP)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了9.10%、17.52%和33.25%,其中WSAC0.25降幅显著。【结论】玉米季肥料前移至绿肥季不仅不影响玉米籽粒产量,绿肥季进行施肥灌溉还可有效增加后茬玉米籽粒产量。种植绿肥可以提升土壤持水能力,绿肥季施肥或灌溉处理可在土壤低吸力范围内进一步优化土壤持水性能。绿肥季施肥处理可通过较大幅度增加土壤中> 2 mm团聚体含量来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而绿肥季不施肥,进行灌溉处理则是通过更大幅度减少0.25~2 mm团聚体含量来降低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

关键词: 苕子玉米轮作 灌溉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持水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夏作马铃薯区域特点现状分析

中国马铃薯 2022

摘要:通过中国夏作马铃薯不同区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情况分析,揭示不同区域马铃薯的产量水平、特点和比较优势,为不同区域马铃薯生产技术提高提供参考意见。研究对2019~2021年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晚熟东北组、中晚熟华北组、中晚熟西北组、中晚熟西南组多点试验中马铃薯产量、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通过采用滴灌等技术以及品种更新换代等措施,马铃薯单产大幅度提高,近三年马铃薯多点试验平均单产达到2 870 kg/667m~2,成为中国夏作马铃薯单产最高的区域,西南地区单产最低,为1 856 kg/667m~2。结合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分析,该区马铃薯单产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西北地区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是4个区域中最高的,达到20.8%,这与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生育期长密切相关;另外,各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春旱问题,是影响各区域马铃薯出苗的限制因素之一。

关键词: 夏作马铃薯 产量 农艺性状 区域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青方式对茶叶中氟及主要呈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2022

摘要:为了探究加工方式对茶叶氟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研示范基地的"云抗10号"茶树鲜叶为原料,分别研究了蒸青、煮青、微波、炒青4种杀青方式对茶叶氟含量及主要呈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鲜叶在经不同杀青处理后其茶叶中的氟及主要呈味物质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性,总体呈现出煮青<微波杀青<蒸青<炒热杀青的规律(仅蒸青的水浸出物含量稍高于炒青).为砖茶的杀青推荐了煮青和微波杀青2种可供选择方式.

关键词: 茶叶 杀青 氟含量 呈味物质 理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茶产业发展研究(Ⅰ):云南茶产业现状及思考

云南农业科技 2022

摘要:文章从茶园规模、茶叶加工能力、绿色及有机茶园、古茶树资源、茶产业综合产值、茶产品价格、茶农收入、茶企实力等9个方面分析了云南茶产业现状,同时分析了云南茶产业发展面临的9个主要问题,最后阐述了云南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云南;茶产业;现状;发展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磷素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环境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原湖泊周边农田磷肥的大量施用和城镇村落的聚集造成了土壤剖面磷素不断累积和含磷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加剧了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的磷污染,磷随湖泊周边区域浅层地下径流入湖也影响着高原湖泊的水质安全.2019~2021年雨季和旱季,通过对云南8个湖泊周边农田和居民区水井进行监测,分析了 452个浅层地下水样中磷浓度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和土地利用影响了浅层地下水中磷浓度及其组成,表现为雨季浅层地下水中磷浓度大于旱季,农田大于居民区;溶解性总磷(DTP)是总磷(TP)的主要形态,占75%~81%,溶解性无机磷(DIP)是DTP的主要形态,占74%~80%.8个湖泊周边近30%的样本TP浓度已超过地表水Ⅲ水标准(GB 3838),其中,洱海(52%)、杞麓湖(45%)、星云湖(42%)和滇池(29%)湖泊周边地下水磷的超标率远高于阳宗海(16%)、抚仙湖(13%)、程海(6%)和异龙湖(5%).影响浅层地下水磷浓度的关键因子是土壤剖面中水溶性磷(WEP)、含水率(MWC)、土壤有机质(SOM)、总氮(TN)、pH和浅层地下水中pH、水位(P<0.05).土壤WEP、SOM、TN、MWC和地下水中pH的增加显著增加了浅层地下水中DIP和DTP浓度,而地下水位的降低显著减少了地下水中DTP和DIP的浓度.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磷(P) 时空分布 高原湖泊 驱动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通过调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16州(市)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自2019年1月11日草地贪夜蛾首次在云南省江城县发现并得到确认以来,呈现出蔓延速度快、食性范围广、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周年发生危害的特点。全省在16个州(市)129个县1259个乡(镇)有发生,占全省1370个乡(镇)的91.9%。除了玉米以外,还危害小麦、甘蔗、生姜、陆稻、油菜、青稞和高粱7种作物,并零星危害牧草皇竹草等,截止2019年12月19日其他作物危害面积为16733 hm2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特点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1

摘要:采用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外观综合质量提升、内在化学成分协调、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升、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和经济效益增加.烟叶有效叶数为21.7,叶面积系数为3.3,中部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79.0和76.5分,中上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丰富,分别为642.86μg/g和619.60μg/g,中部和上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分别为85.0和83.5分,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830.5 kg/hm2、29.6元/kg、83782.8元/hm2和68.4%.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的生产技术在澄江抚仙湖径流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

关键词: 烤烟;种植规格;氮肥减量;产量;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品质性状检测与分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豫南稻区引进的38份云南软米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砻谷机、精米机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仪器,结合生化和理化分析的技术方法,对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外观品质、研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软米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和糊化温度等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特别是软米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垩白性状、粒型以及糊化温度等重要品质性状在软米水稻材料中的变异范围较大.

关键词: 软米 品质性状 检测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云南农业科技 2021

摘要:相比全省咖啡种植区域,保山市隆阳区在咖啡种植、加工和品牌培育上拥有一定相对优势,但受国际咖啡产业发展布局和中国现在国际咖啡产业体系形势的制约,隆阳区咖啡产业存在定价乏力、价值链水平较低、精深加工不足、综合人才匮乏等问题。利用好隆阳区咖啡产业的优势推动精品咖啡产业发展方能打破现有困局。文章从种植基地建设、科研投入、产业集聚和利益联结共享提出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打造隆阳区精品咖啡整体形象。

关键词: 精品咖啡 产业发展 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硅助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甘蔗螟虫的田间效果

热带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索有机硅助剂配合化学农药使用对苗期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以98%杀螟丹SP (可溶性粉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胶悬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叶面喷雾法,开展甘蔗螟虫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硅助剂可降低2种农药的用量,其中,药后15 d,98%杀螟丹SP (250~500 g/hm2)+助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助剂防效与推荐剂量无显著差异;药后30 d,98%杀螟丹SP (375~500 g/hm2)+助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助剂防效与推荐剂量无显著差异。有机硅助剂改善了2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及利用效率,可降低98%杀螟丹SP用量30%~50%、20%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约35%。

关键词: 有机硅助剂 甘蔗螟虫 化学防治 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