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省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摘要:近几年,云南省科技期刊种类和社会影响力都有较大提升,为了解云南省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对云南省科技期刊数量、主办单位情况、分布地区、学科分布、期刊类别、文种分布、刊期分布、出版现状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简要分析。


腺嘌呤和GA_3对满天星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目的]探讨满天星组培苗生长适宜的GA3浓度和腺嘌呤浓度。[方法]采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组培中心继代培养2代的满天星品种‘小仙女’组培苗为材料,切取1 cm左右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在MS+BA 0.3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3、0.5、1.0、1.5、2.0 mg/L的腺嘌呤和赤霉素(GA3)进行研究。[结果]腺嘌呤、GA3具有促进满天星组培苗生长的作用,腺嘌呤适宜的使用浓度为1.5 mg/L;GA3适宜的使用浓度为1.0 mg/L。在同等条件下,腺嘌呤对满天星组培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比GA3效果好。[结论]为今后大力发展满天星组培苗奠定基础。


摘心对柠檬苗新梢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为探明不同摘心处理对柠檬苗生长的影响,以移栽1年生枳砧嫁接的柠檬苗为研究对象,嫁接3个月后分别进行自然生长(CK),摘心留桩0.0cm,摘心留桩0.5cm,摘心留桩1.0cm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摘心留桩1.0cm时,处理效果最佳,其抽梢数量、苗木基部粗度均优于摘心留桩0.0cm及自然生长(CK),其苗高度也达到了优质苗木出圃移栽的规格。研究结果也显示,与自然生长(CK)相比,不同程度的摘心留桩均增加了侧芽萌发的数量、主干茎粗及侧枝生长的整齐度,但侧枝平均长度有所降低。


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云薯401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N+100%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分期施肥等6个不同NPK配比施肥处理,各处理基础施肥量相同,均按尿素300kg/ha、普钙1125 kg/ha、硫酸钾600 kg/ha施用,测定各处理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苗期追施50%N+30%K处理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为91.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各处理间马铃薯主茎数、分枝数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分期施肥处理与对照处理之间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苗期追施50%N+50%P+30%K处理的茎粗(1.15cm)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茎粗为1.61 cm,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产量最高(43311.0 kg/ha),其次是分苗期追肥(50%N+50%K)和蕾期追肥(20%N+20%K)的处理(41809.5kg/ha),两个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处理。【结论】云薯401可以在苗期追施少量磷肥,在苗期或苗期和蕾期分次进行氮肥和钾肥的追施都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商品率。苗期追50%N+30%P+30%K的施肥以及苗期追肥(50%N+50%K)、蕾期追肥(20%N+20%K)模式可作为云南省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及其类似生态区云薯401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