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unnan Province(模糊匹配)
678条记录
云南鲜食葡萄产业概况与发展对策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

摘要:云南具有独特的气候及环境条件,是我国上市最早的鲜食葡萄产区,在我国葡萄产业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由于云南葡萄可以进行一年两熟栽培,因而具有产品供应期长、市场前景好、种植效益高的特点,与国内其他产区相比优势明显.本文通过分析云南葡萄产业的区域分布、品种结构、栽培管理等现状,认为生产中存在盲目促早、品种单一、架式老化、管理粗放、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云南 葡萄产业 生产现状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9

摘要:云南酿酒葡萄产业是新兴产业,通过30年的发展,所产葡萄酒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中,带动了"三区三州"的迪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推进云南绿色、生态发展的形势下,对酿酒葡萄产业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促进酿酒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支撑。

关键词: 云南 酿酒葡萄 发展现状 竞争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进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摘要:阐述了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对确保国家用胶安全及云南胶农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在分析现阶段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快推进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立法保护、建立分级保护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加工业转型升级、做强天然橡胶"走出去"等系列对策建议,以此促进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区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云南省 天然橡胶产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思考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充分发挥云南气候优势,实现云南荔枝龙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云南荔枝龙眼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对云南荔枝龙眼生产现状、优势、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云南省荔枝龙眼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荔枝 龙眼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不同茶区的名山古树茶品质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找出云南不同茶区古树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选取比较有知名度的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的12个古树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检测,结合化学成分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不同茶区的古树茶在饱满度、浓厚度、苦涩度、鲜醇度和回甘生津度5个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勐海、勐腊、双江3个茶区古树茶的水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49.65%、48.80%、48.66%;茶多酚平均值分别是24.77%、22.44%、22.36%;咖啡碱平均值分别为3.63%、3.42%、3.72%;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分别为5.55、5.12、5.4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74%、5.06%、5.49%,酚氨比平均值分别为5.3、4.45、4.08。【结论】不同的内含化学成分,使得各茶区的古树茶感官品质明显不同。勐海茶区的古树茶滋味浓厚,口腔饱满度高,稍有涩味,回甘生津度明显;勐腊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醇柔,滑顺,茶汤浓稠,苦涩度低;双江茶区的古树茶滋味鲜醇、甘甜,涩味明显,回甘生津快。

关键词: 云南 古树茶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菜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云南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世界性的"头号害虫",具有抗药性强、繁殖力高和长距离迁飞的特点,其时常暴发成灾,造成蔬菜绝产绝收。文章概述了云南省小菜蛾种群发生规律与机制、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和可持续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云南省小菜蛾的研究与推广应用的方向。

关键词: 云南 小菜蛾 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红花的研究进展

农学学报 2018

摘要:为系统总结回顾云南红花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通过对云南红花的分布、种质资源类型及收集保存利用现状资料分析和综述,总结了红花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优异红花种质资源的现状、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综合利用及取得的科技成果等方面。分析表明,云南红花仍然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缺乏深入研究、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基础研究、杂交育种和药用红花研究,为推动云南省乃至全国红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品种及技术支撑。

关键词: 红花 研究进展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云南水稻育种中的利用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Pi9等5个抗稻瘟病主效基因在云南省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利用状况,明确种质资源携带的抗性基因,本研究用4个分子标记对云南省80年代以来育成的60个推广品种和23份优异地方稻种的Pik-h、Pi2、Pi9、Pi5抗稻瘟病基因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抗稻瘟病基因Pita第二编码区功能位点碱基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Pik-h、Pi5、Pita在地方品种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分别为65.22%、52.17%和43.48%,而Pi9和Pi2极少或未出现;现代育成推广品种中Pik-h、Pi5、Pi9、Pita频率分别为70%,38.33%,33.33%和11.67%,仅1个品种携带Pi2基因;一个品种一般携带5个基因中的0~3个;根据基因组合,可将83个品种归为14种基因型,现代育成品种具有14种,其中Pik-h、(Pik-h)-Pi5、(Pik-h)-Pi9等组合是优势类型;地方品种具有14种基因组合中的9种,2000年后审定品种中不携带或只携带1个基因的品种比例有所增加,且集中在Pik-h,比例高达此类品种的57.89%,抗性基因单一化严重,易造成成批品种抗性丧失。

关键词: 云南 水稻 种质资源 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智墒在云南省农业用水效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节水灌溉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智墒在云南省土壤墒情监测中的适用性,推广智墒监测技术在云南省用水定额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中的应用,在云南元谋作物需水试验区,采用烘干法对试验小区的土壤水分进行实测,并与智墒同步监测的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智墒的主要功能。研究表明智墒适用于云南省土壤墒情的监测,其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3.5%。智墒能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连续变化,自动计算作物逐天的实际耗水量Et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能够动态反映出土壤中的有效储水量和蓄水潜力、识别当前作物的虚拟根系深度和分层计算逐天逐层耗水量及耗水比例、准确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研究结果能够为智能精确灌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智墒 土壤含水量 YH土壤水分模型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侵染家蚕Bombyx mori导致的核型多角体病(血液型脓病)在云南蚕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给云南蚕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测定云南不同蚕区BmNPV分离株的毒力及了解BmNPV在云南的病害流行趋势,为监测和控制云南家蚕血液型脓病打下基础。【方法】通过BmNPV对家蚕5龄幼虫致死率和对家蚕BmN细胞毒力的测定评价了云南蚕区19个BmNPV分离株的致病力;对19个云南BmNPV分离株的bro-d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BmNPV对家蚕5龄幼虫的致死率测定表明,云南不同地区BmNPV毒株对家蚕的口服感染力差异较大;细胞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不同BmNPV分离株的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 BV)滴度差异较大。进化分析表明,所获取来自云南的19个BmNPV分离株主要分为两个亚群,亚群I在云南省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有分布,而亚群II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省北部地区。从地理分布图可以看出,亚群I所在地区多为亚热带,温度偏高;而亚群II所处的云南北部地区多为典型高原季风气候,温度相对偏低。【结论】云南蚕区存在丰富的BmNPV株系,各分离株对家蚕的毒力差异较大;云南BmNPV分离株的进化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地理气候密切相关。

关键词: 家蚕 蚕区 BmNPV 生物测定 bro-d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