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低温等离子体对粘盖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20

摘要:低温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4态等离子体的一种,对真菌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用低温等离子体对于粘盖牛肝菌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压为0.35 k V、电流为0.25 A时,低温等离子短时间处理粘盖牛肝菌具促进其生长的影响,长时间处理则抑制其生长。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粘盖牛肝菌 菌丝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NP芯片的云南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107个云南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为云南省玉米种质创新、遗传改良、品种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深入挖掘优良性状相关基因打下基础.[方法]以云南当地推广的107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以45个我国常用玉米骨干自交系作为杂种优势群划分的参照,在Axiom?Maize56K SNP Array平台上利用玉米SNP芯片(56K)进行玉米全基因组扫描,并使用Treebest的NJ-tree模型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利用GCTA(全基因组复杂性状分析)工具进行主成分分析,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从107个云南玉米自交系中检出5533个均匀分布的高质量SNP分子标记位点.基于这些SNP分子标记位点分析结果可知,107个云南玉米自交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81~0.5000,平均为0.483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536~0.3750,平均为0.366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5000~0.8178,平均为0.5744.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K=6时△K最大即供试自交系可划分为六大类群,分别为塘四平头血缘类群、PB血缘类群、335母本血缘类群、自330和旅大红骨血缘类群及2个未知类群,无自交系划分到其他杂交优势群,其中,2个未知类群共37个云南玉米自交系,未能与我国目前已知的10个杂种优势群归在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07个云南玉米自交系与45个我国常用玉米骨干自交系能明显区分,大部分云南玉米自交系集中在我国常用玉米骨干自交系附近,但少数云南玉米自交系与我国常用玉米骨干自交系距离较远.[结论]云南地区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含有多个杂种优势群,育种亲本遗传基础丰富,与我国常用玉米骨干自交系能明显区分,且部分与骨干自交系遗传距离较远,可创建新的杂交优势群,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玉米 SNP芯片 群体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冰糖橙果皮和果肉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云南玉溪冰糖橙主产区不同果园果实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指标的关联性,对玉溪新平4个冰糖橙较集中乡镇的17个果园的冰糖橙果皮和果肉的矿质营养元素、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滴定性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果园冰糖橙的果实品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以固酸比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7.29%,可滴定性酸含量和单果质量次之,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84%.不同果园冰糖橙果皮和果肉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均存在差异,各元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的均为Mn,最小的为N.果皮和果肉矿质元素含量均相互影响,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果皮及果肉N和K含量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固酸比、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P含量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Ca和Mg含量与固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Zn含量与固酸比、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Fe和Cu含量与果实可食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此外,果皮中的Fe含量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固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果肉中的Mn与单果质量和横径呈显著(P<0.05)负相关.果肉中N、P、K和Mg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果皮,Ca和Mn元素含量显著(P<0.05)低于果皮,而果肉和果皮中Fe、Zn和Cu元素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对果皮和果肉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为云南冰糖橙平衡施肥、优质果品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冰糖橙 果皮 果肉 矿质营养元素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铁锁最佳采收期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云南丽江栽培金铁锁的最佳采收时间.[方法]采集不同采收时间和不同栽培年限的样品,进行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金铁锁不同栽培年限和不同采收时间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栽培第2年开始,醇浸出物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第2年到第3年升高最快;10月采收的醇浸出物含量最高.[结论]云南丽江栽培金铁锁种植3年的最好,在10月采收为最佳.

关键词: 金铁锁 醇浸出物含量 水分 总灰分 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ir2蛋白对动物寿命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摘要:Sir2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古生菌到哺乳动物中的进化保守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能够影响生物体的rDNA沉默、DNA修复、rDNA稳定性、端粒消耗等生命活动,并通过能量限制、胰岛素生成、糖稳态和脂质稳态等方式对动物寿命进行调控.该文从Sir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特性以及对动物寿命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综述了Sir2蛋白对动物寿命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Sir2蛋白 动物寿命 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睾丸表达序列37(TEX37)克隆、mRNA表达及蛋白质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 BMI)为材料,初步探索猪睾丸表达序列37(TEX37)基因的特性和功能,为该基因在猪精子生成过程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Oligo7软件设计特异引物扩增BMI TEX37基因整个编码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I 15个组织的TEX37 mRNA表达谱,并初步预测TEX37蛋白质的功能,最后构建TEX37的多物种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扩增得到BMI TEX37编码区序列长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基因登录号KU705619,氨基酸登录号AOC89037.多组织相对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TEX37基因在睾丸中呈相对最高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呈相对较低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EX37蛋白质含有TSC21结构域,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N末端疏水,C末端亲水,有2类磷酸化位点,无跨膜螺旋结构和信号肽.系统聚类表明:BMI与其他物种相似度在67%以上,进化较保守.[结论]该研究可为TEX37基因在猪精子生成方面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睾丸表达序列37 (TEX37)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 精子生成 荧光定量PCR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曲酸的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研究及其在化妆品分析中的应用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曲酸是面制品和化妆品中常见的增白剂,由于极性强而给分离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不同类型的色谱柱进行分离优化,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分离曲酸的方法.对色谱柱的串联顺序及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C18柱下,流动相为1%醋酸水溶液-甲醇=93:7(v/v)、柱温25℃、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曲酸分离效果最佳.该方法能检测出样品中的曲酸,加标回收率在93.89% ~119.11%之间.

关键词: C18柱 HILIC柱 曲酸 化妆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牛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热带生物学报 2020

摘要:天牛(Cerambycidae)是危害林业和果树业的重要害虫类群,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危害严重、难防难治、周期性爆发和隐蔽性较强等特点,采用化学防治等传统方法对天牛进行防治收效甚微.近年来,天牛化学生态学种群层面上的防治技术已成为立体防治天牛极为重要的新途径.昆虫信息素具有微量、高效、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可用于靶标害虫监测和诱捕等,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天牛信息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天牛信息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天牛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牛 性信息素 聚集信息素 寄主信息素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倍体彩色马铃薯杂交群体的蒸食品质遗传多样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倍体育种是近年马铃薯育种热点.为了筛选蒸食品质优良的二倍体彩色马铃薯亲本,本研究以11个天然结实群体和15个人工杂交组合的309个二倍体彩色马铃薯后代为研究对象,对其薯块蒸食品质的质地、变色、酶促褐变程度、香味和口感这5个方面进行鉴定与评分,并比较天然结实和人工杂交组合后代薯块蒸食品质各指标的辛普森指数多样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指标口感等级评分中,共有24份材料平均口感评分在8.00分以上,其中10份来自天然结实的群体,其余14份来自人工杂交组合.在蒸食评价质地方面,天然结实组合后代平均多样性指数高于人工杂交组合后代;在蒸后变色和酶促褐变方面,天然结实和人工杂交后代差别很小;在香味和口感评分等级方面,人工杂交后代多样性略高于天然结实后代.本研究中所筛选出来的蒸食品质优良的材料可作为二倍体亲本,通过杂交筛选二倍体彩色马铃薯品种.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二倍体杂交群体 蒸食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烟煤病的病原鉴定

蚕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树烟煤病随着桑粉虱种群在蚕区流行为害,但桑树烟煤病病原尚不明确.根据科赫法则,应用形态学方法和ITS分子技术对桑树烟煤病病原菌进行分离、接种验证及鉴定.通过菌落形态、产孢结构特征、分生孢子类型与形成方式的描述,以及病原菌DNA序列比对分析,明确桑树烟煤病的病原菌MWx为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真菌,属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煤炱目(Capnodiales)、小戴卫霉科(Davidiellaceae).该病原菌的鉴定为桑树烟煤病、桑粉虱综合防控研究奠定了工作基础.

关键词: 桑树 烟煤病 病原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