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小粒咖啡(模糊匹配)
28条记录
不同荫蔽栽培下亏缺灌溉对干热区小粒咖啡水光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热区小粒咖啡水光管理粗放,产量和品质得不到保证.为探明干热区小粒咖啡最佳灌水和荫蔽栽培耦合模式,通过大田试验,设3个灌水水平(充分灌水、轻度亏缺灌水和重度亏缺灌水)和4个荫蔽栽培模式(无荫蔽:单作咖啡;轻度荫蔽:4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中度荫蔽:3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重度荫蔽:2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研究香蕉荫蔽栽培下亏缺灌溉对小粒咖啡生长、叶片光合特性、水光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粒咖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叶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RUE)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胞间CO_2浓度(C_i)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减小;与充分灌水相比,轻度亏缺灌水的干豆产量减小9.4%,重度亏缺灌水的干豆产量减小36.7%,水分利用效率(WUE)减小16.9%.P_n、T_r、g_s、LWUE随荫蔽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度荫蔽栽培的增量最大;与无荫蔽模式相比,轻度荫蔽模式干豆产量增加13.0%,WUE增加12.9%,中度荫蔽栽培模式干豆产量增加23.1%,WUE增加23.4%.干豆产量、WUE、百粒咖啡豆的体积和百粒鲜质量随灌水量和荫蔽度的增大呈不同程度增大,其中,中度荫蔽栽培下充分灌水的干豆产量和WUE增量最大.相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随荫蔽度的增加而减小;在0~5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LRUE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的负指数关系或符合Logistic曲线变化.因此,从优质高产、水光高效利用的综合效益考虑,中度荫蔽栽培下充分灌水是小粒咖啡灌水处理和香蕉荫蔽栽培模式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 小粒咖啡 亏缺灌溉 荫蔽栽培 光合特性 水光利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小粒咖啡品牌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热带农业 2018

摘要: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分析了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品牌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打造"中国咖啡"全球品牌的思路和措施,旨在为云南咖啡产业的品牌建设和稳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云南 小粒咖啡 品牌建设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区小粒咖啡提质增产的灌水和遮荫耦合模式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水量分别为充分灌水的100%(CI)、75%(DI75)和50%(DI50)3个灌水水平和光照强度分别为自然光的100%(T100)、70%(T70)、55%(T55)和40%(T40)4个遮荫水平对小粒咖啡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灌水和遮荫水平下小粒咖啡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与CI相比,DI75增加小粒咖啡干豆中脂肪和绿原酸含量6.0%和10.2%,DI50显著增加咖啡因含量,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与T100相比,T70增加干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7.2%和26.8%,增加干豆中总糖和绿原酸含量6.3%和5.5%.而T55和T40显著减少干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干豆中咖啡因和绿原酸含量.与CIT100相比,DI75T70提高干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8.0%和44.5%,增加咖啡干豆中总糖、蛋白质、脂肪和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2.2%、14.7%、6.6%和10.0%,而减小咖啡因含量8.3%.综合分析表明,DI75T70(灌水量为充分灌水的75%和70%的自然光照)的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益最优,可以实现小粒咖啡的优质高产和节水高效.

关键词: 小粒咖啡 亏缺灌溉 遮荫 产量 水光耦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枣荫蔽栽培下微润灌溉对小粒咖啡生长和水光利用的影响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小粒咖啡幼树的水光耦合模式,通过小区试验研究青枣荫蔽栽培条件下微润灌溉压力水头对小粒咖啡根区土壤水分分布、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3个压力水头:低水头(H1.0:1.0 m)、中水头(H1.5:1.5 m)和高水头(H2.0:2.0 m);3个青枣荫蔽栽培程度:无荫蔽(S0:100%自然光照)、轻度荫蔽(S1:65%~75%自然光照)、重度荫蔽(S2:45%~55%自然光照).研究结果表明:微润灌溉压力水头和荫蔽栽培水平对小粒咖啡根区土壤湿润体内水分含量均值影响显著,湿润体剖面面积随着压力水头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荫蔽程度的增大略有减小;压力水头增大,微润灌湿润体内含水率均值与均匀度显著增大,荫蔽程度增大,湿润体及体内含水率均值与均匀度略有减小;与S0相比,S1的小粒咖啡株高、茎粗、冠幅和叶片数分别增大20.31%,12.44%,24.45%和52.00%;与H1.0相比,增加微润灌压力水头使小粒咖啡叶片日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能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大22.10%~60.75%,28.02%~70.49%,35.51%~81.65%和26.42%~39.61%,而叶片胞间CO2浓度减少14.16%~31.32%;与S0相比,增大荫蔽栽培程度,日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大12.20%~26.10%和5.37%~26.28%,胞间CO2浓度减小5.88%~11.97%;S1下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大15.02%和15.53%,而S2下分别减小5.88%和11.97%;H2.0S1处理的小粒咖啡幼树生长、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光能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为适宜的灌溉和青枣荫蔽栽培耦合模式.

关键词: 小粒咖啡 微润灌溉 荫蔽栽培 土壤水分分布 光合特性 水光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咖啡初加工方法概述

农产品加工 2017

摘要:咖啡初加工是影响咖啡产品品质的核心因素,不同方法加工的咖啡产品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质。通过概述目前11种咖啡初加工方法、技术流程及优缺点,以期为云南咖啡初加工技术改进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咖啡初加工 小粒咖啡 加工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咖啡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田间抗病性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对咖啡褐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定其病原菌,同时开展咖啡褐斑病田间发生情况和品种抗病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地点采集的小粒咖啡病叶上分离出3个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选取从云南(CCYN05)和海南(CCHN05)样品上纯化到的2个菌株,对其rDNA-ITS克隆测序分析,2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将该病原菌鉴定为咖啡生尾孢。调查了5个小粒咖啡品种对褐斑病的田间抗性,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和抗病品种,5个品种抗病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卡杜埃瑞吉纳、卡杜拉、卡杜埃44、卡蒂膜、维拉萨奇。

关键词: 小粒咖啡 褐斑病 病原菌 抗病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小粒咖啡品种叶锈病在叶片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咖啡锈病是小粒咖啡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探讨小粒咖啡锈病田间分布情况,首先对不同品种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法、Taylor幂法则、Lα-m回归模型和Z-V模型对叶锈病在‘P1’、‘P4’、‘PT’、‘维拉萨奇’、‘卡杜拉’、‘卡杜埃瑞吉纳’、‘卡杜埃44’7个咖啡品种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叶锈病在咖啡品种上总体呈现聚集分布,不同咖啡品种之间平均每叶病斑数有差异,其中‘卡杜埃瑞吉纳’、‘卡杜埃44’发病较重,且病斑发展速度快,‘P4’病斑平均值最小。该病害在咖啡叶层上的严重度分布总体呈现下层>中层>上层。

关键词: 小粒咖啡 品种 叶锈病 空间分布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咖啡不同苗龄沙床苗对育成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为探讨小粒咖啡沙床苗质量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以Catimor7963不同苗龄沙床苗为试材进行移栽容器育苗试验,120 d后观测株高、基茎、叶片数、主根长、侧根数及苗木整齐度。结果表明,在参试苗龄范围内,随着沙床苗苗龄的增加,育成的容器苗质量也逐步提升,从对地上部分生长量和植株整齐度的影响来看,两叶一心苗处理的影响极显著和显著地优于其它苗龄处理。

关键词: 小粒咖啡 沙床苗 容器苗 苗木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模式和保水剂对小粒咖啡生长调控及节水效应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热带特色经济作物云南小粒咖啡的节水高效生产模式,通过3种滴灌模式(常规滴灌、交替滴灌和固定滴灌)和2个保水剂水平(有保和无保)的完全组合试验,研究灌水方式和保水剂对小粒咖啡生理生态、生物量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滴灌相比,交替滴灌和固定滴灌的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均大幅提高;交替滴灌的根系活力显著提高,而固定滴灌的根系活力减小.交替滴灌能使小粒咖啡减少耗水量32.07%,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9.87%.施用保水剂的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减小,而生物量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大24.81%和33.03%.与常规滴灌不加保水剂相比,交替滴灌配施保水剂能显著提高小粒咖啡叶绿素、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而减少丙二醛和脯氨酸累积,同时增加总生物量13.80%,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3.41%.因此,交替灌溉配施保水剂是一种小粒咖啡适宜的节水综合调控措施.

关键词: 小粒咖啡 滴灌模式 保水剂 生理生态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耦合下小粒咖啡幼树生理特性与水氮利用效率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经济热作小粒咖啡幼树的水氮精准管理模式,研究了4个灌水水平(WS,75%~85%田间持水量;WH,65%~75%田间持水量;WM,55%~65%田间持水量;WL,45%~55%田间持水量)和4个施氮水平(NH,0.60 g/kg;NM,0.40 g/kg;NL,0.20 g/kg;NZ,0 g/kg)对小粒咖啡幼树生理特性及水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L相比,增加灌水使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5.8%~15.5%、6.0%~14.4%、14.2%~30.3%、27.6%~60.0%和22.6%~57.5%,使根系活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8%~63.8%和21.6%~29.6%,降低土壤硝态氮均值21.5%~36.2%。与NZ相比,增加施氮使丙二醛降低23.8%~49.8%,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可溶性糖、根系活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9.0%~88.4%、21.9%~60.9%、509%~703%、20.7%~52.3%、23.5%~41.8%和21.6%~53.9%,同时土壤硝态氮均值增加2.73~14.44倍。NZ和NL时氮素吸收总量与灌水量显著正相关;NM和NH时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吸收总量均随灌水量先增后减。不同灌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总量均与施氮量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NMWH组合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同时NM和NH处理的氮素表观利用效率和氮素吸收效率最大,因此NMWH为水氮高效利用组合。

关键词: 小粒咖啡 水氮耦合 生理特性 水氮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